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爱车回老家
铁四师 朱德全
2009年,我快要退休了。退休以后,不上班了,空闲的时间也多了。闲了去干什么?我开始有些茫然!
有人对我说,老年人学书画好。书画是高雅艺术,写写画画,心无旁骛,清闲文雅,既可以锻炼脑子,又可以陶冶情操,特别适合老年人。于是,我准备退休以后学绘画,练书法。临退休前,买了砚台、宣纸、颜料和画笔,准备退休后待在家里赋闲。但我生来爱动不爱静,在家待不住,加上我没有书画基础,不喜欢把自己关在家里,过斗室羁绊的生活,那些宣纸、画笔、砚台只好送人了。
有个战友劝我说,咱们辛苦了一辈子,好不容易熬到退休了,该是享受生活的时候了。退休后要潇洒一点,趁着身体还好,跑得动,有时间了,开着车出去玩。汽车是现代家庭必备,自己有车,想去哪就去哪。听人劝吃饱饭,我觉得有道理。退休前,我紧锣密鼓地到处张罗,花了20多万元买了一台大众迈腾轿车。
车买回来了,我很满意,爱之有加,并有难以抑制的热情,时不时地就开出来兜兜风。而且心想,等正式退休了,时间多的是,高兴了,就开着爱车,带着老伴,想去哪儿转悠就去哪儿转悠,把祖国大好河山看个够。
车是代步工具,不是摆设。我的爱车虽然普通,价格不贵,档次不高,但车是我们家里最值钱的家当,我特别爱护它,经常擦得干干净净、油光锃亮,始终保持车况良好,随时准备投入使用。
等到正式退休以后我才发现,汽车对于我来说,用处不是很大。外孙、外孙女上学就在家附近的学校,不用车接车送。政府优待老年人,去公园有老年票,坐公交车免费,有“老年公交卡”。另外,现代交通太发达了,如果到外地去串亲访友或者旅游,有高铁、飞机、大巴可供选择,用不着自己开车劳神费力。因此,我的爱车一年用不了几次,跑不了多少公里,平时还得花钱保养伺候它。我从“车友”变成了“车奴”。
买了车还得买车库,车库也有了,把车放在车库里闲着,实在不可思议。有人说,车不能老放着,容易放坏。得想办法发挥它的作用。
我老家河南,离北京700公里。家乡是生我养我的故土,心里有家,回家的路就不会远。我退休的时候,老岳母已经八十多岁高龄了,腿脚不方便,一直住在农村老家。老伴每年都要回老家看望她并伺候她一段时间。我们一起开着车回老家不是很好吗!一方面闲搁着的汽车有了用武之地,也不用再为买不着火车票而操心着急了,再就是汽车能拉不少东西,回家穿的、吃的、用的,给家里捎带的东西,大包小包的都可以装在车上拉走,不用肩背、手提、小车拉了。
从2012年起,我和老伴每年都开着爱车回老家,一年跑两趟,上半年一趟,下半年一趟。从2012年到现在,已经跑了20趟。十几年的回家路,千里驰骋,一路潇洒。
我每年选择春天和秋天开车回家。春天,春暖花开;秋天,硕果累累。春秋两季是一年中家乡最美的时光。我开着爱车回家乡,一路行,一路可以看风景,回到家乡,还可以享受春花秋实。但开车回家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同样也有酸甜苦辣。
千里驰骋
开车飞驰在高速路上,比在北京城里开车酷多了,那种感觉才真正叫“爽”。从北京开车到我们家农村,一路大平原,全是高速路,道路平坦,视野开阔,一望无际,没有红绿灯,没有电动车、自行车干扰,千里沃野,宽广大道,任我驰骋。汽车飞驰在高速公路上,车在飞,我的心也跟着飞,真好比是参加一场汽车拉力赛,你追我赶,你超过我,我超过你,激情满怀。自己驾车,感觉比坐高铁潇洒,比坐飞机舒坦,比关在家里风光。虽然开车的时候,思想要高度集中,不允许走神,但眼前的世界真美好,眼睛随便一瞟,就是无限风光。
