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桂林都市文学社书画文七星分社第171期桂林都市头条
理稿融汇:韵芘胡桂芹
社长林耀平先生投稿授权发布
林耀平先生扣人心弦:林耀平长篇自传连载《我的经历 无法复制》之第六部《叙叙军训》

叙叙军训
作者: 林耀平
上部讲的是“拳拳赤子”,就是下定决心一定要“当兵卫国”,甚至要想当“王成”那样的英雄。
这第六都要叙叙在新兵连的强化训练了。
我们的军训不像当今大学生入学后简单的一周或几天的军训,而是系统的正规军人政治、思想、队列、摸爬滚打、轻武器实弹射击和手榴弹投掷训练。实际上就是军人基本功的“强化训练”,时长整整两个月。
两个月的强化训练,绝对是对人的身体、肌肤、体力、气质、德行、品质和毅力的极大磨砺和重大考验。一句话: 经过那高寒风沙考验过的人们,当今任何艰难困苦都能够吃得消了。
记得我们是一九七五年一月十四日下午近六点的时候到达青海省刚察县哈尔盖公社所辖的地盘上集中的。这个集训点原本是空军高炮一师二团的高射机枪连所在的,因为高射机枪对于履行“要地防空”重任已不再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而“换装”了,改成了“100毫米高射炮”。这种炮威力特大,遇到敌机,距离12000米即可开炮,一个连八门炮同时开火,那个阵势,敌机见状不被打下来也会被吓跑的。当然了,在离敌机6000至8000米开火是最好的,一是距离近,打得更准;二是肯定会让敌人有来无回,因为一个连就有如此大的威力,那么全团九个连队加起来一起开火,敌机还有跑的可能吗,更不用说一个师了。所以,我们师、我们团,无论是抗美援朝回国后,还是援越抗美的要地防空,都是战功赫赫的,是空军要地防空的头把“利剑”。
再回到两个月的新兵强化训练。到达训练地后有几件事让我记忆深刻。
第一件事是人人都感到头昏脑胀。一月十四日下午近六点到达集训点,下车后,大家都跟着各自的新兵班长住进宿舍。全连共九个班,我被分在最后的九班,班长是一九七零年十二月入伍的江苏人史才富。史班长属于南方高大魁梧且奇伟之人,是标准、满脸“横肉”的英俊男子汉,他不生气时你也要惧他三分,生起气来脸上的“横肉”更加清晰可见。当晚由于都在忙自己的内务和召开班务会等,忙得不亦乐乎,所以倒没感觉到身体哪里的不适。但到了晚间静下来后,个个都有高原反映了,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头昏脑胀,有的还感觉到气不够用,大口地喘气,作深呼吸。所以,为了让我们这些新兵慢慢地适应高原缺氧的气候条件,前三天都没进行跑早操,白天都在室内学习“三大条例”,一条一条地学,班长则领着我们学一条,讲解一条,甚是认真细致,且严格要求。
到了第四天早晨,我们开始了室外的跑操训练。但仅在院内跑了不到一圈,也就两个蓝球场大小的操场,有三位新战友就因为氧气不够用而倒地,一时不醒人事。带操干部立即喊停,不再继续跑操了。各班带回宿舍洗漱去了。刚到高原的人都需要几天的适应期,少则四五天,多则要十天半月。我还好,没有发生异样情况,到了分配正式岗位后,甚至坚持天天打蓝球玩,其乐无穷。
第二件事是众多人的耳朵原本都是绯红绯红的,几天后变得乌黑厚粗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在室外冰天雪地、零下二三十度的极端恶劣条件下训练,尽管戴了大皮帽,但耳朵还是冻得不得了,下课回到宿舍后,一个个都去对着煤炉子烘烤耳朵。有所不知,大家也确实没有经历过这么冰冷的天气,凡是去煤炉子那里烘烤过耳朵的人,自己的耳朵,一是由原本的绯红变成了乌黑的了;二是耳朵由原本薄薄的变成了粗粗厚实的了;三是过几天耳朵皮开始坏死,掉皮了。
