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戍边军人
金鹰
说到戍边军人,总有一种感动涌上心头。在边防特定的生活环境中,我看到了一种别样的人生。
他们就是戍边军人。军人的使命就是保卫祖国和人民,随时准备为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人民的利益,献出自己的一切,直至生命。
凝冰结重涧,积雪被长峦。风雪边关,铁马冰河。
就是这么一群人,他们在遥远的路上风雨兼程,他们在高高的山上披星戴月,独望孤云。他们年复一年巡逻在祖国的边境线上,他们日复一日挑战着生命的极限。边防军人的边关,是一条条穿越雪山森林峡谷大漠的巡逻路线,是一座座烽火相望的哨所。是水寒风似刀,白动狼烟塞。是在封山大雪中嚼着压缩饼干,还有脸蛋上永不褪去的高原红。
他们的足迹,就是祖国版图上一串串不可磨灭的鲜红印章。他们用青春和汗水,标绘出国界神圣的防线。他们的身影就是风雪高原上一座座永不锈蚀的精神丰碑。
你想知道边关吗,想感受戍边军人的平凡伟大吗,那就跟随我的笔触走进边关吧。
有个最冷最艰苦的哨所,位于宝格达山上。宝格达山就是我们共和国的版图上“鸡脖子”位置上的一点点,是我国其中一个边防哨所的位置所在。宝格达山哨所海拔1503米,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边境1600公里左右的一所哨所。而宝格达山哨所被称为“五最哨所”。也就是边境线最近,气温最低,风力最大,海拔最高,无霜期最短。每到冬天,便是这所哨所受到寒冷袭击,最低气温可达零下52度。就算是平均下来也有零下40度左右。
哨所驻守在原始森林中。森林,营区,哨所,时时被风雪裹挟着,被林涛咆哮的声音和飓风袭扰着。当白毛风卷着雪浪铺天盖地袭来时,吹得人脸上如刀割一样疼痛。驻地土质就是永冻层,当年冻土层还沒有完全消融,就又被袭来的寒流再度冻住。大风猛到有时在八级以上。能把营房顶上的铁皮瓦刮起后抛到地面。电视接收天线也经常被狂风吹断。
常年驻守在这里的官兵,面对界河,界山,界碑,还有被积雪厚盖的森林界线,祖国这一概念,早已融化到他们的家国情怀里。
“界碑在我面前,责任在我肩上,祖国在我身后”他们默默守卫着“536”号界碑。山的那一边就是蒙古国的土地。
今年夏天,我有幸和战友们回到一别四十年的老哨所,当我们走进连部的荣誉室,鲜红的光荣薄上,镌刻着历届连队主官的名字。当我看到一位曾经的连长的名字时,不禁泪流满面。他就是在这个连队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连长。终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生命永远定格在三十八岁。几十年过去了,唯有他光辉的名字铭刻在这高高的边远哨所。
用青春抒写壮士报国,纵然是对寂寞的坚守。依旧是望着这无际的白桦林,化不掉挂在双肩的边关雪。
我的守卫边关的兄弟呀,眼巴巴地看着现实中的神话,身后的灯火。在厚厚的冰雪里听着刀剑的回声。奏一首守卫和平的壮歌,绘一幅钢铁长城的水墨,写下雄风激昂的战歌。
冰封的山峦绵延着刚毅的苍茫。耳边又依稀唱起那首歌《他在这里站岗》。
致敬,戍边军人!
(注:宝格达山边防哨所距离边境线最近,距离蒙古国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