2012年3月,我第一次开着自己的爱车回老家,走的是京港澳高速公路。
京港澳高速公路,原名叫京石高速(北京—石家庄),是我国最早兴建的高速公路之一,后来从石家庄延伸到深圳,改名为京深高速,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这条高速可以直通香港、澳门,名字改为京港澳高速。这是一条跨世纪的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从无到有,飞速发展,见证了祖国的发展繁荣和改革开放后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
我第一次驾车行驶在这条高速公路上的时候,路况并没有现在这么好。河北省境内大部分地段只是双向4车道或6车道,车流量大,道路比较窄,行驶并不通畅,经常发生堵车,加上地方政府各自为政,北京、河北、河南各管各的路,各收各的费,从北京到我的家乡要过四个收费站,排四次队领卡交费。不仅排队浪费时间,而且经常发生纠纷。
第一次驾车走高速,而且是跑长途,我心里没有底,加上对沿线的路况不熟悉,多少有些担忧和胆怯。出发前,我做了充分准备:一是检查车辆。尽管我的车是刚买的新车,车况应该没有问题。但为了安全,我还是仔细地检查了轮胎、胎压、刹车制动和仪表,一切完好后我才放心。二是加满了一箱油(70升),一路上不用再加油。三是在网上搜索了解道路情况和路况信息,谋划好行车路线,记住关键的高速出入口。
出门赶早不赶晚,这是老辈人传授的经验。外出时,要尽量提前出发,免得出发迟了,路上遇到意外情况着急、着晃,早出来,时间有富裕,途中不用急急忙忙地赶路。正常情况下,从北京到河南老家700公里,行车加上路上休息时间,大约需要八九个小时。提前出发,路上不紧张,轻轻松松地驾驶。
第一次,我和老伴是早上6点钟从北京的家出发的。早上6点,北京的道路上车辆不多,出门上莲石路,转入西五环,在杜家坎顺利上了京港澳高速。一路上,顺风顺水,过琉璃河、涿州、高碑店、保定、定州、藁城(石家庄)、邢台、邯郸、安阳、鹤壁,到新乡北(596公里处)转入长济高速(长垣—济源),在焦作东下了高速,走云台大道,下午3点就顺利到家了。途中在藁城、邢台、冀豫省界服务区休息了3次。
第一次在高速公路上驾驶,我始终保持集中思想,谨慎驾驶,控制好车速,行车、并线、超车、下道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我怕开车犯困走神,交代老伴一路上“监督”,帮我看路况,随时提醒我。
京港澳高速是一条繁忙的南北黄金大道,沿线经济发达,并有高速与天津、济南、太原等大城市连接,车流量比较大,尤其是大客车、大货车比较多。有的大车不守规矩,老是占超车道行驶,影响其他车辆速度和通行。高速公路上,万车奔腾,景象壮观,各种情况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我提醒自己时刻保持警惕,集中思想,把握好方向盘。我一般开车一个多个小时就要到就近的服务区休息一会儿,活动活动筋骨,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补充点热量和水分,养精蓄锐,同时,也让爱车歇一会儿,降降车温。
高速公路漂亮的服务区
