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诗
在韩国釜山举办的世界乒乓球团体赛,已经降下帷幕,其中有两场球特别引人注目,试加评说。
韩国队与中国队在争夺1/4决赛中相遇。第一场,张禹珍胜王楚钦。第二场,林钟勋负樊振东。第三场,李尚株胜马龙。此时的第四场,张禹珍挟胜王楚钦的气势对阵樊振东,若再胜,则中国队止步冠亚军决赛;军人身份的樊振东,心理素质过硬,技术炉火纯青,力挽狂澜,他以3:0轻松战胜张禹珍。将胜负带进了第五场,李尚株负王楚钦。中国队总比分3:2战胜韩国队,艰难地进入冠亚军决赛。法国队能闯入决赛,决非靠运气。三个队员比较年轻,其中勒布伦兄弟,哥哥21岁,持横拍;弟弟18岁,持直拍。由于中远台的相持能力较強,近年来球艺提高很快,被称为冉冉升起的双子星。国乒不敢大意,仍然派王楚钦、樊振东和马龙最强阵容出场。法国队在三个世界冠军面前,虽败犹荣。中国男队毫无悬念地获得本次世界乒乓球团体赛的冠军。
女子团体决赛,是由中国和日本队争夺冠亚军。这场比赛是紧接着中韩男子1/4赛之后进行的,且比赛的过程和比赛的结果同男队如出一辙。孙颖莎率先出场,以3:1胜了张本美和。第二场,陈梦负早田希娜。第三场,王艺迪负平野美宇。此时大比分1:2,日本队领先。现场氛围顿时凝重起来,中国队能否六连冠?日本队能否咸鱼翻身?都在看第四场的表现。孙颖莎面对早田希娜,冷眼逼人,霸气十足。因为,她还从未输过这位对手。这早田希娜呢,在赛场上有个特点:爱笑,输赢都笑,一副轻松的模样。她正是笑咪咪地在第二场比赛中,赢了国乒队长陈梦。但她遇到孙颖莎,神情倒是专注起来了,由于心理上处于下风,被莎莎打了个3:0。第五场,由陈梦对阵张本美和。听到这个名字,有人会问:中国姓、日本名,有玄机吗?有,确实有。她和日本男队的绝对主力张本智和是亲兄妹。属日本籍、中国裔。这对兄妹,被誉为乒乓球神童,哥哥今年21岁,妹妹17岁,都是少年成名,近两年进步尤其快,已成为国乒队的主要对手。此时此刻的陈梦,一是输球自责。二是十分感激孙颖莎给她的为国争光机会。于是及时调整心态和战术,战胜了张本美和。国乒登上女子团体的最高领奖台,升国旗,奏国歌。国乒每次比赛,都能不负众望,大慰人心。
观赏团体赛的整个比赛过程,打的是高潮迭起,扣人心弦,也非常精彩。观众普遍感到乒乓球运动技术突飞猛进,丰富多彩,对抗性越来越激烈;回合多了,观赏性越来越强。发球抢攻,前三板,弧圈球,台内的拧抽、挑打,两个大角的调动,以及中远台的对攻等技术,在优秀运动员中驾轻就熟,综合运用;亚欧争雄的局面,现在是亚洲领先,中国队的贡献居功至伟;关于直拍好,还是横拍强的讨论,形成共识:横握球拍技术更加合理。此次参赛的运动员,只有个别人使用直拍,横拍被广泛应用。更有,运动员的成熟期,以前认为在25岁左右,现在则提前至20岁左右。日本和韩国队的青春脸庞,让人感受到一股朝气蓬勃的视觉冲击波。
乒乓球运动在我国,被称为国球,基础雄厚,深受欢迎。在这个优势项目上,体育科研受到了重视,并且得到了开发和运用,诞生了许多运动健将和世界级球星。使得国乒能够独占鳌头,长盛不衰。然而,体育赛事的魅力在于:长江后浪推前浪,永无止境。此次大赛,日本和韩国,紧紧瞄着中国队,新生代崛起很快。不是三、五个,而是一群人在等待。他们与我们第一梯队抗衡,尚且势均力敌。如果与我们的二、三梯队交锋,我方岂不是不堪一击?真正体现出了后生可畏!我们依然是靠老将挂帅。此消彼长,不禁让人自然而然地产生忧虑。
看看我们第一梯队,男队队长马龙,女队队长陈梦,因为年龄的关系,在激烈的对抗中,已经出现力不从心的无奈;樊振东和王楚钦虽如日中天挑大梁,也感到吃力不浅;林高远和梁靖崑、都是奔3的人,却在关键场次的排兵布阵上,让人不放心,只能当替补队员。王楚钦是从第二梯队冒尖上来的。据说第三梯队的19岁小将林诗栋,也不错。然而,好归好,就是太少。这些问题,在国乒女队同样存在,不一一表述。
从日本队和韩国队的青春面庞上,我们的国乒教练组,想必认识到,国乒原有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模式已经过时,导致青黄不接。如果还是按部就班,由老队员挂帅,以老带新,总会在不经意间,发生意外。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乒乓球这个项目,既要技术全面反应快,还需动作敏捷跟到位。我们有一支一流的教练队伍,还有世界冠军传帮带。那还不够,必须到大赛中搏风击浪,增长勇气和智慧。乒乓球之所以成为优势项目,正是因为我们有危机意识和拼搏精神,才做到了:未雨绸缪,永不懈怠;长盛不衰,花开不败。
202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