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画卷
――李运涛老师画作评析
作 者 :杨水林
李运涛是孟津教育界一位优秀的美术教师,也是古都洛阳一位出色的青年画家。他的画作清新典雅,见情见性,深受业界同仁好评。近日,笔者慕名采访了李运涛老师,一睹他挥笔的风采。
勤学苦练出真知。
李运涛,男,今年44岁,号紫云轩主,毕业于洛阳师院美术系,进修于天津美院申世辉泼墨散锋大写意山水画工作室。现为民建洛阳市委书画院副院长,河南省美协会员,河南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洛阳天元书画院执行院长,洛阳九都书画院名誉院长,洛阳市文明市民标兵,孟津县十大优秀青年。
他于1994年考入洛阳师范学院美术系,系統学习了山水、花鸟、人物、油画等画种。期间,他深刻领悟到:中国传统画博大精深,积淀丰厚,受众面广。于是,便从人物画和花鸟画入手,用大量时间来习练,通过广泛交流与分析,从中了解画意的内在美和外在美。无论是赤日炎炎的夏天,还是滴水成冰的寒冬,他经常到外地写生,耽误了亲人团聚,忘记了寒暑疲惫。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画出了大量习作,从中一一感悟,使画技得到有效提高,自已也有一定的见解度和审美观。

动静结合绘华章
李运涛老师每每画牡丹和紫藤,总是与众不同。他追求动感、质感之变化,以此来表达牡丹枝干的苍劲拙朴,花朵造型别致,以及风动枝摇之形态。他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来表现牡丹的富贵神态,力求做到动静结合、相得益彰之功效。
他画紫藤,讲究构图新颖,设意巧妙,蔬密有致,造型别致,错落得体,并在花朵与枝干的标新立异上下功夫,从而形成苍劲老辣之画风,产生古朴苍桑之美感。有朋友曾赋诗赞曰:“写意牡丹多风情,紫藤蹁跹更潇洒。”
他画人物,注重表现各自的神态和气质,使之栩栩如生,微妙微肖。例如屈原、钟馗、达摩、新彊维族老人等等,可谓风格迥异,不一而足,无不体现出浪漫、泼辣、苍桑、凝重之民族气质。

情有所致巧施墨
创作山水画,讲究“意在笔先,随情所至,随意生发。”他根据“山水之象,气势相生”的整体理念,在创作中表现出危峰突兀,重峦叠嶂、重岩峭壁、林泉掩映、场面恢宏、气势浩大之气派。
浅绛山水画法之特点,是素雅清淡,明快清澈。而他喜爱这种墨法和墨趣,在水墨钩勒皴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从而收到异曲同工之妙趣,收到别具一格之效果。
李运涛画作《新疆老人》,突出表现为造型严谨,线条灵动,水墨淋沥,色调清雅。他创作的静物油画《伴我长大》,用高度写实的笔法,让人感到质朴厚重,色调凝重,形象逼真,充满了浓郁的民风民俗气息。观其《荷塘清趣》,则显得快乐豁达,妙趣横生。
他的得意之作《洛阳牡丹记》,其风动枝摇、雍容典雅、清新别致的姿态和景象,倍受业界专家的好评与青睐。他那幅《紫藤》画作,命名为春风细语,无不给人一种迎风摇曳,香风流动之美感。其枝杆遒劲有力,花苞典雅清丽,墨韵酣畅,遒枝盘锁,用笔细腻,加之画中小鸟那活泼灵动的顾盼眼神,婉而细语的模样,真让人喜不自禁,感怀多多。
精彩画作笔生华
李运涛的中国画乱中有序,拙中见奇,他画笔下的“并蒂”、“春晓”、“秋远”,一花一鸟都倾注着自己独特的思想情感,一幅幅画作都画出了情调,表露出情思,引发了观者的共鸣。他用一支行云流水的画笔,于水墨流动间,在传统的中国画里创造性地融入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视觉元素,向世人显示一种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
在他的笔下,那清绿纯净的溪滩,那花香扑鼻的潺涧,河边翠竹,山岭紫藤,似乎都是他笔下喷涌的山泉,时时会升腾起童年生活的亲切印记。
绘画愈像雕刻,映入我眼里的愈觉得它是出色的作品,雕刻愈像绘画,我就愈觉得它是拙劣的作品;雕刻是绘画的火把,它们就如同太阳和月亮的光,有天壤之别。他画的奔马,笔墨淋漓潇洒,带着时代的风雷驰骋在画坛上,给洛阳画坛带来了清新、有力、刚劲的气息。他那幅《太行山下春意浓》,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山水画在现代画法探索上迈出新的一步,使山水画创作更符合时代特色和时代精神。
他的画大多以家乡的山、水、花、草为原形和元素,画中风味独特。比如他笔下的菊花,与许多画家不同,他的菊花中透出一股野味,把观众带入溪水潺潺、野菊盛开的山间。其浓墨,勾勒;淡墨,烘托;轻彩,渲染,都顺着一级一级从云端莫名延伸出来的石阶,缓缓地向上。而流水上的小桥,在雨后显示出清亮和灵动。如针的细雨缝补着大地的外套,却不经意地撩起了湖面晶莹的欢笑。他说:“这是纸上的画,也是我心中的景。”
他画面中每一种景物都在动,云蒸霞蔚是动,旭日东升是动,山势挺拔是动,城市拔节是动,瀑布飞流是动,鸟语花香是动,但所有这些“动”都在帮衬着画作的灵性与飞动。
水在宣纸上干涸后,它身后留下的痕迹,构成了一种完全“透明”的绘画,一种与西画截然不同的水的空白绘画。
李运涛的画中常有不中不西,不洋不土,来古不今,没有规矩,不按常理,将传统和“野性”糅合在一起。然而,就是这样一种不定格,使他的画作有着一种特有的艺术美感。其画中竹子,枝干挺拔遒劲,墨虽淡却筋节有力。竹叶秃笔横扫,依风势倾斜。风雨来临,夸张地几呈平行之势,有力地表现了疾风狂吹的情形。缕缕墨香萦绕在心灵深处,绚丽的色彩渲染在宣纸表面,一枚精致的印章映入眼帘,水杯中的水折射出了细微描绘的身影。
他的画风渐渐成为中国花鸟画中一股个性极为明显、风格极为明媚的新风。近年来,他善于养虾、观虾、画虾,使作品呈现出鲜活自然、群虾游戈的美妙风情,并常常乐此不疲,乐在其中。
李运涛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常利用星期天或节假日,为我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出谋划策,并积极为各镇村设计村标和文化广场,依托历史,传承文明,彰显艺术魅力,成为乡村振兴中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从而让艺术服务于人民,让老百姓喜闻乐见。他说:“我不愿做时代的看客,要做新时代的设计师。”
笔者祝愿:李运涛老师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能够墨香四溢,艺术生辉,再攀高峰。
作者简介:杨水林,男,1969年8月生,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孟津作协副主席。1989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省部级、国家级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评论文章230余篇(首),计约160余万字,曾多次在省内外、国家级文学作品大赛中获奖,入选各种文学选本。2016年出版诗文选集《家国情怀》,2017年创作的歌词《中国价值观》经谱曲后,传唱到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被河南省委评为精神文明建设 “五个一 工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