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终生难忘的南下求学路(九)
文/刘忠

话说来桂林求学已过去了一个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等课程的学习,对中国共产党愈加崇拜了。正直青春年华,对入党的要求日趋强烈。大一的第二个学期,我终于找到了水工系学生会党支部书记,郑重地递交了我的入党申请书。党支部书记系统地和我说了将近两个小时的党的理论知识及其使命。党支部书记是大三的学长,山东人,人也非常实在、健谈。通过他的讲解,使我对党的认识更加全面化、具体化。从此,我就向党员的标准看齐,系统地学习了《党章》及党的各项理论知识,并且组织系里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办起来墙报,“鹿兰冀益邕”墙报小组,分别代表小组成员的来源地址,分别是包头、兰州、河北、益阳、南宁。通过墙报的形式宣传党的理论知识。大二时,经过系党支部会议的决定,批准我为入党积极分子。从此,我参加每周末的党组织会议,每周需要向党支部、党小组汇报一周来的工作小结和思想动态。在此期间,我认真学习了雷锋同志的英雄事迹。边学习文化知识,边想办法做好人好事。帮助大学里的老老师打开水、给生病的同学去卫生院买药等,周六日上街做好事。记得有一个周六下午下着蒙蒙细雨,我拿着雨伞在漓江边散步。有一对年轻的夫妇,是来桂林新婚旅游的。向我问路,边问边说他们运气差,刚来桂林就赶上下雨了。我才向他们解释,我说不是你们运气差,在桂林碰上下雨天太正常不过了,有时连阴雨一下就是一个多月甚至两个月。因为他们初次来桂林,虽然买了一张桂林导游图,雨天连个东西南北方向还搞不清,导游图就是一张废纸!我就主动当起了他们的导游。带着他俩游览了七星公园、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独秀峰等。乘坐公共汽车都是我主动买的票,整整陪着他们转到晚上。他们很是感谢,硬要留我吃晚饭,我谢绝了。最后把他俩送到了宾馆,留下了联系地址 ,让我有朝一日去浙江宁波找他们。然后我坐公交车返回了大学。
今年一月二十八日,在冬日美丽的家乡康巴诺尔湖上,举办了康保县首届冰龙舟邀请赛。冰龙舟是江南龙舟与北方冰上运动碰撞的一种创新,它传承了传统龙舟文化,彰显了北方冰雪运动的特色。我及家人也到赛场观看了比赛,触景生情,想到了当年在南方大学时观看龙舟赛的盛况!
记得有一年的端午节,我观看了江南的龙舟赛。

桂林不仅以甲天下的山水名扬天下,更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随着秦始皇开凿灵渠,中原文化就源源不断地传入桂林,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俗、民间文化,桂林端午节龙舟赛就是其中的代表。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每到这天,无论南北方,家家门前都要挂艾草,传说可以驱邪,可招屈原之魂。南方的龙舟赛是节日的主要活动项目。桂林的龙舟赛几乎每年都要举行,且规模宏大。
端午节这一天,天空晴朗、阳光明媚。我们大学也组队参加了桂林市举办的龙舟比赛。当天好像是星期天,老师让我们以系为单位,到漓江边上为大学的龙舟队喝彩助威,我们其实就是扮演着啦啦队的角色。
端午节这天,漓江上龙舟排列如雁阵,参赛单位和观众宾客已不限于桂林市。号声响起,江面鼓声铿锵,桨影飞扬,一只只龙舟你追我赶,场面十分壮观。桂林市内万人空巷,江岸上人山人海。我们每人带了两个粽子,首先把其中的一个粽子抛进漓江,以示对屈原的祭奠和纪念。
我们站在漓江的解放桥上,人山人海,看着龙舟闹江的热烈场面。龙舟赛参赛队员为二十五人。每队设队长一名(运动员兼),比赛时必须佩戴标识。每队登舟比赛队员为二十三人,包括:舵手、锣手、鼓手各一人,划手二十人。每队替补队员两人。替补时需经裁判员验明资格,并于检录登舟前替补完毕,登舟后不得替换。
随着裁判的哨声响起,比赛正式开始了。现场的观众欢呼雀跃,参赛选手们全身心地投入比赛。
各队的龙舟你追我赶,竞争非常激烈。船员们用尽全力,挥动船桨,力争上游。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呐喊声、船桨声、锣鼓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壮丽的交响乐。
龙舟赛的激烈场面映入我们的眼帘,鼓声咚咚、桨声哗哗,交织成一首壮美的交响曲。运动员们个个站在龙舟上,精神抖擞,用尽全力划动着船桨,犹如一条条在水面上疾驰的巨龙。龙舟在水面上疾驰,掀起层层浪花。选手们配合默契,展现出惊人的协调性和团队合作精神。观众们为各自的队伍加油助威,现场氛围热烈激昂。阳光映射在宁静的江面上,一艘艘龙舟如箭般划过,江面上留下一串串波澜,这是龙舟赛的现场,热闹而激动人心。
我们大学的龙舟队选手们通过激烈角逐,获得了大学组的亚军。
总之,龙舟赛是一种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传统活动,不仅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勇气和力量,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刘忠,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农业银行作家协会会员、世界汉语文学杂志顾问、当代新文学作家协会理事、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在各级报刊、杂志及各大知名网站上发表作品若干,征文比赛屡有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