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稿融汇:韵芘胡桂芹
社长林耀平先生投稿授权发布
林耀平先生引人入胜 :林耀平长篇自传连载《我的经历 无法复制》第五部之《拳拳赤子》

拳拳赤子
作者 : 林耀平
我的“拳拳赤子”之心就四个字: 当兵卫国。我高中毕业后第一次参加务农出工选择的时间是“八一”建军节这一天,说明了我已下定决心是要“当兵卫国”的。
我第四部讲的是“思思农耕”,说白了,就是我这个“泥腿子”在当兵前到底都干了啥?五个字: 农活样样干。
现在该聊聊当兵了。当兵,当然是我从小就非常向往的职业,我并非像一般农村参军入伍的同志想的那样,以此“跳出农门”才去报名当兵的,我是从小受到常看战斗电影够多而受的“感染”才报名当兵的。这些电影包括《英雄儿女》、《南征北战》、《红日》、《小兵张嘎》、《三进山城、《林海雪原》与《闪闪的红星》等等,全是打仗的战斗故事片。在看无数次《英雄儿女》时,我曾经在想:“将来我也要像王成那样成为一名英雄。”所以,坚定地把真正务农出工的时间选择在了八月一日这一天。

想当兵,这是真的;想当英雄,也是真的。但能否如愿,一点底子都没有,因为我家方圆一二十里的所有亲戚没有一个是当官的,包括生产队长都没有一个,甚至连吃“公家饭”的人都很少。一句话: 没有任何“路子”可走。所以,悲观的情绪占了大半,但不死心,一定要去争。到了报名参军的消息传来后,村里肯定是我第一个报名了。经过目测、体检、政审与家访等一系列程序后,我终于穿上了绿军装,再看“应征入伍通知书”上批准单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林市人民武装部,时间是1974年12月5日。即: 我的兵龄就从这个时间开始计算的。
记得过完1975年元旦后不久,我们就在桂林市武装部集中了,经过部队接兵干部几天的学习、教育、简单训练后,于1月9日“全副武装”从市武装部礼堂(原市委办公楼所在地)徒步向着桂林北站进发。一路上,从中山中路开始到中山北路的主干道两旁,欢送的,挥手致意的,看热闹的,要多少人有多少人,但一个个都是喜气洋洋的。队伍到达桂林北站后,更是人山人海,桂林市有关部门早已准备了文艺节目,算是欢送仪式。现场有歌舞、戏曲、样板戏唱段及相声等等,真的丰富多彩,热闹辉煌。
时间到了下午三点多,我们开始登车,虽名义上是军列,但实际上就是闷灌车,与拉普通的货物、包括拉猪牛狗的没两样。一个车皮大概装四十几个人,卧具横着摆,分两排一路摆开,相当拥挤。每天的早、中、晚三餐都在一路的“兵站”就餐。
闷灌车里是没有任何卫生设施的,火车行进中“内急”怎么办?就拉开车门一尺多宽,脱了裤子屁股朝外,一边一个战友各拉着当事人一只手以保证安全,直至解决了问题为止。
我们的军列出北站后,一直向北进发,到郑州以后一路向西行,听说到天水以后一个火车头已经拉不动了,因为海拔越来越高,后来只好用两个火车头了,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经过五天五夜的铁路行军,来到了一个叫“海晏”的火车站。当时真的不知道海晏是个什么地方,下车一看,四周望去,冰天雪地啊,除了冰就是雪,方圆几十里一望无际,一根毛都看不到,因为没有一根草,更没有一棵树。当时我在想: 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来到这个鬼地方,完了!想着想着,思绪还没展开,下来一位战友,他的身体立马出现状况: 他蹲在地上抱着肚子喊疼,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更加让大家不寒而栗,更何况现在已是零下20多度的气温呢!见状,接兵干部立即叫随队医生来,医生给了他一个热水壶放到羊皮大衣里的肚子上,然后扶着他登上了西去的解放牌大车上。事后,我估计那新战友因为受不了这天寒地冻的天气,可能造成急性胃痉挛了。
如此恶劣的气候条件,但后来才知道,这还是条件稍好的师部所在地青海省海晏县。接着我们就在零下二十多度的极端天气下,换乘没有任何取暖设施的解放牌大汽车后背厢上继续向西行,又经过八个多小时的车程才到达了我们该到的地方: 新兵连集训点。
到达终点后,有两点让我终身不忘: 一是下车时,自己的腿被冻得几乎没有知觉了,大家都咬着牙勉强地跳下车的;二是环顾四周,哪像个兵营?明明是个养猪场嘛,所有的棚子屋都是比人高不了多少的所谓房子。之所以都是这么矮的房子,后来才知道: 那是因为在西北高原风沙太大,房子高了会被风沙吹倒的。在这里不得不插上一段: 在城里、在平原、特别在鱼米之乡的南方,风是柔和的、温暖的,甚至是亲切的,徐徐吹来的春风会让人心旷神怡,而青藏高原的风,尤其是戈壁滩的风,那是狂野的、不羁的,整个天空都是黄沙裹着小石子,不仅让人睁不开眼睛,甚至要把人掀翻在地的,至于风沙带着小石子打在窗户的玻璃上“啪啪”作响,那更是家常便饭了。
我们在新兵连集训的房子矮到什么程度?就是人站在屋里的通铺上是伸不直腰的,室外的屋檐是没人高的。讲到通铺,生活在南方的人们是不知道怎么回事的,就是一个班都住在一张大床上,从左边的墙边不留一点缝至右边的墙一遛摆开,就一张大床,中间是没有间隔的,战友们就一个挨一个地睡,只有班长与排长才能睡单床。
房子的结构,里面是钢架结构,房顶是先用油毡纸铺就,然后就用泥巴和草木绞拌而成铺上去的。南方人会问了: 泥巴拌草糊上去不怕雨淋吗?你有所不知,青藏高原、戈壁滩基本上是不下雨的,要下就是雪,雪只能把泥草冻得更结实,它不会使泥草溶化的。
我们训练的地方属于青海省刚察县的哈尔盖公社所在地,是典型的高寒戈壁滩地区,那里是“三缺”之地: 缺氧、缺水、缺食。整个秋末到夏初的七、八个月,除了冰雪就是风沙,没有水,没有树,甚至没有草,更不会有青菜之类的果蔬。然后我们就在这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开始了长达两个月的强化训练: 主要是政治思想教育、国防形势教育、军人队列动作、摸爬滚打基本功、轻武器训练和手榴弹投掷训练等。所有的这些训练均在室外进行,听说那年又是最冷的一年,记得当时的室外最高气温是零下19度左右,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2度。两个月的强化训练,真的炼就出了我崇高的政治思想境界、过硬的军事技能基础、坚强的品质毅力和持之以恒的性格特质,这为我二十六年的军旅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真可谓:
若要人生老来好,
磨其筋骨不可少。
世上豪杰多有难,
风平浪静实难找。
自然界的狂风暴雨是对人筋骨的磨炼,而优秀人才成长的经历才是对人思想、品质、德行和自身素养的最大考验。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林耀平先生简介