在高速公路上开车与在城市里开车大不一样,没有红绿灯,道宽平坦,很少有堵车现象发生。开车很舒服,稍不注意,油门一踩就超速了。一旦发现超速,我立即松开油门把车速降下来,高速公路上绝对不能超速行驶。正常每小时不超过120公里是经过科学实验和计算而得出的。每小时120公里,每分钟2000米,速度够快了,像飞一样。如果超速,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来不及采取措施,是非常危险的。行驶中,超车、并线,我都提前发出信号。遇到大货车,或与大货车平行时,感觉很不舒服,有压迫、压抑感。我一般是尽快采取措施离开。高速路上驾车不跟大货车,不与大货车平行,不与大货车抢道,是老司机的经验之谈。
阳春三月,春光无限,回家的路上,一路风光旖旎。我驾驶爱车飞驰在京港澳高速公路上,如同车行画中。出发时,北京的树木还是光秃秃的,柳树才刚刚发芽,过了河北石家庄,就可以看见绿树和鲜花了,回到老家,则是另一番景象,春意盎然,花红柳绿。
从北京开车到河南老家,从皇城根到燕赵大地,再到黄河之滨,都是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地方,虽然集中精力开车,同样能感受到沿途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卢沟晓月”“幽燕沃壤”“箱包之都”“中山王国”“天下第一庄”“古都邯郸”“殷墟安阳”“云梦仙山”,一个个浸满历史文化的地方让我陶醉。高速服务区,修得都很漂亮,环境优美,服务热情。张飞狗肉、保定酱菜、石家庄烧饼、高碑店豆腐丝、丛台老酒、道口烧鸡,芸芸美食,可以任意选购。
2013年、2014年,京港澳高速河北段实行封闭,拓宽整修,我开车回家时只好绕行京开高速(北京—开封)。京开高速是祖国贯穿南北大通道大广高速(大庆—广州)的中间一段,于2010年建成通车。
走京开高速,比走京港澳只远了十几公里。从北京玉泉营上高速,经过霸州、固安、衡水、饶阳到濮阳,转入范辉高速(范县—辉县),在鹤壁界转入京港澳高速,到新乡再转长济高速到家。
这条高速刚刚建成,双向6车道,路况比较好,车流量比京港澳高速少多了,尤其是大货车不多。在高速公路上自驾,路好、车少,感觉特别舒服。车的呼啸声好像“呼呼”的风声响在耳边,我紧盯着前方的道路,把握好方向盘,路上的每一个标志,每一个车道都看得清清楚楚。我似乎感觉自己的整个身躯和爱车都融入了高速公路,与它紧紧相连,甚或成为它的一部分。每一个标志,每一个车道、每一个转弯、每一个加速都好像充满了神奇的韵律和节奏,我仿佛跟随着这韵律,踏着它的节奏,正在激情表演一首动人的乐章。
爱车在飞驰,我的心情随之不断发生变化,时而平和安逸,时而兴高采烈,偶尔有点紧张。当我踩深油门,车速瞬间飙升,心情也会跟着车速激荡起来。当我加速超越对方车辆的时候,我感到好像是在与对方竞赛,自己如一匹骏马,自由奔驰,尽情地挥洒着自己的热血和激情。
2014年底,京港澳高速整修施工完成,全程扩宽为双向8车道,开车回家的路变得更好了。路面宽敞、干净、环境优美,公路沿线两侧种植了防护林,中间隔离带满是绿植鲜花,景色之美令人赞叹。大货车只准在外侧两道行驶,开车回家变得越来越舒适。每当我的爱车行驶在宽阔平坦的道路上,头上是蓝天白云,路中间是绿色林木和花草,好像漫游在流动的画卷中,让人总是心旷神怡。
高速路上驾驶,安全是第一位的。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分分秒秒都能感受到车子的震动,也感受到自己的心在跳动。不着急,不着慌,始终把“安全第一”牢记在心。马达一响,集中思想,每个车辆驾驶员身上都担负着沉甸甸的责任,容不得半点疏忽,我也毫不例外。
风雪兼程
