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1日上午,中部崛起,丹田发力——中国角南岸嘴开发提案研讨会在武汉军创联盟会议室召开。

在主持人金丰的开场白后,提出这项议案的发起人夏臣昂作了讲话。
夏臣昂说,长期生活在武汉的人,其中很多人并不清楚“武汉眼睛”在哪里,就在被誉为“中国角”和“长江文明之心”的地方,那是毛主席在1956年至1966年这十年中有十八次畅游长江都路过的地方,也是“武汉7.16国际渡江节”的源头。

这个地方,事实上就是武汉的“眼睛”,地名叫“南岸嘴”,面积足足有六百多亩。有人会问:在这么重要的风水宝地的南岸嘴区域内,现在是什么状况呢?现在这里除了稀稀疏疏的叶子快掉光了的法国梧桐,就是满地枯叶荒草了。
有人曾经问过:武汉市有关部门,为何不加以开发利用,让她真正体现出“中国角”、“长江文明之心”、“武汉眼睛”的身份、地位和重要价值呢?
因为南岸嘴是长江、汉江两江交汇的一处绿洲,是万里长江第一桥与晴川桥的夹角之地,被誉为“长江文明之心”,是我国唯一的“中国角”,我们的开国领袖毛主席在武汉畅游长江,不但每次都经过这里,还因此写下了“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壮丽诗句,既抒发了在风吹浪打中的伟人胸臆,又赞扬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个国运的象征,同时伟人在这里下定了建设三峡大坝的决心。
如果我们在武汉这个唯一的中国角、长江文明之心,在武汉的眼睛的南岸嘴建立毛主席畅游长江的大型塑像,展现中年毛主席重排江山、泽润天下的伟人风采,与橘子洲的青年伟人塑像和江夏的中山舰纪念馆遥相呼应,既形成体系,又是完美注脚,说明一个人少年宏愿伟志,不断学习,努力奋斗,到中老年把宏愿变为现实的光辉历程,可激励世代国人后辈的鲲鹏之志!南岸嘴建此塑像,符合天心人愿,震撼后世当今!
所以说,在这里,必须把大型毛主席塑像建起来,把塑像广场建起来,把毛主席每次畅游长江都使用的“7.16”舰停过来,把渡江纪念馆建起来,这个长江文明之心就鲜活起来、跳动起来了,这个中国角才飘起了中国魂,这个武汉的眼睛才擦亮了……
同时,在南岸嘴建立一个水上救援培训基地,这是现实的需要。这个两江交汇的水域每年被救起的落水者近两百人,还有几十人没能及时发现就被溺亡了。在这里建水上救援总部训练基地,建落水防溺观测站,防灾减灾、救生救援,让很多落水者避免溺亡、幸运生还,这是当今的头等大事。
以下是参会嘉宾和领导的发言摘要——

伍新木在发言中说:武汉的老市长阮成发以前主政武汉就提出了“2049规划”这个规划内容就提到了“中国角”的话题,“中国角”属于中国地理标志建筑物、中国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图腾。
叶青说:南岸嘴的建设要对得起“中国角”这个称呼,必须有毛主席的雕塑像最好……
长江主轴距离从天兴洲到南岸嘴,总长26公里,毛主席除了北京以外,武汉就是他住得最多的地方。
熊德彪说: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毛主席的塑像能不能获得批复,大革命时期毛主席在武汉都参与了很多活动,他的饮水思源的精神价值值得我们铭记!

方建华说:今天的主题是谈毛主席雕像的事情,也就是现在的“南岸嘴·丹田发力”。武汉是码头和“水”的文化。
李国栋说:1、南岸嘴有建设伟人塑像的必要,我们的认识提高,更要落实总书记倡导的“利用和创造红色文化,来教育我们的民众……”
2、可行性要研究,塑像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要体现新时代思想工作的需要。
3:塑像需要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精神效益。

参加会议的各位嘉宾领导有:
1、杨斌庆(省政协原副主席、天磊国际联盟首席顾问)
2、叶青(教授、博导、“叶氏车改”发起人、天磊国际联盟首席顾问)
3、伍新木教授(博导、武汉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前院长、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名誉会长)
4、蒋昌忠(湖北省文化厅原厅长、获绘画世界吉尼斯纪录奖)
5、陶宏开(“感动中国十大风云人物”、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总顾问)
6、陈良才(省政协原副秘书长、台盟湖北原专职副主委)、
7、熊德彪(湖北大学教授、文学院前院长)
8、毛正源(毛氏宗亲总会副会长、湖北毛氏宗亲会会长)
9、夏才俊(武汉铁路局前领导、中国国画院原副院长)
10、雷育凤(空军某部政治部副主任)
11、王启国(众智库新型智慧城市研究会副会长)
12、夏臣昂(全国园林绿化界“十大风云人物”、天磊国际联盟会长)
13、游峰(华社联盟会长、天磊国际联盟高级顾问)
14、李长江(湖北军创联盟董事长、天磊国际联盟名誉会长)
15、石虎(天磊国际联盟执行秘书长、天磊文化产业(武汉)有限公司董事长)
16、肖云梅(湖北省民营企业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应急救援总会湖北省分会会长)
17、倪书明(湖北省民营企业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围应急救援总会湖北省分会总队政委兼总指挥)
18、张宇(华中师大山东校友会秘书长)
19、张雅淳(住建部《建筑杂志社》华中区会长助理兼常务副秘书长、长江生态经济产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20、雷雨(《中国纪录》创办人、主编)
21、邹金宁(七一六志愿服务队队长、本提案发起人、渡江节发起人、国家级救生专家、中国救生协会高级教官和高级考官、全国首届首批国家级救生员、湖北省水上应急总教官总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