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 石三伢子①
作者:尹玉峰(北京)
八岁吟诗,狮眼鼓鼓,童趣纯真。代兴英才后,石三伢子,石观音拜,遂愿娘尊。时乱纷纷,蛮夷侵入,大地苍茫日渐昏。沉浮事,伢子抬头问,湘水相闻。
少年忧国忧民。摆兵阵、自修学问勤。实战皆胜算,千山万水,踏砂成粉,扭转乾坤。倒了三山,一星两弹,保卫江山不辱邻。他人去,大我千秋鉴,福祉人民。
①1901年春节,8岁的毛泽东(乳名石三伢子)来到外婆家拜年。当地民间流行一种闹春的“狮子灯表演”,“狮子”的双眼常做成鼓鼓的形状,寓意神圣、威严,民间多用以驱邪、纳吉、迎新。
当日,在阵阵锣鼓、鞭炮声中,一群耍狮子的队伍进村来了。毛泽东兴高采烈地跟随大人去看耍狮。按照当地习俗,狮子耍到谁的身边,谁就要赞几句吉利话以讨个口彩。
那些吉利话通常都是整齐押韵而富有诗意的顺口溜。当狮子活蹦乱跳地耍到毛泽东身边时,小小年纪的他灵机一动,脱口而出,便创作出了人生第一首诗词:“狮子眼鼓鼓,擦菜子煮豆腐。酒放热气烧,肉放烂些煮”。
这首生动有趣的诗,从一个儿童的视角,描写了狮子的可爱形象和烧酒煮肉的热闹迎春景致,在生活中选材写意;语言朴素,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显露出毛泽东儿时就具有非凡的诗词创作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