第三件事是到周日晚上班长会叫我们轮番去炊事班抢添米饭。我们大都是从广西、江西、湖北去当兵的,有一部分是陕西兵。从南方去的兵都是吃大米长大的,可在两个月的强化训练中,我们只吃到过八、九餐真正的全大米饭,其他中午和晚餐都是“二米饭”(早餐都是清一色的馒头、稀饭和咸菜)。二米饭大概是70%的高粱米和30%的大米混合在一起煮,甚是难吃,真的每餐只能逼着自己下肚,因为不填饱肚子,训练时体力是跟不上的。现在想起来二米饭之所以难吃,主要还是缺油水,平时炒菜都没有肉的,只能等到礼拜天晚上才吃上一两块肉片,或当地青海湖里的黄鱼。鱼和肉在一餐不可兼得,只能有一样。当然,最高兴的还是礼拜天有完全的大米饭吃。所以,每到礼拜天晚餐那一顿饭,我们的班长史才富就叫我们轮番去炊事班添米饭,一盆一盆的,把平时用来装水的水桶都腾出来了,用来存米饭,第二天大家再分米饭吃。因为个个都恨透了“二米饭”,尤其是史班长,因为他也是江苏南方人哪。现在想起这些过往,还真挺好笑的。
第四件事是训练风雪无阻。在大西北戈壁滩,整个冬天和春天都是不下雨的,要下就是雪,因为两个月的强化训练时间正是“三九”后的极冷天气时段,一场雪后,几个月,甚至是七八个月后才能溶化,那得等到差不多三伏天前了。所以,雪会越积越厚的。如果是大雪封路,团里运送水的汽车就没有办法送水的了。怎么办?只能到室外挖冰和铲雪回来化了用于洗漱。训练则是不受风雪影响的,我们都踩着冰雪训练,卧在冰雪上训练,好在冰雪是不会浸透和“淋湿”衣裤的,雪也不会飘到脖子里的,因为人人都戴有大皮绒帽子,把整个脖子都盖住了的。这种帽子就类似于电影《林海雪原》里面戴的那种,戴上后头和脖子都是挺暖和的,但脸的正面是非常刺痛的,雪风吹得脸是生疼生疼的,跟刀子割的那样,甚是煎熬。两个月下来,我们不到二十岁的小伙子,个个的脸色都被风沙、冰雪吹得像个四十开外的高原汉子了。我们都经历了风雪,大家也都成熟多了。
第五件事是我被新兵连长视为“头号”新兵。我们新兵连连长叫周传厚,记得是山东荷泽人,一九五九年入伍,他的真正职务是二团三营副营长,是临时抽调担任新兵连连长的,那时候中苏矛盾是非常激烈的时期之一,因此新兵训练不仅要求严格,在挑选培训干部的配备时也是高标的,其中一个现象是“高职低配”,副营长去当连长,正连职干部去当副连长、副指导员,新兵班长更是在全团挑选最优秀的,提干苗子去当新兵班长。可见,我们这两个月的强化训练的强度、难度、高度有多大。
周“连长”把我列为“头号”新兵,并非他自己说的,而是从两件事中体现出来的: 一件是在新兵连结束前的轻武器实弹射击考核中的一个举动。那天早餐后,按计划是对每个新兵进行轻武器实弹射击考核。到达考核地点后,虽是晴空万里,但依然风速比较大,估计在四五级这样,见几位连队的领导在商量,看风这么大会不会影响射击成绩?周连长顿时心生一计,大声点我的名,我说: “到!”“出列,你来试试枪法!”我立即答应: “是!”然后连长令现场指挥员吹响急促的哨声,警戒与报靶等人员各就各应,我则将三颗子弹压进枪膛,接下来就是“啪、啪、啪”三声枪响。然后就是指挥员三声长哨响起,百米开外的报靶员大声报告: “两个十环,一个九环。”周连长很兴奋地说: “很好!实弹射击考核开始!”另一件是在新兵分配时,周连长向团司令部点名要我去三营当报务员。就是在战时在营部指挥所里充当掌握敌情的无线电“上请下达”有关情报、任务的角色,直接对营领导负责的,也是个很要紧的岗位。 但周连长没能争取到我,事后他用典型的鲁西南山东话骂负责分配兵员的团司令部军务股长,也是他的老乡王春训: “他娘的!老子辛苦了两个月,想要个兵都不给。”这个经过,是事后王春训股长亲口对我说的。
两个月的入伍“强化训练”,似当年红军时期的“真刀真枪”与“似爬雪山过草地”,真的练就了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特别是具有了忠诚于保家卫国的过硬思想基础,受益终身啊!由衷地感谢接兵排长汪铁羽、新兵班长史才富、新兵连长周传厚和团司令部军务股股长王春训、参谋荀新民、保密员吕喜才及团政治处商志发主任(后任一团政委)、副主任孙庆琪(后任团副政委)等领导的培养教育!他们都是我人生起步时的恩人和贵人。终身不忘!
