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拾贝之烟台锣锅桥往事
作者:王建生
每个城市都有一些奇特地方和一些古怪的名字,说起来有滋有味,意义非凡,每当谈起这些名字的源远,那些沉淀的,久远的都会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细细品味,静静地思索,在回味中我们会感到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悠长。烟台就是这样,烟台就有一个街道名字就叫罗锅桥街。清(光绪16年)1890年烟台为了扩大西行通道,在华丰街和通神河之间修建一条路,全长450米,当时被称为‘’通西道‘’。道路要横穿大海阳河,因为大海阳河的河床太浅,外加又是靠近入海口,来往船只比较多,1930年又在大海阳河的道路交汇处,修建一座特殊的桥,桥梁的建造恰似象一个残疾人的“罗锅”,两头低中间高的特有形状,引起市民的的关注和喜欢,人们戏称为锣锅桥。从此以后西通这条街就被正式命名为罗锅桥街,一个普通的建筑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这不但是因为锣锅桥街是通往西部出口的第一条大道,而且这一义举就是著名的军阀“刘珍年”下令修建的,一个民国时期的军阀,在烟台驻扎期间能为当地的百姓做如此好事,实属难得。历史总是这样的无情和严厉,无论人们怎样的去刻意安排或篡改,历史总会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告诉人们一切,让未来充满希望。

真可谓
拂去历史的尘埃还原本色
剔除阉割的痕迹岁月诉说
写于2018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