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典文集《中华姓氏名人谱》编委会向我约稿,我感到当今最应该写进此书的就是族叔赵力合(曾用名 赵顺合)这位赵氏宗亲不凡人物、这位在冀中平原小乡村为农67年、光荣在党76年、95岁高龄的抗美援朝“奇袭白虎团”老英雄。
(2023年年底老英雄身着最新定制的志愿军军服)
中华民族是一个“百姓争荣,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位居《百家姓》之首的赵氏宗族,自古多英才,如“千古一帝”秦皇赵政、“常胜将军”常山子龙、开国明君宋祖匡胤、一代名相幽州赵普,还有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人民艺术家”赵树理等,举世闻名,赵力合在我心中更是一位在中国,乃至世界独一无二的英雄人物。
赵力合其人
(赵力合当年的戎装英姿。赵树标翻拍)
京剧现代戏和电影《奇袭白虎团》,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家喻户晓,驰名海外,再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那场精彩而经典的战例,那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8军203师607团侦察分队副排长杨育才率领一个侦察班,化装成韩军潜入韩首都师防御纵深,一举摧毁了韩国首都师第1团——“白虎团”团部。赵顺合就是戏剧和电影中二号人物、班长张顺合的原型。在这场精彩的战斗中,赵顺合作为化袭班的副班长、第一突击手、第一组组长,负责歼灭敌团部警卫力量——警卫排,为战斗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志愿军司令部给他荣记集体特等功一次和个人一等功一次,他还荣获朝鲜国家“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受到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首相接见。
赵力合同志1930年农历三月生,河北省任丘市北汉乡赵范庄村人。他中等身材,长方脸,如今,尽管行走要靠双拐,但老人心态和精神面貌依然很好,眉宇间仍不失当年的英雄气概。
赵力合是从任丘革命老区走出去、在战火中熔炼造就、又荣归革命老区的英雄,他一生不居功,不自傲,默默奉献。其英雄事迹,高贵品质,足以让家族铭记,让时代铭记,让历史铭记。
战争建功绩
他出身于任丘赵范庄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早年丧父,衣食无着,自幼在刘庄等村给人扛活,尝尽了人间疾苦,练就了坚毅刚强的性格。1947年,他在邻村魏庄加入冀中独立八旅,即68军的前身。参军第二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了解放清风店、石家庄、元氏等著名战役,出生入死,浴血奋战,4次荣立三等功。赵力合在战火中成长,确立了高尚的革命情操,练就了铮铮铁骨和英雄虎胆。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后,赵力合于1951年8月,随68军出国入朝参战。为迫使李承晚集团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1953年7月13日,“朝鲜最后一战”在金城前沿打响,遵照兵团司令杨勇的命令,203师组织了侦察排长杨育才为首,侦查英雄赵力合、李培禄等13人组成的尖刀班,出奇兵直捣虎穴。
这次战斗,13人组成的化袭班,深入敌后打掉了当时最精锐的“白虎团”团部,打死一个机甲团团长,吓跑一个白虎团团长,活捉一个首都师副师长,把一个师都搞乱了。”推动了整个战斗的胜利。尖刀班13名战士无一伤亡,全部安全地返回阵地。
战斗创奇迹
当年参加“奇袭白虎团”的13勇士,如今健在的只有赵力合一人了。2023年9月24日晚,《英雄功臣——杨育才》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隆重播出,片中,赵力合作为杨育才的亲密战友,详细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奇袭白虎团”惊险、传奇的战斗经过,深情回顾了当年与杨育才并肩战斗的珍贵往事,在亿万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那是一个阴沉沉,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出发前,团首长千叮咛万嘱咐,还给他们敬了壮行酒。整个化袭班分成3个组,副排长杨育才(戏剧、电影中的严伟才)个子最高,皮肤白,鼻梁高,他化妆成美国顾问。联络员韩淡年(戏中叫韩大年)化装成南朝鲜军小队长,其他人都换上南朝鲜部队的服装和武器装备。赵力合(戏中为班长张顺和)由于身经百战,枪法准,又有排雷和爆破技术,被安排为第一突击手,第一组组长,任务重大。
在我军炮火的掩护下,他们首先穿过了敌我之间的一片开阔地,接着冲上已被609团侦查排占领的380高地,从这个高地山口南下,很快就插到415公路。那时,大雨不停地下着,为了加快速度,他们跳到路边的小水沟里行走,因为有水脚上不会沾泥,行走起来也快些。
(2024年1月20日央视9台纪录片,播出老英雄94岁时讲奇袭片段。赵树标手机抢拍)
正在快步行军的时候,他们突然发现后面多了一个人,因为脖子上没有白毛巾,不是自己人,经联络员审问,原来是一个向后逃跑的南朝鲜兵。联络员从他嘴里获得了当晚的口令。有了口令就更加畅通无阻。可到了最后一道关卡,敌人就是不让过,非要专用通行证和袖标才能放行,联络员指着“美国顾问”和敌哨兵说了好大一会儿,才让通过。
经过一座桥时,敌人的一个车队突然开了过来,车队很长,车与车之间空隙也较小,而且后面还跟着一辆坦克。杨育才、赵力合与大家三言两语一商量,决定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他们把集束手榴弹扔进敌人的车厢,用爆破筒把坦克炸得横在公路上,这时我们的穿插营也赶到了,敌人以为志愿军的大部队打过来了,纷纷抱头鼠窜。化袭班趁着混乱顺利通过公路,按照预定方案,直扑“白虎团”团部。
赵力合带领第一突击组,迅速解决了白虎团警卫排,在杨育才副排长带领下,一阵手榴弹爆炸后,和战友们冲进团部,用冲锋枪一阵猛扫,10多分钟就彻底摧毁了“白虎团”团部。缴获白虎团团旗,俘虏军官士兵17名。我军赵仁虎副团长率“穿插营”赶到后,夸奖他们出色完成任务,并命令他们返回归建。大约在凌晨5点他们押着俘虏回到部队驻地。这就是杨育才、赵力合等13位英雄用智慧、胆略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创造的经典战例,立下的不朽战功。
一生高品质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后,赵力合于1954年底随军撤回徐州驻防。后又随军参加大西南的剿匪。1957年,复员回乡。为褒奖他的功绩,任丘县人民政府敬赠了“英雄宅第”金匾。
回乡后,赵力合在村党支部任委员,副书记,民兵连长。还是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任丘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经常为学生们作报告,讲传统,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到2023年,66年生活在农村,从不计较个人名利,不居功自傲,默默地奉献着晚年的余晖余热。他的光辉形象和英雄事迹,永远留在人民心中。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任丘革命老区,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会永远记住和敬重这位传奇老英雄——赵力合!
(2024年元月写于任丘)
赵树标与老英雄赵力合 近影(赵 齐 摄于2023年5月)
(从左至右赵铁成 、赵树标、赵国臣、赵齐和老英雄合影2023年9月)
——作者简介——
。主要著作:《尊师佳话》《没能闪光的金子》《饶阳影林赵氏族谱》。2023年,历时9年写成的《影林乡贤》《老桑树底下的乡愁》《乡愁之声》被誉为怀乡力作“乡愁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