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成都
文/齐爱琴
一
“成都”,这个地名是被藏在心里的,这一藏就是十几年。与其说藏的是地名,倒不如说藏的是一路的山高水远,一路的悲喜情缘。但是在这个岁末,却被儿子一次次的提起,他们要拉我一起去成都旅游。儿子的旅游当然是心照不宣的,更多的,是要圆一个长达十几年的梦,去走一下他们的爸爸曾经走过的千山万水,于我,是不愿意去的,怕揭开那段尘封已久的往事。两个儿子势在必行,或许他两早有“预谋”,想好了怎么去面对那条让他们在心底里酝酿了好多次想要去冲动而行的风景线。这条风景线是殷红的血,是悲伤的泪,是十几年叹父不在的不得已,是儿时缺失的父爱,更是一个神秘的所在。
一场大雪从过小年的前两天就开始下,我稍有心安,终于不必去成都了,然而春天到底是来了,下了两天的大雪,竟然在一个早升的太阳下就融化的只剩房顶上的一点点了,于是儿子们又热情高涨,背着我准备好了一切随行的东西,我被他们“架上”了车子,一路向南。
旅行,毕竟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儿,小侄女开心的在车上不停地和两个哥哥打闹嬉笑,路旁的树木,房屋很快地向后方远去,道路再也不是几十年前的路了,取而代之的是宽阔平整的高速路,一路延伸,遇水架桥,逢山开洞。
出了城就上高速,路面上干净光亮,没有一点雪的影子,就连两旁的树木,草地上,也只见星星点点的雪影,地面湿漉漉的,有了初春的景象。高高升起在天空的太阳虽然有点淡黄,照进车内还是暖融融的。怕妈妈担心,我拨通了视频,让她看看这一路的畅通和干爽的路面,妈妈终于放下了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架势,不再喋喋不休碎碎念这一路去山高路远的担心。儿子笑话我这么大了,还让妈妈操不尽的心,我白了他一眼,他这个年龄怎么能懂得有父母在旁“”唠叨”的幸福呢?
车子一路向前疾驶,路两边干枯的树木渐渐的从枯黄有了零星挂着冰花的模样。一路过了凤县,留坝,进入秦岭大动脉,隧道越来越多,车子出了隧道的瞬间,映入眼帘的两旁的树木,山峰,换上了冬的衣裳,成了一副银装素裹的山水画,仿佛整个山峦都被穿上了冰雕玉琢的水晶装,漫山遍野,层层叠叠,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光亮一片。所有的树木都挂上了白的耀眼的雪花,像千树万树的梨花盛开,银装素裹的树木,房顶,晶莹剔透,壮美、惊艳!小侄女连连惊呼:“姑姑快看,好漂亮啊!”
翻过秦岭山脉,一路到了四川地界,隧道少了,路旁的树木开始变得碧绿起来,南国的风光慢慢的在眼前展现,很感叹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道路两旁葱茏欲滴的树木,和我们北方家乡干枯萎黄的大地,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两个儿子轮流开车,有点困了,不再多说话,小侄女在一路的欢呼雀跃之后,累的靠在座椅上睡着了。窗外熟悉的路牌和建筑物时刻提醒着我,这是一条走了好多好多次的路,这条路撒下了欢笑,也撒下了太多太多泪水,充满着回忆,往事一幕幕的涌上心头,记忆的闸门一下子全打开了。

那是十二年前的冬天,我正在上海学习,一个电话打破了宁静,从此我的生活发生了千翻覆地的变化,从那时起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了,老公的车出事了。那时候我们经营着一辆九米六的三桥车,把我们本地的货物运输到四川,再从成都拉家具回本地,三年时间,无数次的来回穿梭在这条路上,有时候我会跟着去玩,第一次见到了长在南国土地上的柑橘树和樱桃树,第一次见到了万亩大果园,第一次知道了在我们本地卖得昂贵的水果,在成都那边便宜的让人有点不相信耳朵,第一次实现了芒果和甘蔗的自由。每次我跟车去玩,老公就会格外的开心,买好多好多零食,足够我吃一个来回。一路上他总是把车上的音响放上他最喜欢听的秦腔,一路开车,一路跟着高一声低一声的哼唱,夏天的时候天气太热,车窗打开,我就坐在副驾驶上,或者躺到座椅后面的小床上,一边吃着零食,一边和他聊天说话,冬天的时候便披上他的黄大衣,坐在副驾上一路吃着零食,一路陪他说话,他就穿着一件薄棉袄,车开的开心,开的起劲,有时候也碰到一些惊险的事,零八年的冬天一天,我们去成都,高速封路,走得是低速,上到秦岭山头,前面车祸堵车,在路上堵了一天一夜,秦岭山顶以六月积雪而出名,十一月的天气,缺衣少食,老公给我穿上了黄大衣,自己的薄棉袄上找了件车上的唯一一件修理服加上,差一点冻死在山头,等前面通车,好多被困车辆上的人激动得痛哭出声。以后的日子里,每次走成都拉货,我都莫名的担心,莫名的害怕,可我不知道的是,不久后,我将遭遇让我痛苦不堪,改变了我一生的大事。