开车回家,最怕遇到下雪天。下雪结冰路滑,视线不好,既是对驾驶员驾驶技术的考验,又是对驾驶员耐心和毅力的挑战。如果途中遇到下大雪,高速封路,搁到半道上了,前进不得,后退不行,只有无奈等待。
我有一次,从北京开车回家乡,就遇到过一次大雪天。那次的经历让我难以忘怀。
那是2015年的11月5日(时间可能不太准确),是星期四。从北京出发的时候,阴天,时而蒙蒙小雨,时而飘着雪花。这样的天气本来就不应该开车上路。但我决心要走,因为再过7天就是祭祖节了,我和老伴已经和家里人提前商量好了,回老家和弟妹们一起上坟祭祖。回家捎带的东西也已经准备好了,而且都装上了车。
我提前查看了天气预报,知道这两天北京、河北、河南都有雪,局部地区有大雪。如果今天不走,下大雪了,高速封路,我有可能在祭祖节前赶不到家了。
出发时,北京的道路还是干的。我最关心河北地区的天气和路况,只要河北高速不封就没有问题。我了解到河北省中部和南部4号晚上下了雪,但没有京港澳高速封路的消息。我专门收听了河北交通网的广播,预报还有雪,提示驾驶人员要关注天气变化,提前选择出行路线,尽量避开早晨和午夜雾气多发时段。恶劣天气驾驶车辆,更要集中注意力,保持“慢”、“稳”,要正确使用灯光,降低车速,保持车距,遇有情况提前减速,切忌急打方向、急踩刹车,在通过急弯、路面潮湿等易引发滑转的道路,要严格控制车速,防止车辆发生侧滑。从公开的消息看,京港澳高速并没有封路。
那天清早,北京阴天,早起下了一会儿蒙蒙细雨,“润物细无声”。我想,这点小雨没事,只要京港澳高速不封路,回家的路就是畅通的。心想,早点出发,赶在下雪之前上高速,只要上了高速,过了北京界,进入河北界,一路就到了河南。到了河南,离家就不远了,即使不走高速,当天到家没问题。
早晨6点钟,我开着爱车,和老伴一起踏上了回家的路。从杜家坎高速收费站顺利上了京港澳高速。很快,天飘起了雪花,雪花像鹅毛一样,稀稀落落,洋洋洒洒,视线也变得越来越模糊,前方的道路和建筑物都隐约在飘飞的雪花之中。下雪天开车,眼前的意境真的好美,雪花飞舞,片片洒落在挡风玻璃上,瞬间化为水珠,被雨刮扫除。我的担心随之而来了,到了琉璃河,高速临时封闭,倒霉的我是第一个被拦下的车。所有车辆一律下高速走京保公路(北京—保定),不得停留。我找交警说情也没有用,无可奈何地下了高速。下了高速,是继续前进还是返回,我犹豫不决。继续前进,前途未卜,返回北京,于心不甘。我和老伴商量后,决定继续前进,走到哪算哪。我那时气盛,脑袋一热,开车向保定进发。
京保公路上涿州段雪不多,但没有人除雪和融雪,道路全被冰雪覆盖,过了高碑店,积雪越来越厚,路上的雪、水和冰融合在一起。头天晚上下的雪,部分雪已经融化成水,路倒是不太滑,但天阴着,视线不是很好,公路上几乎没有车辆和行人。
风雪兼程
我的爱车行驶在满是雪、水、冰的道路上,发出“咳碴咳碴”“咯吱咯吱”的声音,有时向两边激起水花和雪片,像飞艇在飞,景象太壮观了。我第一次在这样的雪地上行驶,一直控制着车速,不敢踩急刹车,以大约每小时三四十公里的速度蜗行。出乎我预料的是,越往南走,路上的积雪越厚,行驶更加艰难、缓慢,好不容易到了保定市界,被拦住不让进城,只能走绕城公路。我不熟悉道路,车上又没有导航设备,只得绕着保定城盲目地行驶。绕保定行驶了一个多小时,看到了一个路牌:保定南g4高速,已经快到中午12点了,从琉璃河到保定南一百多公里我没有休息,跑了近5个小时,肚子有点饿了,口有点渴了。这该死的大雪,让我的车走得比蜗牛还慢。要是没有下雪,我现在已经过邯郸了。
唉,我这人做事总是往好处想,想困难少了点。现在没办法了,前面是刀山火海也得闯。我有点累了,脚脖子来回刹车、油门,都扭疼了。这样走,天黑肯定到不了家。现在没下雪,我决定从保定南等高速开放。
