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沛刚(河北威县)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个秋天,九十八岁高龄的外祖母不幸去逝。老人临终前,一直念念不忘一位素不相识但又寻找了半个世纪的推独轮车卖棉油的老人。
事情发生在1939年的初春,外祖父做为威县游击队指导员去临清开会,在路过邵古附近时,突然遇到一队日伪军对路人进行盘查,尤其是对年轻人查得特别仔细。其中盘查一项,就是看手上有没有老茧。外祖父是读书之人,从小没有干过体力活,正在思考如何通过日伪军的盘查之时,在外祖父身后一个推着推轮车卖棉油的人,踹了他一脚。一边踹一边骂:“傻小子,你娘说了你多少次,你心眼不够头,不让你出来乱跑,你偏偏出来,跑丢了咋办?你真是要气死我和你娘呀!”,卖油的人边打边骂。
我外祖父也随即抓起油罐上的一把油泥,在自己身上抹,也在卖油人脸上抹,还抓起一把油泥往盘查的日伪军身上要抹。卖油的人急忙过去,给盘查的鬼子说,这是我家的一个傻儿子,从小到大不知道干活,整天的疯疯癫癫,气死我了。卖油人还给盘查的鬼子讲,不信你看他长这么大,手上连个老茧都长不出来。鬼子看着外祖父脸上抹的油泥和滑稽的样子,用枪托狠狠的往屁股上打了几下,就把卖油人和外祖父放了过去。
由于外祖父身上带有重要文件,没有来得及向那位卖棉油的老人致谢,装做连疯带傻的样子就跑远啦。
建国后,外祖父调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多次委托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块战斗的老部下一一威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大臣老人去邵古一带寻找卖棉油的那位老人,遗憾的是始终没有找到那位救外祖父命的老人。
文革时期,外祖父遭受迫害,被打倒。后因加之重病,回到威县,在县医院住院期间,多次委托县公安局一位叫李福存的警察去邵古一带寻找那位老人,最终未得到结果。
1973年初冬,外祖父带着种种遗憾含恨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再后来,外祖母也一直惦记着那位卖棉油的老人。时常嘱咐母亲和我,一定要寻找到那位卖棉油的老人当面致谢。
可我至今也未能了结老人的宿愿。
卖棉油的老人家肯定已经驾鹤西游了?但老人的智慧和救外祖父的胆量以及勇气,一直鼓励着我和后人前进!
都市头条编辑:张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