十二月的上海街道上,人头攒动,外滩的风吹到脸上虽然有点刺痛,但我们一群人仍然玩得很开心,跟车去成都的妹夫电话打过来,打破了所有的美好,我们的车在距离成都不远的高速上出事了,老公被夹在驾驶室里,送往医院正在抢救,心急如焚的我买了最近的火车票,从上海赶往成都,一路上电话不断,消息不断,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我提到嗓子眼的心稍微得到了些许安慰。这么多年,为了生活,我们一路从农村到城里打拼,如今房子有了,车子有了,两个儿子也茁壮成长,日子比之前好多了,老公这么多年一直在辛苦付出,辛勤的劳作,这次看好病出院回家,我就好好陪着他休养,我们再也不像之前那样拼命的工作和赚钱了。辗转两天后终于到了,见到我,妹夫哭了,我笑话他胆小,医学这么发达,有什么看不好的病呢?我责怪他不守着病人,怎么来接我?人总是这样的,遇到大事总是往好的地方想,但是当车子停在成都殡仪馆门前时,我一下子傻眼了,一个没站稳,晕倒在地上:“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就这么一个活蹦乱跳的小伙子,能在这里?”他最后一次出车时还说回来了要照一张全家福的”,那一刻我大脑空白,失去了意识,等我再次醒来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了,医院里人声嘈杂,来来往往,我觉得所有的人都离我很远很远,我和他们不在同一个世界,那个躺在殡仪馆里的人也和我无关!我的老公一定在某一个地方,一定在等着我赶到他的身边,他怎么可能不要他的父母孩子和媳妇,我拔掉了针头,发疯似的往外冲,想要挣脱所有阻挡我出去的人,我要去找他,我要把他找回来,他一定在哪一个地方等着我,我又被注射了安静剂,沉沉的睡去,如果可以,我真希望躺下去的是我,失去他,他的孩子,他的父母,该怎么办?现实就是现实,无论后来的我再怎么挣扎、呐喊、不接受,他还是走了,永远的离开了,带他回家那天,殡仪馆里播放的是“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歌曲,这一生,无论我们再怎么想念他,再也见不到了,我宁愿和他吵吵闹闹,永不相见,我也希望他活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有一天会回来,会再见他的父母他的妻儿,然而我们终究此生不复再见。他最后一次去成都路过门口,我给他拿去车上换上的新裤子,被剪了下来,扔在了墙角,那条我拿回家的旧裤子成了他留给我最后的念想,压在柜子里,这么多年一直在。听到不幸消息的两个儿子,一个上初二,一个上五年级,我在成都,不知道我的孩子听到消息时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我也不敢想他们那么小,怎么能接受得了,消化得了这样天大的事情,而我的公婆知道这件事后都接受不了,被送到医院。那一刻起,很多人的一生都有了无尽的遗憾和思念,我的公婆失去了儿子,我们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我失去了依靠,我的儿子一生失去了如山的父爱,我的兄弟姐妹们失去了手足,那一刻起,太多人的人生被改写!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时常念叨他,会在每一个节日里深深地思念他,会在梦中告诉他我的心事,告诉他孩子们长高了,长胖了,也更懂事了,而流过他鲜血的那块地,“成都,江油”那两个扎心的地名,那条没勇气走却又很想去看望的山水,一直在我们很多人的心中存留,不敢提,永难忘,那一路的千山万水,也成了两个孩子想去追寻,想要去丈量的地方,十几年来,“成都行”成了刻在他们心里的念想,成了一条红色的风景线。
车子一路前行,走过老公曾经走过的地方,越过老公曾经失去生命的地方,越过那座高耸的曾经抢救过他生命的医院,也越过孩子们的心底,十几年的守望终得以相见。他们没有说话,我明白他们此刻内心的翻江倒海,和这么多年压在心底无法诉说的情感,泪水在我的眼中升起,一滴滴一串串。
走过这一路山水,孩子们应该释怀了吧?人啊,不管怎么不舍,不管曾经遭遇过什么,总得往前看,翻过心中的沟壑,我的孩子们又长大了一些,于是我们相约,收藏起心中的挚念,在成都玩几天,以后好好的生活!