到了京港澳高速保定南入口,我是第三辆等待上高速的车辆。我停下车后才发现,我的爱车已经面目全非了,车的前脸和两侧被泥水涂了鸭,黑车变成花车了,四个车轮胎的挡泥瓦上结了厚厚一层冰,但车胎、刹车正常。
我的运气不错,刚等了大约有10分钟,高速放行了,我猜想可能是后面有“公务车”或“关系车”要上路,我跟着沾了光。上了高速,眼前豁然开朗,一路畅通无阻。京港澳高速单向四车道,因为下雪,只有里边两车道经过了除雪和消融,没有积雪和结冰,个别路段只有一个车道可以通行。路上几乎没有车。我小心驾驶。控制好车速,中速行驶,尽量不超车。路上看见一辆红色的小轿车撞在路边的栏杆上,前脸严重变形,提醒我谨慎驾驶。行驶到邢台地段,前方一辆大货车,在我的车快要接近它时,它的后轮胎突然甩出一个大雪球,差点砸到我的车上。好险呀!如果砸在我车的挡风玻璃上,肯定把前挡风玻璃砸个稀碎。我赶紧超过它,从此不敢近距离跟车。行驶到石家庄藁城服务区、赵县服务区、冀豫省界服务区,我休息了三次。下午四点多钟,车到安阳地界,一点雪都没有。我下午6点前,顺利到家了。到家的当天晚上,河北、河南都下了大雪,部分火车都停运了。我庆幸自己提前回来了。
雾里看景
开车回家有三怕:一怕遇到雨雪天路滑,二怕碰到阴雨天雾大,三怕堵车蜗爬。因此,每次出发前,我都要了解天气状况和路况信息,尽量避开“三怕”。
现代天气预报比较准确,且有提前量,阴天、下雨、下雪早知道,但雾天比较难掌握。气象预报只预报大片的雾,小范围、临时出现的雾具有不可预测性,无法预报。
农谚曰“雾有带,雾有团,春秋早晚最常见”。雾具有瞬间性和不确定性,如烟、如云、如风,瞬生瞬灭,飘忽不定,很难预料和躲避。
遇到雾天,视线不好,影响行车安全。因此,专家提醒,开车尽量要避开大雾天气。但有时候雾有突发性、临时性,很难提前预见。我这十来年开车回老家,就遇到过三次雾天。
第一次是2015年秋天,我从武陟开车返回北京,出发的时候,武陟的天气多云,没有雾,视野开阔。我早晨6点钟开车离开家乡,顺利地上了高速,上午八点半钟刚到安阳地界,前方堵车了。进京方向的四个车道包括应急车道全塞满了车。我停下车来,向前张望,被堵的车辆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头。有人告诉我,说是河北境内有大雾,冀豫界收费站封路了,有人说已经堵很长时间了,堵的车有十几公里长,也有人说有二十多公里。不大一小会儿功夫,后边跟着来的车也看不见尾了。
高速公路发生堵车很正常,大雪、大雾天或者前方发生车祸、道路异常,都有可能封路。但堵这么多车,我还是第一次遇到。我停下车后步行到前方打探消息。我得看看高速堵车的奇观。向前走了大约一公里,被堵的车流还是一眼望不到头,太壮观了。整个高速公路好像容量巨大的停车场,什么样的车、什么样的人都得在这儿停下来,无论是大官、小官还是平民百姓,一律平等,先来后到,排队等候,无论什么车、红旗、大奔待遇一样。有的司机和乘客等得焦急不安,有的忍不住站在车上向前张望,翘首以盼,有的心态平和,干脆席地而坐,玩起扑克牌来消磨时间。堵车现场,“吃喝拉撒”的众生相无法形容,什么洋相都有,车道上狼藉一片。车流中,只有那些卖东西的小贩兴高采烈,他们是附近村庄的村民,抓住这难得一遇的商机,提着货篮子和暖水瓶,穿梭在车流中间,兜售着面包、鸡蛋、香肠、方便面等食品。如果是买方便面,水可以免费提供,单要水得花钱买。买东西都不讲价了,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
