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记“龙年正月十六”雅集于山东嘉祥“圣丰种业”王书平先生处的一次笔会
王长鹰 汤 峰
让历代书家翻了又翻、品了又品、 摹了又摹的《兰亭集序》,未曾想在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也就是农历正月十六这一天,以诸多书家都未曾想到的当下版模式,在山东嘉祥“圣丰种业”王书平董事长二楼的书画创作室内,又重新回到了的眼前……

参与此次笔会的书画家虽不多,但却多是“嘉祥籍”走出来的书画名流,其中有济宁市人大诗书画协会会长崔悦亮先生,副会长张国贤与孙玉才二先生,济宁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超先生,济宁市金融书协副主席刘安民先生,山东圣城书画院副院长江兴华先生,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孔薇薇女士,新锐诗人汤峰先生,著名文物收藏家谷士东先生,以及“圣丰种业”董事长、著名书法家王书平先生等。

曾经的曾经,东晋时期一代书法大家王羲之,凭借几坛老酒,十七骚人,于永和九年,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遂有了“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一次雅集,也正是这样一次再寻常不过的普通雅集,让“嗜书不怠,以书为友”的王羲之,书情荡漾,豪情狂卷,踉踉跄跄之中捉笔在手,挥毫为一次普通的寻常雅集,抒写了这样一段叫《兰亭集序》的序言,未曾想,正是这篇被老酒麻醉了两腿,昏暗了大脑,忘掉了所有“笔技心技”的书写,成为“拥天地于无形、去天地于无我”的“无技”书写之名篇……以至酒醒神清后的王羲之,捉笔复写,已不可再得……

由此可见,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技”,由“无技”而至于“无我”,由“无我”方可还原那个真实可见的“真我”!

《兰亭集序》之于东晋,之于东晋后的万代书坛,都是照彻千秋的艺术灯塔,令无数书家心摹手追,爱不能释……也就有了令无数书家心驰神往的《兰亭》情节……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的“兰亭雅集”,一如等候在干柴侧旁的一根火柴,被著名书法家孙玉才先生“一语点醒”:
不如,咱们来个“兰亭”接对吧?!

不想,一言即出,应者云集,大家齐声叫好,并一致推举“圣丰种业”董事长、著名书法家王书平先生为“接龙”启卷。既然大家再三推举,书平先生也就不再谦让,提笔在手,挥毫写道:
甲辰龙年,有文墨数友,雅集于圣丰二楼,谋新篇,开新局,壮我声威,激我斗志,诚可谢也……

一众书家依次接续,不时,便累有四五十米之长卷,气象雄伟,墨吞天地,大有东晋王氏羲之“群贤毕至”之盛况……临末,大家一致推举德高望重的著名书法家崔悦亮先生为“圣丰卷”杀青,悦亮先生略作沉思状,尔后提笔写道:
甲辰寅月,贤者数人,怀持笔砚诸宝,云集于圣丰集团,品茶暖,抒墨情,有纸数叠,书写成卷,龙年既启,继往开来……

笔会时短,墨浓味足,众才俊虽多有依依不惜舍之情,无奈天色将晚,只得寄情于他日再集,再叙,再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