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痛悼念李海祥同志
扶风县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樊培云
八九寒潮噩耗传,飞凤哭泣湋水寒。
红装素裹飞雪飘,教场四野哀恕天。
李海祥走了,可悲可恸!
海祥的过去,怎能不让人缅怀?!
李海祥和我是同学、同事、朋友。
我们都是扶风中学老三届学仔。虽然不同班,但友谊亲如兄弟。我们在同一个校院歌唱,在同一个操场奔跑,在同一个灶上吃饭,在同一个大厅听报告,初高中达六年之久。
我们经历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吃不饱肚子的苦,历经了文革,在北京见过毛主席,串联于中国的大江南北,都抱有远大的理想报负。
海祥又和我是同事。
文革斗批散后,我们都投身于教育事业。在城关初中,我们都在语文教研组,都担任教研组长,在实践中经过磨练,都成为教书匠。成为学科的带头人。海祥多次被评为公社、县上的先进教师,教学能手,受到师生赞誉和爱戴。
海祥还和我是朋友。有三年半时间,他同我:同住一个房间办公,成为挚友,我们一起备课,一起研讨课程。又睡在床上一起聊天,谈古说今,海阔天空,好不幸福快乐。他在政治上不断引导我进步,他是我的入党介绍人。退休后,我们仍然交往不断,我给他赠送了我的著作《艰辛历程》和《古风诗韵》两本,他也给我赠送了他的大作《湋水情》。海祥于2017年7月给我赠诗曰:海纳百川,祥开万世,结拜金兰,友谊长存。我于去年古历7月1日,他从西安放疗回家的第二天,我在他家看望了他。我俩聊了很久很久,很多很多,回忆了美好的过去,说起了将来的归宿。他一本正经地给我说:我的时间恐怕不多了。表现出很惋惜的神态,停了很久,他又振作精神,口头吟诵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也用诗句予以回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他笑了笑说:但愿如此。万万没有想到,他走得这么快,这一次成了我们最后一次抉别!
李海祥的一生,是忠诚、厚道、和善、奋斗的一生。
海祥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一心扑在教育上。他为教书育人,常常废寝忘食,经常批改学生作业至深夜。他把思想教育寓干教学之中。他学识渊博,功底扎实。他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他对同志赤诚相见,没有丝毫的虚情假意。海祥又是一个厚道之人。常常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海祥又是一个亲善之人,他待人热情,关心同志,没有发生过与人脸红或争吵。
海祥又是奋斗的一生,他为教育事业奋斗了近40年。在六十年代,利用节假日,挥鳜劈崖挖窑造宅安家立户,又与时俱进,重建家园,盖起了高楼大厦,日子蒸蒸而上,红红火火。退休后,加入县诗词楹联学会,撰写了巨著《渭水情》,三编十四章。20多万字。正如他在《江城子》一诗中写到:古稀之秋鬓满霜,今回首,皆光晃,时过境迁,应立新志豪,重康健,乐晚年。
海祥教育子女严格,子女个个成才,都能自食其力,靠劳动发家致富,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李海祥的一生,我用县诗词楹联学会会长、文学家毕林飞先生的一首楹联作概括:
渭水东流。波涛滚滚响原川,人物风流竞胜;
乔山南望,白雪皑皑涤玉学。人间透亮澄明。
上联是说他的人品,下联是说他的业绩。
我再用县文联学会会员、老教育家、文学家席平的悼念诗作结:
扶风人杰地灵,古今无数风流。
为国造就栋梁,海祥英明不朽。
正值欢度春节,噩耗让人泪流。
天涯海角桃李,装点江山独秀?
海祥啊,规律难违谁能千年寿,您英明千秋不朽!
海祥阿,我们这一代人己排成了一条线,不过您站在了前面。请一路走好!
樊培云书于2024年古历正月十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