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水头长城
文/李桂花
(原创 灵秀之家 灵秀师苑风 2019-09-26 )
早晨一起床,我就兴冲冲地大声喊:“快起床,我们一起逛风景去!”老同志睡意朦胧地问:“上哪儿?”“昨天不是说好了去水头长城吗?”“好,去水头长城!”老同志坚决地说。“咱们没有去过,那里好看么?”“去看看吧,也许有意外收获呢。”“那好吧!”我爽快地说。
去水头长城得从外井沟村进去,我们从狭窄的乡镇公路上直奔水头长城,公路刚铺了柏油,路面漆黑油亮,中间的一条黄线新鲜夺目。行驶了一段路,望见前面有一巨石,近了才看清上面镌刻的四个红色大字——南山叠翠。葱绿起伏的山峦极速消失在我们的车后,我的眼睛左顾右盼,生怕漏掉了一棵红红的海棠树,一片苍黄的玉米地,一座曲线好看的山峰,我的心已脱离躯壳,在绿野群山上空飞翔,飞翔……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车子在最后几公里凹凸不平的石子路上颠簸了有历史那么长的一段时间后,终于到达长城脚下。两边山脊上向山顶蜿蜒延伸的,应该就是水头长城了。和我见过的长城很不一样:水头长城一是墙体低矮,大约一人高,根本谈不上险峻,没有雄伟气势;二是墙体白色,墙体材料是石头、泥土和白灰,而不是特制的坚实厚重的黑色方砖;三是城墙上荒草丛生,残破不堪,满目凄凉,从山脚望上去,城墙断断续续,几乎被荆棘淹没了;四是这儿没有游客,深深的悠长的山谷里,安安静静,而窸窣的秋风增加了阴森氛围,让人感到些许恐怖。我们俩人向四周察看了一番,没发现登山路线。
长城脚下的养猪老哥告诉我们,必须从东边的城墙上去,西边没有路。看看这近乎攀岩体验的陡坡,立即就有了放弃的念头。那怎么可能上去呢?泥沙湿滑,石头松动,沟壑纵横,山体陡峭,没有抓手,无法攀爬。“不登长城,那驱车一个小时来这里又有什么意义呢?必须上去,必须的!”老同志说完,摸索着牢固可踩的石块,两手攀住上面的荆棘,慢慢地向上攀爬。老巾帼不让老须眉,我学着老同志的样子,小心翼翼地向上爬去。我们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小心谨慎地往上爬,爬了100米多米,终于到了第一个平台。强者的自豪油然而生,看来,继续向上爬是必须的了。

又上了三四个平台,回首西望,层峦耸翠,上出重霄,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望无边的绿色山峦,像铺上超级巨大的绿色绒毯。这里的山线条柔美,体态丰腴,气质贤淑,内敛恬静,结实稳重,好像告诉我,晚上在我的臂弯里露营吧,保证你安全舒适惬意,美美地一觉睡到天大亮。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我深爱这锦绣山川,我的生命时时因为她们的美丽多姿而幸福美满。
无限风光在险峰,这简单朴素的哲理今天才领会得更深刻。站在高岗欣赏水头长城,那是别有洞天:那一条绵延无尽头的白白的城墙,已然显示出他的雄伟不凡,他很像鲲鹏奋飞的双翅,像搭在东西两面山坡上的巨型臂膀,像一条璀璨夺目的珍珠项链,像敦煌飞天甩出的水袖,像一条长长的白色丝带,又像时而静卧安眠时而跃动嬉戏的一条白龙。刚才在山脚下,我小看了他,我站得高高了,他露出了真容,惊艳了我,震撼了我。这美景太油画,太中国了!

