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而论道
人之两丑一美
鹿成增
人有生死,人有活着。
忽然发现,这生,这死,这活,竟构成了人的两丑一美。
俗话说,“刚生的孩儿丑过驴。”不是吗?你仔细观察那刚降生的婴儿,分明是生命的刚刚开始,但那幼幼的脸上却是布满着皱纹。无论人长大后出落的多么俏男俊女,刚出生的时候都那么丑。为什么?直今没见到过生理学家们的丁点解释。
人死了,观那死人相,无论其死的多么安祥,都少了生前的那份生动,那怕是生气暴怒时的如雷生动。加上活着的人实在不忍心去看那逝者的面,所以,人死了,也无人计较其丒俊了。其实,人死后又回到了生的原点,老与幼,都不俊的。
人,真正的求美爱美,说到底,都是在活着的时候。
活着是动态,动的目的之一是给别人看。“活给别人看”便是多数人的人生观。据说晚清的慈禧太后,老了以后还是那么爱打扮,光整做那头,就用二个多小时。她已是一国的实际之主了,即使不打扮也没人敢说她丑,可她为什么还疯狂般的爱打扮,没法解释,只能说是天性。
人刚生下来的丑是一种真。然而,在这生生就丑的背后,全是母亲孕育子婴的付出的美。而人死后本来也丑,但经化装后呈现给活人最后一目的平和与安祥的脸,多少还带有着活着时打扮的成分。所以人死,其面不及人生真。
将丑打扮成美,是人的天性使然。虽说人人都爱心灵美。但毕竟是心在胸中,只有天长日久,人们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其言其行,才知一个人的心美否。而面上的美,则是让人一眼就看的到的。
于是乎,在今天疯狂掠钱的年代,“为美业”有可能成为比房地产业更狂的产业。什么化妆品,什么头饰服饰,什么整容修面,越来越火。原来,人活着都喜欢造假自己,发掘造假技术,有可能是第一创新,其价值之高不低于Al。
琢磨来琢磨去,人生的这两丑一美,内含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足可以搞个论坛什么的。但舆论可不这么认为,会对论坛的参加人说一句:这是吃饱了撑的。
写于龙年之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