二
成都的火锅好吃,还有一个物种,只有中国有,便是我们的国宝大熊猫。去成都大熊猫研究基地是小侄女最开心的去处。刚到基地门口,下起了小雨,迎面吹来的风有点冷,我正犹豫着要不要下车去,小侄女一头扎进雨里,叫都叫不住,大家只能跟着她走,还好天公作美,只吓唬了我们一下就放晴了。
来看熊猫的人真多,估计大多是“网红花花”吸引来的吧。对于这只红遍全网的明星国宝。大家都想一睹“芳颜”,随着人流一路进去,真心感叹国宝的待遇真是好,光售票楼外的广阔天地就有几个足球场之大,进到内场,看见小熊猫产房,第一感觉应该是大熊猫幼崽的住所吧,及至见到慵懒的蜷缩在树杈上或者木架上的火红色的小熊猫时,才恍然大悟。小熊猫是隶属于熊猫科的另一个物种,身形瘦小,毛色火红,圆圆的脑袋,长长的尾巴。只是他们一早才起来就又瞌睡了,全都把脸埋在肚子上呼呼大睡,任凭如织的游人吵闹挑逗,理都不理,难道他们也知道自己是国宝,恃宠而骄吗?转了一大圈儿,终于绕到了大熊猫的饲养地,虽说才九点多,看花花的人却早已排成了长龙,明星就是明星,这阵仗可真大,随着人流,我们加入了排队大军,花花和谭爷爷组成的“谭棉花”组合,一个月为成都大熊猫基地创收一个亿,真是名不虚传啊!前面的队伍向前两米,后面的人们摩尖擦踵的前进几小步,但人们都自觉排队,毫无怨言,大家和睦共处,礼貌有加,真不愧是我大中华儿女,把文明、祥和、友爱这一中华文明遵守的很是到位。就在大家心平气和的向前挪动时,大明星花花却从内场一路小跑,向我们这边跑来,人群哗然,尖叫声四起,一头扎过来的花花显然被声音吓到,停了下来,好奇的打量着这些“两脚兽们”,花花真和视频上看到的一样,胖乎乎、圆鼓鼓,只是小了很多,真像个小小的煤气罐,花花还算给面子,在离我们不远处来回走动了几趟,在树林里和大家捉了会儿迷藏,一路小跑回到了内场再不出来,人群恢复了平静,有点小遗憾,没有抓拍到它,但也很庆幸这么远来总是看见了这只可爱的明星国宝。大概两个小时后终于被安排近距离的看和花,和叶,花花对大家的门票有了交代,趴在木架前的树木丛中安心睡大觉去了,只有和叶趴在搭起的两米高的木架上,面对一众人群静静的的趴着,不睡也不起,睁着两只有着大大黑眼圈的眼睛,瞅着这些没有见过世面的“两脚兽们”,偶儿挪动一下身体,让自己趴的更舒服一些,人和熊猫就这么大眼瞪着小眼。儿子和侄女兴致极高,和熊猫各种的合拍,孩子们的世界很纯真,喜欢就是喜欢,毫不掩饰,毫不吝惜自己的体力,我都看累了,他们还没有拍累,同时还不忘了把这些漂亮的照片分享给家里的人,有爱的孩子才是乖孩子,他们看熊猫,我在看他们,如此美好的情景,值得铭记!
