

朝夕勤不用,枉向此生行 1056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落笔似无意
斐章却已成
朝夕勤不用
枉向此生行
藐藐山河明
茫茫雪野平
几许怆然泪
春秋润枯荣
《中庸》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由之可见,“诚”是人文自然建立天地法则的必备条件,诚乃天道之始,诚乃人道之效,由之可见“诚”乃宇宙本质,而非人文品格之专。百万年前人类从大自然中缓慢蜕变而来,却在基因中保留着宇宙原始的朴淳、真实、挚爱的品格,犹如阳光普照大地,雨露滋润万物,大地承载山川,互爱共荣乃宇宙本质!时节四季如履,日月从未迟到,诚信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社会共有品格,这种自然之诚,乃是人之初发的性本之善,不是来自文化修养,也非来自道德教化,更不是来自法律强制,而是一种“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以德配天、人法天地”的天然自觉与自觉觉他。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大千世界生生不息,人间正道就是道法自然的交易与互易,诚信与互惠是其先决条件。而人类文明的最高最新文明形态,就是大同社会!而人类命运共同体即是人类文明实现大同世界的前奏初曲。《尚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王道政治与政客政治由之泾渭分明,道者,天下为公,术者,各为其私。几百年来,世界在资本主义文明的引领下社会财富向极少数人集中,而资本私有财富若“与民让利”则是虎口拔牙。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人类社会能够从宇宙自然中脱胎换骨地分离出来,由于人类文明有了文化的存在与滋养,人类社会的文明法则必须高于弱肉强食的动物丛林法则,我们知道宇宙自然的本质就是真善美,故而道法自然之诚信亦源于自然本真,天地无为而无所不为,本自蕴诚,道载其中,人类源于天地草创与自然生化,乃是万物之灵,冥冥之中当承其德,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建立起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要素的道德基础,一言蔽之,归根究底皆从“诚”上出发,然后又从“诚”上落实,所以说“诚”是社会道德的基础核心。

数点山若黛,流雪梅欲明 1057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数点山似黛
流雪梅欲明
胜意难为笔
蹉跎如松风
人生无捷径
倍勤就德功
十载乃知己
大器堪晚成
无限河山翠
雨洗天地美
秀色清且宛
玉叶羞荷蕊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人间有大美而绰约,美是一种表里如一的纯粹与圣洁,内圣外王者,内观而大爱心所生,外显则真美凝形。是故人当学会博爱天下之众,学会欣赏身外大美之灵,然此者非人人皆可,乃为人之功夫,从对镜自赏“粉面含春威不露”之芳到远睹他人“丹唇未启笑先闻”之容,从“山重水复”之阻到“柳岸花明”之享,只要用心大观天下,那么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聪敏之美、灵魂之美、气质之美、德行之美、言辞之美、文雅之美实则无处不在,而一切美又在变化莫测中和谐共荣,虽说大美无言,但真美它永远在不同的排列组合以及变化过程中与时俱进,故而大象无际,大美无形,大器晚成。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真正的美也许映形于千变万化而令人百读不厌,正因大美无相无形才构成美的无限无际的想像空间,才生发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雕琢与创作,也许最美之情、最恋之物、最美之景也许只能永远存在于我们的思维想象之中,虽然无形无相无来无去但它却可以化现万缘万状万思万状,以是造化出人间千古奇缘的相思之美、离别之美、梦幻之美、仁爱之美、灵犀共通之美等等,这就是东方之美的朦胧虚拟与霞光虹变。我们用眼睛能看到的美仅仅是美的外表!美的光彩!美的动感!而真正的美永远隐藏在目所难及之中。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美无处不在,又无处可藏,只要我们懂得欣赏,只要拥有一颗不落纤尘的心,日月山川都会为你奉献出最美的流动,只要您放下一切琐细的恩怨,心灵必将为您呈现出天地灵风,环境因您而和谐,社会因您而有序,合作因您而双嬴,山势因您含峦叠翠。抛开一切私情杂念,放下一切大小细碎,打开一阔仁性的心扉,眼前的山云林海、空旷宁静、曦雾柔风以及人清气爽时的灵魂感应,这种神奇风景犹如脑海浮图,可赏而不可触,可意而不可书,可观而不可触亵。回顾半世走过的风花雪月与茕然逝远的含金流沙,我们一旦超越自己便是超越善恶美丑之美,天下万美皆归一心,“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生其心”,我们不住万象之形而知万象之灵,了知灵魂之美才是万象之美的真正映谢者。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若问美是什么?美就是湖光山色之下桃红柳绿之中的灵犀共染,高山、流水、蓝天、白云以及熙熙攘攘的四季景变无不透出一种自然之美!美是什么?美是万物在自然而然之中形成的和谐与丽达,万象之美美通过我们的视觉与感觉令我们赏心悦目。美自何来?万象之美源于自然本貌与人文无饰!而人文之美并非来自华丽之表,而是来自笔墨难以描绘的无形之中。我们所追求人性之美如气质美、心灵美、道德美、情操美、个性美、淑娟美、自然美以及本源美等等,虽以言难及,然而我们能觉之处处丽观庄秀,却难以在笔墨文图中令美显出真形,由此观之美自心生而非笔显言秀。
“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如何不向西州植,倒挂绿毛幺凤皇。”然而今天有人常常强制令美具体化、形象化、狭隘化、表面化,这实为对大美的一种亵渎,是一种努力实践后的难以企及,是一种观之欣然、藏之厌然的少闻短视。那么美是什么?美犹如天际飘逸的彩色流云,因为变幻莫测所以才藯然壮观,美犹如生命中涌动的非凡气质,因为活水源源所以光茫灿烂纷呈。 人间大美不是有形的物理美、容泽美、外观美、衣饰美、构筑美等而是从灵魂深处透出外溢的人性本然及气质优雅,那是一种没有私情私欲只有慈悲朴素的人性之光,那是灵与肉天人合一升华出自然之光,这种灵魂散发出的气质之美不受时空之限而永恒存身。有时我们很难用言辞去刻画去定格去绘制那些无形真美的绵丽柔柔,因其内秀气华故文字苍白无力,因为它的外光与胸怀故精神丰富多彩魅力四射。其实人生百态所凝练出的每一种风景风格与风度,每一种灵姿飚发,每一层轩昂气宇,每一次善意天奉,皆是神工天成且以道法自然来影响人文大观。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3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