我也等急了,主要是怕天黑前到不了北京。我了解前面堵了多少车没人知道,啥时候放行没人知道?真是急死人。走不了,退不了,只有耐心等待。等了大约4个多小时,车开始向前移动了,终于放行了。开始,车流滚滚,争先恐后,但速度很慢,如蜗牛爬行。被堵五六个小时的司机们个个像被“解放”了一样,有的小车在大车的缝隙中钻来钻去。老伴提醒我,咱不慌,安全第一。
俗话说,不怕慢,就怕站,只要向前走就有希望。我的心很坦然和平和,着急有啥用?还是安全第一。跟着这庞大的车流,车速根本提不起来,一直蜗牛般爬行,时速最多六七十公里。好不容易到了石家庄,天已经黑了,车流渐渐稀了。反正已经晚了,我到藁城服务区休息了10来分钟,然后抓紧时间赶路。
天阴偏遇屋漏雨,刚过了保定,前方又堵车了,说是前方出了车祸,正在处理。又堵了一个多小时才放行,路过事故地点,看见一辆拉花木的大货车靠在路边,可能是被另一辆大车刮了,花木散落一地。我回到北京,已经是晚上十点半钟了。700公里路程,耗时十六个半小时,打破了我连续开车的记录。
高速堵车的壮观景象
第二次遇到大雾天,很蹊跷,也很后怕。也是在返京的京港澳高速,也是晚秋季节。我驾车行驶在京港澳高速进京方向。开始,一切正常,天气也好,视线也好,正常行驶到鹤壁地界,眼前突然一片模糊,遇到了大雾,前方10米开外什么也看不见。肯定是遇到可怕的“团雾”了,我立即采取措施,松开油门,轻踩刹车,把车速降下来,并打开雾灯和双闪,不停地按喇叭鸣笛,警示前后方的车辆。好在这个“团雾”面积比较小,只有几百米,两三分钟就过去了。也庆幸在进入雾区前,我的前后方都没有车辆。把我和老伴都吓了一跳。我早就听说鹤壁有个云梦山,是战国时期鬼谷子隐居的地方,山上经常云雾缭绕。难道这团雾是鬼谷子显灵不成,为什么事先一点预兆都没有!
据介绍,团雾是最诡异、最可怕的一种气象,号称“高速杀手”,突然而来,瞬间而去。我庆幸自己安全躲过了。
还有一次是在修武县云台大道遇到了大雾。我开车出门时没有一点雾,才走了2公里左右,忽然大雾弥漫,连路面都看不清了,红绿灯辨不清是啥颜色。好在不是高速路,车速比较慢,而且我前面有辆白色的小轿车。遇到大雾天,车反而不能停下来,只能跟着前车走,不能超车,不能跟得太紧。我打开雾灯和双闪,发出明确的信号,警示后车,与前车保持能看得见的距离,缓慢行驶,后面也有一辆车跟着我的车,后面可能还有车,车和车之间自觉形成了一个有机的链接。原本素不相识、互不相干的车辆,现在变得团结有序,有组织,有纪律,依次排队前进。我很感谢前车的带领,也感谢后面的车有经验,大家一起安全穿过了雾区。
雾里看花,大概只是诗人的一种情感和意境。这雾大得连路边的电线杆、路口的红绿灯都看不清,哪有什么花看?我忽然有所悟,生活中的每次奇遇不就像花儿一样吗!或奇形怪状,或千姿百态,或五颜六色,像花儿一样,都是在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做事。开车的经历,让我敬畏自然,感谢旅途中的每一次发生,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探索。
可能是开车腻了,也或许是年龄大了,力不从心了,开车对于我来说已不再新鲜,此生不想再玩车潇洒,那些回想已经变成了一种担心和后怕。想起开车途中曾经遇到的危险,还真有点“那个”。堵车的烦恼,危险的苗头,都成了心中难以释怀的纠结。好心的亲友们劝我,七十多了,别再开车了听人劝,我不再冒险开车长途奔波了。
槛外人 202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