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创辉煌 慈善之心映日月
——对一代良心企业家宗庆后传奇人生感想
文/李海华
2024年2月25日,中国娃哈哈的创始人,我国改革开放后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家典范,宗庆后因病医治无效在杭州逝世。2月28日,宗庆后的追思会在杭州娃哈哈集团下沙基地举行,在持续的暴雨中,市民们冒着风寒,手捧鲜花和娃哈哈产品,来送宗老最后一程,表达他们对这位传奇人物的敬仰和怀念。
在暴雨中,前来悼念的人们排起了长队,他们都戴上了一朵小白花,进入了办公楼的吊唁厅。在哀乐的伴奏下,人们依次走到遗像前,鞠躬致敬,献上鲜花。在追思会的过程中,还有不少人在外面等候,有的是因为没有收到定向邀请,无法进入内部现场,有的是因为人数太多,无法及时进入。他们都在耐心地等待,在外面表达自己的哀思。大家对于宗老的逝世,表示了深深的惋惜和敬意。
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的离世,在网上、在人民群众中都激起了波浪。他离去后才有许多人感怀他当初的善举,络绎不绝的来悼念他、为他送行。网上一位网友留下的经典评论:中国人从来都不仇富,国人讨厌的是为富不仁。
宗庆后是四十不惑才开始创业的中年男人。42岁,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走过了人生一半的旅程,经历了风雨,磨平了棱角,淡化了激情,大部分人的心态就平和了。特别是来自周围人轻视的眼光,以及自己对未来人生的迷茫,还有自己内心的焦急、困惑和无奈,都足以摧毁一个中年人的精神和心态,也就自己放弃梦想,躺平认命了。认为自己怎样努力也达不到年轻时怀揣梦想的高度。
现在,职场对35岁以上中年人的不友好,更加重了中年人的焦虑值。仿佛人到中年还碌碌无为就注定了这辈子都会一事无成。但对于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来说,42岁是他人生的新起点,他才开始创业,开始创立后来誉满中华造福一方的“娃哈哈”。
宗庆后出生在杭州一个普通的家庭,年轻时在舟山盐场工作,后来回到杭州接母亲的班做了一名校工。贫寒的家庭需要他微薄的薪水来提供支。他穷怕了、也苦怕了,但他并没有像其他的同龄人那样去追逐时代的潮流,而是稳稳当当的上班拿工资养家糊口。他这种沉稳的作风,浸透了到他后半生的工作和生活习惯中。
宗庆后的创业故事,犹如冰雪还未消融时岩石下准备破土而出的嫩芽,他用自己真实的、每个人都能看到的创业经历,鼓励压力巨大的中年人,告诉中年人什么叫“厚积薄发大器晚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和人生道路,就像植物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花期”。有些人可能在年轻时就已经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和天赋,早早地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誉。而有些人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发掘自己的潜力和才华,需要经历更多的挫折才能逐渐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和定位。
其实,每个人的人生花期各不相同,在追梦的路上不分年龄。早开的花朵引人注目,但晚开的花朵也可能绚烂持久。宗庆后就是一朵晚开的花儿。他是追梦的中年人,在他的人生的前半部分所经受的挫折、失败和困难,全都化作后半生追梦的坚定信念。正是因为他的坚持和努力,才有了今天的娃哈哈集团。
年龄不是阻碍中年人追求梦想的因素,事实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年人的经验和智慧也随之增加,这会让他们更加成熟和理智地面对人生的挑战和机遇。对于那些还在经历迷茫和彷徨的人来说,宗庆后的故事无疑是一种令人振奋的激励和启示。只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就有机会改变现在平凡的生活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传奇。
