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鸿雁一家
文/杨金刚
金秋八月,天高气爽,调皮的小鸟唱着欢快的曲子,你追我赶,在林荫中嬉戏。虫在草丛中鸣叫。大自然的一切是那么的和谐美好。
转眼间,我们住村已经近两年了。两年来,风风雨雨,感慨颇多。在我的人生阅历中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七月七日的一场大雨,下了一天一夜。这场大雨有效的缓解了当地的旱情,我们的心也同当地群众一样,高兴不已。大雨过后,饲草料价格止涨且回落。有了雨水,农田不用再抽水浇了,种地的成本自然下降,每一位农民脸上都有了发自内心的微笑,我们压力小了,开心了许多!
由于雨太大,巴彦罕山北的一条河引发山洪,把我们去前进村的唯一一座小桥冲断。没办法我们只能从新立村绕行。多走十多公里路,路很不好走,要经过崎岖不平的田间路,穿沙漠,还要涉水过河。
周一早晨,风和日丽,万里无云,清新干净的空气沁人心脾,从头到脚是那么舒畅——真是一个好天气。
我们走了一段林荫路,过了泥泞不平的稻田路,来到河边,准备过河。队员孙站长说:“你们看……”
河水由西向东流去,清澈的河水能看到河底的沙石。两岸是翠绿的水草。西河面上,两只大雁领着七只刚出窝的小雁在游水。像是大雁在教小雁游泳,或是在教小雁觅食。两只大雁在交流,哪只宝贝本领更胜一筹,哪只宝贝学的慢一些。看见远处的我们,它们马上收拢队形,几只小雁聚集在一起,两只大雁一左一右,高擎着脖颈,警惕地望着我们。它们轻划水,像石榴籽一样聚在一起,只要大雁一声令下,它们很快就会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我们没有惊动它们,它们也没有马上逃走,游到水草边注视着我们。
水草、碧水、团结的大雁,好一幅美丽的画卷!
几年来的生态恢复卓有成效,野外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鸿雁一家给我的印象尤其深刻!
我们驱车过了河,穿越沙漠,向村庄驶去。
到了村部下了车,听到办公室两个人激烈的争吵,情绪非常激动。我们进屋,把两个人拉开。是村里的张书记与王支委,因为红十字会捐助老年人用品的事吵了起来。
张书记说王支委自私、办事不请示,红十字会来村里统计,捐助老年人用品,村里许多老年人需要轮椅,王支委没有申请,只给自己的亲戚申请了手杖。王支委说请示了,张书记说让我看着办。
我们听后,觉得这件事没有理论谁对谁错的必要性。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找突破口解决问题。村干部之间有了矛盾,不团结,不和谐,不利于村子的发展,对工作的开展影响很大。
我是党校教师,善于做思想工作。我找张书记谈,曹主任找王支委谈。我把张书记叫到另外一间办公室,对张书记说,有了矛盾,不能只愿一方,两人都有责任。有矛盾很正常,关键是我们解决矛盾的积极心态。忍是修养,容是智慧,静是历练。有素质的人不计较,有修为的人不暴燥。人与人携起手来便是团队,团队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做事。我们谈了很久,张书记对我的观点很认可。
我们走出办公室,看见曹主任和王支委已经在外面了。王支委很主动的向张书记道歉,承认自己有错误。张书记也谦虚的说自己也有责任。我的头脑中闪现出鸿雁一家美好的画面。矛盾解决了,我们有说有笑投入到工作中。
几天的工作很快过去,又到了周末,我们驱车往回走,不知不觉来到河边。孙站长又惊奇说:“快看”!在河的东边又出现了鸿雁一家,发现有人,几只小雁迅速向大雁靠拢。几天不见,它们动作敏捷,机灵了许多,还是那么团结,动作整齐划一。靠到大雁身边望着我们。
明亮的阳光铺满河面,水草绿的格外鲜艳,倒映在水中。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在鸿雁一家团结气氛的烘托下,是那么祥和。不由得想起一首歌——“团结就是力量”!
鸿雁一家聚在一起,在视野中渐渐变小,最后消失在视野中,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作者简介:
杨金刚,党校教师,文学爱好者。发表过多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