林耀平,男,一九五七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政法专业毕业,高级政工师。出身草根,从军二十六年,其中任团政委六年,空军上校军衔。转业后任副县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分管公检法司十二年,在团、处级领导岗位上工作二十六年。长时间从事“党、政、军、警、民”工作,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在职时现场成功处置、化解多起涉及人命关天的大事,被百姓誉为“人民好公仆”,现还收藏有锦旗。 现任桂林市职工大学客座教授、桂林市红色学院导师、桂林市国防教育研究会讲师团团长、桂林都市文学社七星分社社长、桂林都市军旅文艺社社长、多家文学社荣誉社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是桂林市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和七星区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喜欢写作、体育、文艺和教育。发表文章一千多篇,其中80%以上发表在省部级以上刊物或媒体。著书、主编十三本,共计三百八十多万字。其中,退休三年出自己的书七本,超过一百三十万字。十多年来在桂林市十五个县、区讲授儒道、读书、素质、法治、孝道等党课、思想教育课几百场次,获众多高度赞扬。一个村干部说:“我听了四十年政治课,没听过这么精彩的”。自二零二二年二月以后,每月都登上“二五财团”和“大华集团”讲坛,讲授“党声党课”和“传统文化”课,且场场精彩。在“二五财团”百期“党声党课”的授课质量评比中,技压群芳,勇夺第一,骄人业绩,非常耀眼。此外,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而独立撰写的《中国共产党在越挫越勇中走向辉煌》论文(4435字)获桂林市全市离退休老干部征文一等奖。目前正在撰写、发布自传体长篇《我的经历 无法复制》。

中国桂林都市文学社书画文七星分社 机构
社长:林耀平
终身荣誉社长:黄家城(桂林都市文学社总社社长)
荣誉社长:
黄蓓蓓 徐文斌 文长海 敬新谱 韦天喜 龚志林
常务副社长:尚玉洁
副社长:
涓涓溪流 李孔逢 李运德 巫兰 孙炎宏 李席林 徐新能 杨爱国 云横秦岭 覃滋高 吴律醒 苏平峰 桂太平 加阅 董芝 王瑞逸 张振球 张学超 王庆福 肖永传 韦天喜 唐奇芳 李文涛 赵荣新 隆光诚 廖家驹
顾问:
蒋官军 周卡宁 雅兰 赵淬 王学志 随风 雅兰 东方 胡自立 唐祥玉 祁培成 周牧游
编辑:
韵芘胡桂芹 敬新谱 苏平峰 吴律醒 徐新能 张振球 王学志 随风 东方 胡自立 唐祥玉 祁培成 周牧游 涓涓溪流 李孔逢 巫兰
责任总编兼审稿:胡桂芹(韵芘胡桂芹)
主播副社长:
艳阳花开 老革命 虹 何伟生 宁卫 清风
主播顾问兼文学顾问:
艳阳花开 虹 优雅的女人 清风 伊岚 山谷幽兰 张华 幸福的女人 美丽阳光 玫瑰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