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事待剪裁
--一一吴树民老师和他《域外的履痕》略谈
文/魏孝元
素来有对报纸书刊“随便翻翻”习惯的我,很早以前就通过报刊杂志知道吴树民老师是著名作家。但是和吴老师有交流和交往却是近两年来加上微信以后的事。新春到来之前,有幸拜读到了他的《域外的履痕》游记专集,由于年关前诸事纷扰,断断续续抽暇读完了这部洋洋洒洒三十多万字的大作。说实话,我是怀着一种猎奇、诧异、惊喜与被震撼的心情读完这部作品的。掩卷深思,心绪难抑,感慨良多,却又不知从哪儿说起,以至无从着笔。对了,还是索性信马由缰,哪儿黑了哪儿歇吧!
首先肯定地说:这是一部别出心裁,独具一格,不同凡响的文化散文。“别”就别在了结构的精巧妥帖与结尾一语破的、深刻剖析和总结、坦率表达和中肯揭示上,给人以醍醐灌頂、迷雾尽散、豁然开朗之感;“独”就独在了夹叙夹议,字里行间随时渗透了作者的立场和观点,没有丝毫的媚骨与奴气,更没有文过饰非、闪烁其辞的避讳与藏匿;“不”就不在了精雕细刻,精准遣词,生动表达,字字珠玑,句句精萃,篇篇精品。满目的佳词丽句,脍炙人口,华彩夺目,妙语迭出,妙不可言,美不胜收。可以说,这是一部作者将自己融入外部世界,向国人真实地介绍域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评述性很强的文化散文游记。透过这部书,我们也能充分地领略出作者的超然才情、知识积淀、文化修养、思辨能力、认知水平、处事风格、做人原则等等,同时也使我们这些没有条件与机会走出国门去感知外部世界的国人,做了一次精神漫游,得到一次犹如身临其境的体验与感受。我敢肯定地说:吴树民是当之无愧地实力派作家。何以见得?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个六十年代初毕业于京城名校中国人民大学的高材生,笔耕不辍,著述不断,记者出身的他,大半生先后游历了国内百余个城市和域外二十多个国家与地区,在国内外近四百家报刊杂志发表了含小说在内的各类题材和体裁的文章,计八百多万字,获各类大奖六十八次,并有五卷本200多万字的文集行世。
吴树民还是一个勤勉有加、虚怀若谷、博学广识、知识渊博、学养丰厚的学者型作家。在这部游记中,作者的双眼犹如一架录相机(吴老师原本就是一个造诣颇深的摄影家),把所看到的人事物象,全景式的拍录了下来,经过大脑的周密梳理,殚精竭虑,条分缕析,精巧剪辑,进而形成了胸中的旖旎风光,笔下掀起了泼泼涟漪,流淌出了一篇篇精美绝伦的文字影像,涌入读者眼帘的是一幅幅奇丽诱人、绚烂多姿的异域风采!文内随处都蕴含着所涉及国度大量的人文景观、自然地理、近现代发展史、文明史,涵盖了该国国情,社会制度与政治、经济、军事、法律以及宗教信仰,文化背景、文化认同、风土人情、民族风俗,价值观念等等意识形态领域的多学科知识,读完后你不由得对作者的饱读博学,深邃睿智,经纶满腹以及强大的知识体系称奇叫绝,顶礼膜拜!
我另一个感受就是:吴老师是一个敢于实话实说、有责任有担当、有情怀有胆略、有正义感的正直作家。他有惊世骇俗的底色和底气,为人豁达坦荡,激情奔放,有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优良品格和直抒胸臆、率直豪爽的秉性。在《域外的履痕》中,对在美、英、加、印、越等九国四十多个城市近三个月的访问游览中,进行了详实地记叙和述评,具有强烈地情感思辨能力和是非观念,洋溢着浓郁的原生态色彩,从中我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同时也感到外边的世事待剪裁。从篇幅和分量上看,尤针对美国、加拿大、印度、越南这几个国家在笔墨上有所侧重,游览时间较长,地点也较多,在充满厚重内容和氤氲着浓郁的人文气息的氛围中,毫不隐讳地表露了自己的困惑、愤懑、不解不齿不屑与不认同。如在赴美签证问题上的一波三折,往返折腾,不仅耗时还破财,令人懊恼难耐,以及几次旅游历险的惊惧与忧愤。再如这个自我标榜民主自由的国度里,一些有违人伦道德的现象,却堂而皇之地受国家扶持保护;尤其是美国公民持枪合法,枪械市场火爆,每年有约五万无辜者丧生,更使作者感到可叹、可悲与可怕,写到英国那些奇葩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中的可笑和不可思议,都令作者不屑。面对越南对华人游客的歧视、排斥与不公,这些有失中国游客尊严的做法,引起作者极大愤懑。游历印度,作者在反映印度古代文明的同时,对现代脏乱差的龌龊现状进行了鞭挞与深思,还有富豪与大量贫民同居一隅却生活习俗、意识形态仿佛两个国度的现象,令人不解;在大英博物馆,看到中国文物珍品后令作者十分痛心,引起深刻的反思……总之,读这本域外游记,读到了真人真相真性情,看到了实情实景实现状,从而对作者吴树民老师有了全新的定位和认同,敬仰与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纵览《域外的履痕》,可以说这是一本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于一体的文化散文。再一次回到题目中的话题吧:外边的世界很精彩,外边的世事待剪裁。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虽然经济和科技发达,但有它致命的弱点与不足,充斥着令人窒息的腐朽与没落,闪光的地方却多有灯下黑现象的存在,这就是真实的国外现状。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秉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一贯方针与政策,承认差距,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坚守正确的文化立场,坚持奋起的追赶步伐,追求真善美,坚定不移地首先把中国人的事情办好。学习别国,不能数典忘祖,不能全盘照搬,不能违背中国人的公序良俗,自毁“长城”,也不能固步自封、好高骛远,更不要盲目乐观、自我感觉良好,成天夜郎自大地高喊“厉害了我的国”!这也是读了这本游记后给我的一点启示。
2024.2.11
作者简介:
魏孝元,网名,天涯比邻。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人,退休教师。藏书颇丰,读书甚少。多年来徜徉在文学圈外,偶有散文、通讯等散见于省市县报刊,近年来偏重于文学评论,对诗赋也略有涉猎,并发表于多个网络文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