故事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林耀平先生简介:
林耀平,男,一九五七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政法专业毕业,高级政工师。出身草根,从军二十六年,其中任团政委六年,空军上校军衔。转业后任副县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分管公检法司十二年,在团、处级领导岗位上工作二十六年。长时间从事“党、政、军、警、民”工作,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在职时现场成功处置、化解多起涉及人命关天的大事,被百姓誉为“人民好公仆”,现还收藏有锦旗。现任桂林市职工大学客座教授、桂林市红色学院导师、桂林市国防教育研究会讲师团团长、桂林都市文学社七星分社社长、桂林都市军旅文艺社社长、多家文学社荣誉社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是桂林市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和七星区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喜欢写作、体育、文艺和教育。发表文章一千多篇,其中80%以上发表在省部级以上刊物或媒体。著书、主编十三本,共计三百八十多万字。其中,退休三年出自己的书七本,超过一百三十万字。十多年来在桂林市十五个县、区讲授儒道、读书、素质、法治、孝道等党课、思想教育课几百场次,获众多高度赞扬。一个村干部说:“我听了四十年政治课,没听过这么精彩的”。自二零二二年二月以后,每月都登上“二五财团”和“大华集团”讲坛,讲授“党声党课”和“传统文化”课,且场场精彩。在“二五财团”百期“党声党课”的授课质量评比中,技压群芳,勇夺第一,骄人业绩,非常耀眼。 此外,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而独立撰写的《中国共产党在越挫越勇中走向辉煌》论文(4435字)获桂林市全市离退休老干部征文一等奖。目前正在撰写、发布自传体长《我的经历 无法复制》。
中国桂林都市文学社书画文七星分社 机构
社长:林耀平
终身荣誉社长:黄家城(桂林都市文学社总社社长)
荣誉社长:
黄蓓蓓 徐文斌 文长海 敬新谱 韦天喜 龚志林
常务副社长:尚玉洁
副社长:
涓涓溪流 李孔逢 李运德 巫兰 孙炎宏 李席林 徐新能 杨爱国 云横秦岭 覃滋高 吴律醒 苏平峰 桂太平 加阅 董芝 王瑞逸 张振球 张学超 王庆福 肖永传 韦天喜 唐奇芳 李文涛 赵荣新 隆光诚 廖家驹
顾问:
蒋官军 周卡宁 雅兰 赵淬 王学志 随风 雅兰 东方 胡自立 唐祥玉 祁培成 周牧游
编辑:
韵芘胡桂芹 敬新谱 苏平峰 吴律醒 徐新能 张振球 王学志 随风 东方 胡自立 唐祥玉 祁培成 周牧游 涓涓溪流 李孔逢 巫兰
责任总编兼审稿:胡桂芹(韵芘胡桂芹)
主播副社长:
老革命 虹 何伟生 宁卫 清风
主播顾问兼文学顾问:
虹 一梦 清风 伊岚 山谷幽兰 玫瑰伊人 紫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