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魁)报道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今天上午,在平顶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办公楼前,当过往的市民拿到一副副吉祥温馨而又娟秀漂亮的春联时,无不纷纷赞扬老兵们为大家做了一件好事。
天气寒冷,积雪遍地,寒风凛冽,老兵们在露天写春联,冻得手握不住毛笔。退役军人事务局信访科的同志,就把办公室腾出一部分,供老兵写春联。

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书画专委会会长宋昌、秘书长徐志甫、以及韩选中、宋俊英、宋群羊,国学诗词专委会秘书长张志玲,以及孙弋番、何玉寒等同志,都亲力亲为,带头为市民义写春联。虽然大家都很忙,但是都争先恐后前来。

今天已经农历二十八,不少人家还没有春联,正在着急。碰到这样的好事,心里乐开了花。一位环卫工人说“还是退伍军人觉悟高,过年了还想着群众。”

到了中午12点,需要春联的群众仍然络绎不绝。红纸已经写完了。张志玲又联系商家送来红纸,继续为市民写春联,而他们自己,连饭也顾不得上吃。春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节日装饰之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

春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早在周代,人们就有在门户两侧悬挂桃木板以驱邪避凶的习俗。到了汉代,这种习俗演变为在桃木板上书写神荼和郁垒两位神祇的名字,或者画他们的画像,认为这样可以辟邪安宅。

真正意义上的春联作为文字形式出现,则始于五代后蜀时期,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时题写的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历史上公认的最早的春联记录。
然而,春联的大规模流行并成为民间风俗是在明朝,尤其是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鼓励臣民在春节期间书写对联,以此表达吉祥如意、祈福迎新的愿望,这一习俗从此深入人心,并延续至今。

今年的春联,什么时候贴最吉利?
腊月二十八或二十九的下午未时(1点至3点之间),或除夕当天。寓意红红火火、生意兴隆,提前迎接充满希望的新的一年。
20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