据说,水头长城西边通到官厅水库,东面通到镇边城,横跨七八十里山脉,也是一项伟大壮丽的工程。刀光剑影暗淡了,鼓角铮鸣远去了,烽火边城荒芜了,水头长城抗战纪念碑记载着可歌可泣的辉煌历史。秋风萧瑟,人间沧桑,但如果没有了长城,这方圆近百里的大山就没有了灵魂,没有了故事,失去了荣光。他像万里长城中的八达岭、山海关、悬臂长城一样伟岸高大,涤荡魂魄,点燃激情,永照汗青!
一路上,惊艳我震撼我的,还有丛生在城墙上的美丽小草,我时时因为她们而驻足不前。她们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微风吹来,她们摇曳柔臂,翩跹起舞;大风刮过,她们细长的身躯前后俯仰,大尺度狂欢;空气安静了,她们安享那片刻的宁静。水头长城坐落在贫瘠的深山,像一个韬光养晦的隐者,但是他的生活并不寂寞,他有小草的歌舞盛宴,有小草的长情陪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草永生,长城永恒。

我还不停地在山菊花前逗留拍照。菊花长在阳台上,花坞里,公园里,篱笆边,树荫下,寺庙里,稀松平常,司空见惯,文人驻足,鉴赏家作画,流连忘返,视为精神寄托。你可见过生长在海拔高达1200米的长城上的一大簇一大簇盛开的山菊花?北方干旱少雨,而城墙上的雨水会很快渗进石缝里,菊花拼尽全力汲取那一点点水份,努力生长。她蓄积整整一个夏季的能量在中秋绽放,花朵繁密,颜色淡粉,纯净清雅,生机盎然,见之忘俗。一年一度秋风劲,战地菊花分外香。我轻抚一片片粉嫩娇美的花瓣,仿佛轻抚着高贵优雅的灵魂,这是不是方志敏烈士描述过的花朵呢?
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里写过:“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瘗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这朵花你们就看作是我的精诚的寄托吧!在微风的吹拂中,如果那朵花是上下点头,那就可视为我对于为民族解放奋斗的爱国志士们在致以热诚的敬礼;如果那朵花是左右摇摆,那就可视为我在提劲儿唱着革命之歌,鼓励战士们前进啦!”啊哦,我要哭了。

当我发现石缝间的几朵兰花,我的腿又一次迈不动了。我要呼吸她的芳香,濡染她的气质,致敬她的高贵,学习她的脱俗,仰慕她的胸怀,模仿她的冷艳,拥抱她的倔强,记住她的尊严,亲吻她的气质。我目不转睛地贪婪地享受着她的美丽:这种野生兰花的蓝色像什么呢?蓝色妖姬,蓝色海洋,蓝色天空,英国老女王的蓝色礼帽,还是景泰蓝,宝石蓝,翡翠蓝?就这样被她征服,喝下她藏好的毒。我不知所措,完全忘记了这是在残破干涸的城墙上,这是在高山之巅,我整个精神世界完全被她攫住了,占领了,升华了。
我们忘了疲劳,忘了年龄,继续向上爬,征服一座敌楼,还想征服另一座更高的敌楼,决心要体验伸伸手就能摸到天的伟大感觉。终于停下了脚步,再好好看看东西望不到尽头的长城,看看满坡的庄稼满沟的红海棠,看看山下养猪大哥的红色房顶的养猪场,看看被秋风秋雨染得微红的山杏叶,感受感受长城铿锵有力的脉动,听听漫山遍野倔强顽强的生命的歌唱。任秋风吹乱头发,撕开衣襟,扑打已有岁月痕迹的面颊。幸甚至哉,我要与已有几百个年轮的水头长城共享良辰美景,秋声秋色。

中午时候,我和老同志一步一回头,恋恋不舍地下了山。在石门周围又走了几个来回,忽然觉得这残破的长城怎么那么有魅力呢?你以为你以为的残破平常就是残破平常吗?
“回家吧,想看,我们再来!”老同志催促我。车子在颠簸,耳边是轰隆隆的回声,这最后几公里坑坑洼洼的石子路颠得我浑身爽快!经过水头、外井沟、石洞、十八家几个村庄,车子很快驶出了乡镇公路。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我知道我的全部意识还在水头长城上流动!

作者简介:李桂花,河北省怀来县人,中学教师。爱听朗读,喜爱读书,热爱生活,热爱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