宗庆后传奇的创业史告诉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否定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更不要因为一时的挫败而轻易放弃。要坚信自己的潜力和力量,不断学习探索提高自己。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成长轨迹和人生选择,在相互理解和支持中共同成长。宗庆后创业成功了,他有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但他又在成功的道路上,坚持一个普通人的非凡之旅。在这个追求名牌,讲究外表奢侈的时代,很多成功者的世界充满了奢华和闪光。但宗庆后却用他那双30元的布鞋告诉我们,成功与否,并不在于外在的装扮,而在于内心的丰满和精神的追求。他的选择,不仅仅是对物质的淡泊,更是对人生价值的一种深刻诠释。
在商界浮华的背后,宗庆后的布鞋似乎显得格格不入。然而,正是这种对简单生活的执着,成就了宗庆后与众不同的企业家精神。他坚持用心去发展产品,用诚信去打造品牌,最终让娃哈哈成为了国内乃至国际知名的饮料品牌。
我们从宗庆后成为大老板后平凡的妆素,我们可以看到宗庆后对自身原则的坚守,和对商业本质的深刻理解。生活朴素的宗庆后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更是他独特哲学思想的反映。他认为,生活不必太复杂,简单朴素才能更好地凝聚精神、聚焦事业。这种生活方式,既是对个人价值的尊重,也是对社会资源的珍惜,更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生活朴素的宗庆后成为了许多人心中一个温暖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是谁,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都应该保持一种简单、真诚的心态。宗庆后的成功并非偶然,是他不忘初心,坚持真我,勇于实践的结果。
生活朴素并不意味着宗庆后把钱看的重要。事实上,他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关心员工的生活,他的企业不断创新,引领行业发展。这说明朴素的生活只是宗庆后的生活态度,更重要的是他背后那份坚持和努力。希望那些全身品牌高高在上的成功人士,不妨也看看宗庆后普通却意义的平凡生活。真正的成功任,来源于一颗永不停歇、始终保持简单和真诚的心。
宗庆后的故事,不仅是对个人坚持不懈追求梦想的鼓励,也是对整个社会的一种启示。在这个快速变化、充满诱惑的时代,只有保持本心,才能走得更远、登得更高。
随着宗庆后的逝世,娃哈哈那些曾经被冤枉的过往,终于得以被更多民众看到。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营养快线,这款产品在刚推出之际几乎火爆了全国,其独特的口感深受大众喜欢,但随后因为拒绝外资收购,营养快线就遭遇了一波又一波造谣,有人说它阴干后会变成B孕套,还附带了所谓的实验数据,这一消息迅速传开后立马引起了消费者的恐慌。
虽然娃哈哈快速做出澄清,但产品还是受到了严重损害,经济损失更是高达上百亿,不仅如此,爽歪歪、AD钙也遭到了各种各样的谣言打击,这也导致不明真相的民众对娃哈哈旗下的产品避而远之,也正是因此,不少外资饮品迅速抢占中国市场。
面对这些造谣宗庆后并未气馁,他始终坚信只要产品质量过硬,就一定能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虽然路很难走但他没有放弃。在他带领团队把控产品质量的同时,还加强了与消费者的互动,让更多人了解产品的成分及制作过程,十多年如一日的坚持,这才让娃哈哈挺到了现在。
看到无数民众自发缅怀宗庆后,人们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企业家。宗庆后这一生虽然过得艰苦,但其品质却是像娃哈哈水一样纯净简单,对比起其他大人物来说,宗庆后的口碑却是最高的。娃哈哈做起来后他不贷款不上市,更不接受外资收购,也不踏足金融房地产圈,只是老老实实做好自己的企业,对员工的福利可以说没有公司能做到像他那样。娃哈哈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不裁45岁以上的员工,宗老知道年纪越大找工作越难,所以他会极力维护他们的利益,按他所说企业要按照员工水平来用人,能力高的就去高岗位,能力低的一样也有工作可以胜任,他不仅经常给他们涨工资,甚至还会直接分房。即便是已经退休的员工依旧会拿到福利,他始终在贯彻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策略,从这些前来悼念的员工眼中就不难看出宗老生前对他们的好,如今很难有企业能做到宗老这样认真对待员工了。
现在,宗庆后离我们而去,留下的不仅是波澜壮阔的创业史,还有那深深刻在每个人心中的娃哈哈。宗庆后的创业精神,是激励我们的力量源泉,更是整个民族对这位企业家的集体缅怀和敬仰。宗庆后的离去,让我们再次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成功?是金钱?是地位?还是那无形中影响着无数人的精神财富?
