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继毛泽东之后,华国锋作为中国最高领导人,任期四年零八个月:1976年10月至1981年6月;作为权力核心实际主政,却只有两年零三个月:1976年10月至1978年12月。如今,华国锋已逝,官方也有了一些新的评价。但盖棺却并未论定,关于华国锋,还有许多事实需要还原。华国锋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将永载史册。他的崇高品格风范,将永远受到人民群众赞誉。
作为当年任职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播音员兼采访记者的龚如仲(Ralph)老师,曾经作为华国锋出访英国时的随行记者、且与华国锋有过数面之缘,自认为对此人有过一些浅见。故写此连载文章,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龚如仲(Ralph)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系毕业,曾任外贸部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总公司驻美国公司总裁。
有关作品:
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翻译作品美国动画电影小说《忍者神龟》(Ninja Turtles)。
台湾采薇出版社出版、发行《岁月如重---兼谈华国锋》(此书已被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美国纽约市市立图书馆、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正式收藏)《东西南北中国人---细谈如何在大陆做生意》、《悠然时光》《如仲诗语》《My Life – Family, Career & VIPs》《清风徐徐》。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发行《悠然斋诗文选》《花儿在身边开放》。
作者现旅居美国,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经典文学网特约作家、台湾采薇出版社资深顾问、奥地利英文网Sinopress特聘专栏作家、北美翰苑古诗词社社长兼总编、海外华英总顾问、帝乡文苑海外顾问、春泥诗社网络文学社顾问。
浅谈华国锋(四)
文/龚如仲(Ralph)
先讲讲关于“两个凡是”的问题。
我在前文中提到过,“两个凡是”就是华国锋当时所坚持的一种治国方略,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四人帮倒台后,国家急需拨乱反正、发展经济,这就需要华国锋以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新思路来安排国家发展的新格局。首先,文化大革命必须停止;同时,立即请邓小平出来主持工作。前者可以终结文化大革命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浩劫,是一件得人心的好事;后者则是得到一位掌管国务的帅才,是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但如果根据“两个凡是”,文化大革命就得继续深入开展下去,因为这场“革命”是毛泽东发动的,后人是绝不可违背的;如果根据“两个凡是”,邓小平是绝不可以重新出山的,因为“批判邓小平,反击右倾翻案风”是毛泽东首肯的政治运动。倘若解放了邓小平就是对毛泽东的“不忠”。
这是一种十分荒唐的理论,因为坚持“两个凡是”的本身就不符合毛泽东一贯主张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坚持“两个凡是”就是坚持文化大革命这一错误,就是大大降低了粉碎“四人帮”这场斗争的重大意义。
打倒“四人帮”绝不是为华国锋当上国家领袖而准备的一场斗争,打倒“四人帮”是为了顺应天意和民心,终结文化大革命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所以说,华国锋对“两个凡是”的部分坚持(华国锋没有坚持继续“软禁”邓小平,而是最后解放了他)是一个路线性错误,是导致他下台的根本原因。

我感到,华国锋热衷于个人崇拜是有一定的帝王思想的。这种对个人崇拜的做法既是脱离群众的,也会把自己最后孤立起来。其实早在毛泽东时代,人们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也不是没有看法,大家私底下议论不少。但因为当时毛泽东威望太高,没人敢反对诸如“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的荒唐口号(人怎么可能永远不死?只有古代君王才命令臣民对自己三呼万岁)。这种对个人的崇拜是不符合共产党为广大民众求解放、谋幸福的初衷。而华国锋在资历、能力、声望上根本无法与毛泽东相比,然而他当时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形势,从而就陷入了一种飘飘然的帝王幻觉的可悲境遇。这种错误的做法显然是不可能长久地被大家所接受的。

从华国锋的为人来看,他当然不会有意拖延甚至阻挠包括邓小平在内的一批老干部的复出。他一定在“立即解放”和“等等再说”这两个方面很是纠结,因为他当时依然被毛泽东的“两个凡是”所困扰。
但是在邓小平的问题上,确实反映了华国锋的一种矛盾心态。因为华国锋知道自己的能力是无法与邓小平相比的。邓小平何许人也?他是被毛泽东称赞为“德才兼备”,是一个“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非凡帅才。邓小平的复出到底是对自己是有利还是有弊,华国锋当时心里没有底。但后来在集体领导的决策下,华国锋最终还是让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了。
与此同时,华国锋也平反了冤假错案,摘除了所有右派分子的帽子,接着又为年广大人民群众悼念周恩来总理、反对“四人帮”的天安门事件平了反,更是解放了被陷害的所谓的“六十一人叛徒集团”的老干部。但不管怎么说,华国锋所犯的拖延、阻挠老干部复出的错误依然是相当严重的。

在毛泽东在去世之前的日子里,他老人家的头脑已经不清楚,讲话都费劲,所以他只好用写纸条的办法来传递他的指令。在这期间,据说毛泽东给了华国锋三张纸条,内含三条“最高指示”。一是“你办事,我放心”;二是“慢慢来,不要招着急”;三是“照过去的方针办”。
华国锋正是用毛泽东给他的“你办事,我放心”确立了他是毛泽东法定接班人的位置。对于毛泽东选定华国锋为其接班人这一点,不用怀疑。因为毛泽东在此之前挑过接班人,但都不理想。他首选的接班人是刘少奇,但后来他感到刘少奇似乎是前苏联“赫鲁晓夫式的人物”,于是发动了一场文化大革命把刘少奇打倒(刘少奇的冤案后来得到了彻底平反)。

接着他老人家挑选了林彪。想不到林彪是个企图谋害他的反叛人物,后来他阴谋败露后,在逃亡的路上坠机身亡。
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又选定了靠造反起家的王洪文,但不久便发现这位王先生是个不学无术的无用之徒。
所以在最后阶段,毛泽东放弃了要找能力超强的接班人的打算,挑选了为人老实忠厚的华国锋。但问题的关键是:这张“你办事,我放心”的纸条到底是在什么前提下交到华国锋手中的?是毛泽东郑重地和华国锋谈交接班这个大问题时赐给的?还是毛泽东只是让华国锋去落实某件具体事情时交代的?所以华国锋用“你办事,我放心”这张纸条来向全党、全民宣布毛泽东指定他为接班人这件事上,很容易让人引发“华国锋有实用主义”的联想。
*(本文选自拙作《岁月如重---兼谈华国锋》,由台湾采薇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发行,此书也被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美国纽约市立图书馆收藏)
(图片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