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清古风
作词:赵晶

千年沙丘老古城,说说临清古风情。
美名号称小天津,全国排位十一名。
临清州管夏武邱,街巷胡同三百六。
槽运兴盛五百年,临清人口近百万。
槽运繁荣鼎盛期,成为全国大都会。
势扼九省之咽喉,军事要塞是门户。
隋唐开凿大运河,元明两代开两条。
元北明南入卫河,进入南北大通道。
明运河,向南拐,临清钞关建起来。
验货收税装卸货,运河税收两成半。
临清码头三十多,第一码头获称号。
各个码头都干么?我给大家说一说。
多个码头卸百货,还有码头煤炭到。
古楼塔湾和车营,马拉车运把粮送。
三元阁来卸南货,茶叶瓷器真不少。
对货桥头多种货,还有洋货和钟表。
临清码头到货多,山珍海味和布料。
竹子木材和皮毛,丝绸珠宝也不少。
临清美食上千种,运河名吃在临清。
独具地方色香味,八方食客聚临清。
水豆腐托出了市井事儿,临清汤喝出画意和诗情。
什香面乾隆皇帝来赐名,八大碗品出情趣爆了棚。
临清流传三件宝,瓜干枣甫千张祆。
大个蓼花腹中空,进京腐乳扬美名。
南腔北调聚临清,曲艺时调底蕴浓。
小曲传播到京城。运河文化数临清。
潭腿肘捶武术功,龙灯驾鼓传威名。
吹腔乾隆赐美称,各村戏台灯火明。
武训义学有盛名,办学三处有奇功。
教学救国感皇恩,赏赐马褂穿在身。
戏曲故事陈三两,供养两弟中皇榜。
冤屈被告来爬堂,义弟废亲把冤伸。
万历年间王朝佐,举事抗暴把衙烧。
杀死官兵三十多,英勇献身称英豪。
自古临清十六景,景景堪比入仙境。
顺河我来讲分明,保你听得走不动。
东水门外五样松,津楼夜雨润无声。
泰山奶奶碧霞宫,启秀古楼是芳名。
书院菏香在城中,鳌头矶在分水岭。
鳳岭钟秀对面登,汉植双桧寺院中。
晚眺高耸是九龙,南亭观化入云层。
卫浒柳畔千帆行,泥寺春晖一盛景。
官桥晓月卫河东,清真寺成水倒影。
大宁寺里香火盛,塔岸闻钟北水门。
金瓶梅临清是背景,写尽临清事和情。
包罗万象奇书中,坎称著名小红楼。
泰山奶奶碧霞宫,七十二庙数头名。
奶奶来自临清城,香椿修仙成真容。
临清庙会最兴盛,牵动周边十几省。
求子求财求官运,香火颂经绕碧空。
庙会诸事已爆棚,穷南坛,富行宫。
爱露脸的碧霞宫,奶奶庙里一窝蜂。
百余官窑明清建,好土烧出兰火砖。
敲有声,内无孔,不蚀不碱抗雨风。
黄标纸封搬上船,进京去把紫禁建。
修长城,建廷院,贡献莫过临清砖。
进京为把皇宫建,船只无偿运贡砖。
民船十块往上搬,商船四十搬上船。
船工号子近千年,纤绳荡荡闯险滩。
逆水顶风背朝天,百舸争流行万船。
临清吼声冲破天,别具一格扣心弦。
号声阵阵似当年,临清号子永流传。
码头繁华不夜城,槽运兴盛压两京。
中州自古有盛名,古代辉煌应传承。



作者: 赵 晶 七十七岁临清市南关街17号,济南人,济南十一中高十二级毕业生(老三届)68年上山下乡来临清,曾任临清市路灯管理所所长,临清市房地产管理处副处长,山东省房屋装饰总公司临清公司经理。业余爱好:象棋、乒乓球。爱好文艺,能熟练掌握七八种乐器。参加临清多个团体活动。曾参加全国、省、地、市的各级会演。组建了第一只非遗临清时调曲艺团,並任团长。编写了赵晶词曲作品:第一、二、三集,临清时调曲目五十余篇,大力发扬临清时调,参加多次非遗临清时调的专场演出,得到广大群众和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好评。
所创多个曲目、已成为聊城、临清非遗重点曲目。
聊城市宣传部已准备将《街巷胡同叫卖声》向省里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