宗庆后的一故事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宗庆后追思会虽然大雨倾盆,仍有上千人自发冒雨前往送行,线上亦有近40万人吊唁。这么多的平民百姓自发的悼念一个人、一个富甲一方的大富豪,这是是改革四十年来太少有的。这是因为他的人品令人尊重,他的创业让人敬仰,他的精神给人启迪。
宗庆后不惧厄运的精神。他中年创业,不惧难、不信邪,终于事业有成。他三度问鼎福布斯排行榜“中国首富”!如果是常人早就认命指望下一代了。可如今一些年轻人却早早的佛系、躺平,怨天尤人,心如枯井,何其悲哉!
宗庆后有企业家的责任担当。改革四十多年来,先富的人荣登世界五百强者众,但心系员工及帮助后富者有几个?而宗老心中记挂着企业的两万多职工,以及其后的两万多个家庭的生计与福祉,为富而仁,实属难得!
宗庆后更有不弃故土的家国情怀。当今中国,多少人功成名就便变卖产业、举家国外,甚至都改了国籍?多少名人明星“在中国赚钱,到美国生活”?可宗庆后不离不弃,始终是中国公民。并将留学美国的女儿召回,继续“哇哈哈”的中国品牌的事业,令人动容和敬佩。也许,宗庆后并非完人,但是人生、事业与品德至此,亦是完人!如果,国人能富而有仁,穷且励志,万众一心,中国之复兴还会远吗?
宗庆后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从一个卖冰棍的小贩,发展成为一个拥有数百亿财富的企业家,他创立了娃哈哈这个家喻户晓的品牌,他为中国的物流行业和民营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为浙江的商业文化和社会发展树立了典范,他为广大的创业者和劳动者提供了榜样和动力。
宗庆后的一生是一部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是一部民营企业家发展的史诗,是一部民营企业家奋斗的传奇。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赞誉,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印记。他不仅为自己的企业和家庭,也为社会和国家,做出了无数的贡献和奉献。他不仅为自己的员工和经销商,也为广大的消费者,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带来了健康的生活和幸福的感受。他不仅为自己的同行和竞争者,也为后来的创业者和学习者,树立了榜样和标杆,传授了经验和智慧。他的精神是一种创新和进取的精神,是一种诚信和责任的精神,是一种务实和求真的精神,是一种和蔼和亲民的精神。
现在,当我们在超市里看到那些熟悉的瓶瓶罐罐,我们不仅仅是在选择一种饮品,更是在传承一种精神,一种信念。宗庆后虽然走了,但他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永不褪色的创业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宗庆后用他的智慧和勇气书写了一部传奇。他的故事如同一首激昂的赞歌,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在未来的道路上,让我们以宗庆后为榜样,不断追求卓越,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宗庆后的人生如同一首悠长的诗,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让我们共同致敬这位传奇人物,为他的辉煌成就和无私奉献而骄傲。愿他的精神永载史册,激励后人不断追求卓越,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宗庆后的传奇人生,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传承他的精神,勇攀高峰,共铸辉煌。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李海华,中华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现代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协会员,临清市作协副主席,《当代新文学》副总编,作品散见于《中国纸业报》《精短小说》《聊城日报》《鲁西诗人》《长安日报》《西部散文选刊》《齐鲁文学》《作家文学》《临清周讯》《中国现代文化报》等报刊杂志。作品《希望》荣获1996鲁西北青年诗人《三等奖》,《长眠在麦田里的母亲》在2018年全国首届郦道元山水文学大赛荣获散文类二等奖。2019年,被中国华夏精短文学学会评为十大创作明星。长篇小说《转动的青春岁月》在《山东商报》连载,长篇小说《处处花开》在《当代文学连载》出版散文集《岁月静好,寻梦远方》《乡愁寻根,踏歌而行》,出版《圆梦》《转动的青春岁月》《一路向未来》《处处花开》4部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