成都大熊猫研究基地占地3570亩,有很多网红熊猫住在这里,时间关系只能走一半就下山,途中偶遇一只极有表演欲的绿孔雀,站在高高的大熊猫太阳产房顶上,看见我们几个人的漂亮衣服,也不甘示弱,抖了抖肩膀,开屏了。第一次看见绿色的孔雀开屏,简直不要太美,这只孔雀转动着小脑袋,原地转了一圈,原来前面看见绿色的像一把大蒲扇的屏衣,转到后面就成了灰黑色,喜爱表演的孔雀不慌不忙转了一圈,赚够了大家的赞美,然后礼貌的退场,消失在房顶深处。这意外的小插曲给围观的游人带来了不小的惊喜。对于游客来说,见到孔雀开屏,而且这么礼貌,漂亮的小孔雀实属不易。
转累了,我们选择了一家正宗的川菜馆,品尝了一把正宗的“烤匠”麻辣鱼,辣的过瘾的烤鱼,搭配一桶加有冰块的蜂蜜柠檬柚子茶,冰火两重天的感受,让味蕾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不得不佩服四川人对吃的极高追求。儿子们端起了红酒杯和我碰杯,来了句:哥俩好”,我一愣,回了句:“哥们儿好”,大家都笑了。很欣慰,他们阳光帅气,热情乐观,没有被曾经的人生经历影响,这或许是生活给我最大的奖励吧!
临回来的最后一天,我们参观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早在初中地理上就学过都江堰建成历史和这项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的宏伟,以及给广大老百姓们带来的巨大好处,但是有幸亲眼见证,还是非常激动的,走进大门就被里面气势恢宏的场面所震撼,细雨蒙蒙,更让这个已经建成了两千多年的古水利工程蒙上了一层神秘豪壮的面纱,就连道路两旁一字排开的正在喷水的龙头,数量之多,雕刻精细考究,巧夺天工,都让人佩服,随着人流一路观赏,一路惊叹,直至“鱼嘴口”,看到岷江之水奔涌而来,在鱼嘴口被分为内江和外江,才知道当初李冰父子是何等的聪慧,内外分流,既解决了沉沙堆积造成的拥堵,又解决了下游老百姓的灌溉难题,这项几千年来造福老百姓的巨大工程,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单是实至名归。
走过了绑着大红花的廊桥,没有偶遇帅哥,却偶遇了一对美国来的母女,年轻漂亮的女孩在北京留学,说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我们互相帮忙拍了些照片,更受邀和她们母女合影留念。抛开政治不说,全世界的人民都是生活在一个地球上相亲相爱的大家庭。
晚饭,免不了又是一顿麻辣解馋的成都菜,麻辣兔块,子姜牛蛙,辣的过瘾,但我的胃似乎更喜欢我们陕西的面条,吃着舒服,要不怎么说家乡好呢?才几天时间就开始想家了,“身在异乡为异客,何人能懂异客心,逢人渐觉异乡音,故乡之音倍感亲”!晚上八点的时候,我们踏上了南桥,吹着南桥上稍显冰冷的风,俯身看桥下流过的蓝色的江水,波涛起伏,奔流不息。岷江的水,白天看是碧绿的,绿的纯真,绿的透亮,绿的像一块蕴藏了千年万年的宝石。但是在夜晚两岸河提灯光的照耀下,摇身成了蓝色,蓝的耀眼,蓝的夺目,,蓝的清透,像恋人的眼睛,深邃,明亮,湿润,这灯火阑珊处的温柔,真让不想离去。如果来成都,一定要吹吹南桥的晚风,感受一下“蓝色眼泪”带来的视觉盛宴和心灵的碰撞。
三
腊月二十九的中午,我们启程回家。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新的希望在心中发芽。车子离得越来越远,这座千年古都又恢复了它神秘的面纱,如果有缘,我们自有重逢之日。原路返回,带回的是历经千帆后的凝重,是对往事的释怀,是爱的传承和接力,是孩子们长大后圆的第一个梦。又过那“地”那“名”,他们不再沉默不语,而是和我谈起了以后,谈起了工作,谈起了理想,谈他们的目标和将来想要的生活。我的孩子们心智成熟,人生观极正,有仁有爱,这一生做的最对的事,应该就是教育他们真正的成人,成材吧。斯人已去,就把这一切留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吧,淌过岁月的河流,遇见美好的未来,他们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孩子,我便是这世间最幸福的妈妈!
作者简介:
齐爱琴,陕西凤翔人,生于美丽的横水河畔,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哺育和黄土大地的滋养,赋予了一颗文艺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