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漾在北纬十八度的情思
文/罗光辉
背靠三亚湾,面朝南中国海,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小岛,面积只有0.83平方公里,名曰“东瑁州岛”。这里是北纬十八度,这里驻守着我国最南端的陆军海防连。那天,我登上了这个岛,一上岛,我就看见闪闪发光的毛主席题词:“加强防卫,巩固海南。”题词下方,是战士用海礁石砌起来的八一军旗和八个大字:“扎根海岛,戍边卫国。”我仰望,情思荡漾。
一条路,通向千朵万朵浪花的心思。
指导员说:“这是东瑁州岛的主干道,我们命名为‘创业路’,这儿以前遍地珊瑚礁,鸟儿不落脚,现在是百鸟争鸣,鸡鸭成群,花香四季。”
走在创业路上,放眼望去,嫩嫩的绿,涉世未深的绿,壮实成熟的绿,醉醺醺的绿,层层叠叠,在光与影中起伏着,张扬着。小岛上的绿,举起了生命的童话与现实,绘出了天涯的春天与秋天。海风吹过的时候,相思树动情地说着、唱着,犹如风铃在摇。路边,挂在树上的那一块块刻有守岛官兵军旅感悟的格言牌特别醒目:“作家用笔墨描写生活,军人以血汗注释生命”“我们的坚强,是风吹雨打锻造出来的茧”“东岛天天在变,不变的是军旗下的誓言”“进来是小树,出去是栋梁”……
这是一道多元风格的独特景观,这是用青春磨砺出来的书法艺术,这是从心底涌出的肺腑之言,这是生长在天涯的文化图腾。
花岗岩战士雕像,哨兵手握钢枪,目如鹰隼,威武威严。
战士的思想和理念,钢铁般地铸牢在岛上。雕像,一种历史血脉的传承,一座强大的精神磁场,一段历史的回顾,一种荣誉的象征,文化与艺术相结合,幻化为一种凝聚力量的信念。这座精神磁场,血液浇灌,生命锻造,圣洁、高雅,让人沸腾,让人振奋,让人豪情万丈。
天涯第一哨,高高地耸立在岩石之上,在碧海蓝天的背景里,闪烁着迷彩的厚度与高度。浩瀚的大海述说着祖国的富饶和美好。登上哨所,极目远望,心潮起伏。故乡,曼妙在云雾缭绕里。海风拂面,我嗅到了乡土的芬芳,听清了哨兵的使命与担当。岛礁上飘来了婉转悠扬的歌声:“晚风吹过哨塔,天边一抹红霞,年轻的士兵巡逻归来,枪口一朵野花,一样的英俊少年,一样的英姿挺拔,一身征尘更显得威武潇洒。遥远的边关,美好的年华,忠诚的步伐,走过春秋冬夏……”
迷彩哨所,充盈着战士与海的神韵。这里的风,从不知疲倦,带着大海的咸,吹进战士的心田。
6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座无淡水、无人烟、无泥土的“三无”荒岛。1953年,进驻了一个连,这个连,从东北的白山黑水到海南的天涯海角,东北征战,南下剿匪,一路浴血杀敌,屡建战功,是一支能征善战的尖刀连。这个连一上岛,一代代官兵开山炸石,接力奋战,在岛上修筑了一条水泥路,打出了一口深水井,建起了一幢幢新楼房,创建了一座“海上花园”……
北纬十八度,一个坐标刻进人生的旅途,战士守护这片海的故事,精彩、深刻。画家着色不易,诗人描述也难。
在幽林深处坑道口,我想起了40多年前,我在东海海防线上挖坑道,坚守坑道的日子,心情激动不已,难以平静。我想蘸上热血,把坑道口的“南天一剑”四个字描红,一抬手,却戳到了心窝……
(本文作者获得“第十届冰心散文奖”后与冰心女儿吴青合影)

作者简介:罗光辉,军旅作家,三亚旅居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著有《军号与玫瑰》《秋色之旅》《令人眷恋的风花雪月》《似水流年》等多部散文集。作品多次在全军、全国获奖。有多篇作品被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收入中、小学生课外读本《古今诗文阅读》和《语文综合阅读》。名字入选《中国散文家大辞典》。散文《荡漾在北纬十八度的情思》获第十届冰心散文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