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3日上午,“王有政获奖作品捐赠仪式暨王有政中国人物画艺术座谈会”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隆重举行。著名中国人物画家王有政先生向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无偿捐赠了三件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奖作品,分别是:1989年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牌奖的《倦旅图》(160x140cm),1994年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的《母亲我心中的佛》(170x170cm)和1999年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牌奖的《读》(161x130cm)。
陕西国画院画家、王有政先生女儿王慧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这次我父亲捐赠的三幅作品,从构思到完成,我是亲眼目睹过的。也深深地知道它们的来之不易。今天,面对这些画,我想先说一封信:1983年,除夕夜还在清涧深入生活的父亲,面对空无一人的县招待所,给家里写了这样一封信,信中說:"今天是除夕了,别人的爸爸可能都为和家人团聚,特意赶回了家中,而你们的爸爸却来到了这偏远的山村,像乞丐般的走村串乡希望能得到一点上天的恩赐。孩子们,也许你们会不理解,会不高兴,但谁让你们的父亲是艺术最忠实的信徒呢… "。小的時候對這封信沒有太多的感触,隨着年龄的增长,我才越来越体会到,這封信与父親艺术成就之间的关系。
多少年来,父亲正是凭着他对艺术的执着和超乎寻常的努力,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乡间小路。这条路也许小,但它是独特的。
著名美術理论家,也是父亲摯友的刘骁纯先生曾写过这样一段話:"纵览当代画坛触目皆是的农民形象,王有政感到没有一个人发现了他所要表现的"那一点",他看不上那种对农民浮泛的表现。我想,这种"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心态,往往意味着艺术生命的独立。或者也可以反过来说,在这种心态出现之前,不论艺术家的从艺历程多麽长,完成的作品多么多,都还属于研习和摸索阶段。"那一点"是什么?简直无法诠释。王有政称为"魂"有的批评家称其为"核",都是一些象征性的说法,大概也只能用这种象征性的说法。象征性的说法以虚指虚,固然有雾里看花之憾,但将艺术最要害的东西说得越是具体,便越是要承担离事实更远的风险。无论如何,王有政的画一眼即可识别,而使你认出的首先不是形式个性或形式符号,而是形象、情感、氛围、意味。"那一点"是王有政心物感应的独特机枢.是他的艺术个性之根。我想刘骁纯叔叔這段文字中提到的這一切,或許正是父親年三十还在陕北苦苦寻找,希望上天恩赐的东西吧! 謝謝大家!
和父亲同行参加黄土画派赴陕北深入生活采风写生
王慧艺术简介: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理事,陕西国画院画家。
2014年《闹社火》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2011年《陶艺家》获“第八届中国工笔画大展”优秀奖
2006年《塔吉克小姑娘》获“第六届全国工笔画大展”铜奖
2002年《晨》获“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
作品欣赏
《闹社火》
216cmx149cm纸本设色 2014年《闺蜜》124cmx248cm纸本设色
2014年
《暖阳阳》190cmx96cm纸本设色
2022年
《小姨当年》81cmx51cm绢本设色
2016年
《阿什米塔》132cmx61cm绢本设色
2015年
《回家》196cmx137cm纸本设色
2013年
《塔吉克小姑娘》140cmx132cm纸本设色
2012年
《两小无猜》92cmx91cm纸本设色
2020年
《维族绣娘》70cmx63cm纸本设色
2017年
《读之二》81.5cmx72cm绢本设色
2011年
《背影》120cmx148cm纸本设色
2013年
《陶艺家》160cmx180cm纸本设色
2012年
《宝贝儿》135cmx64.5cm纸本设色
201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