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胜宇,男,1961年4月生,专科学历,教师职业。业余时间喜欢读书作文,2003年出版个人散文集《岁月悠悠》。曾在《黑龙江日报》《大庆日报》《大庆晚报》《岁月》《黄海散文》等国家、省、市报刊和《都市头条》《今日头条》《中国作家在线》《掌尚大庆》《大庆散文》《海外头条》《北美翰苑》《海外华英》等国内外网络媒体发表散文多篇。退休后受聘于政府机关负责文字综合等工作。现为大庆市作协会员,大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肇源文艺》责任编辑,《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

《品大安老窖 赏书画墨宝》
文/战胜宇(中国)
“男人不好酒,枉在世上走”。这虽是一句俗语,但对一个嗜酒的男人来说不失为一种由头和慰藉。
甲辰孟春,应家弟战飞之邀,前往参观吉林省大安市“烧酒文化博物馆”。嫩江大桥的开通,使黑龙江肇源至吉林大安车程缩短至90分钟,同行的家弟发出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感叹。
轿车疾驰,谈笑间大安市就呈现在眼前了。迎上前来接待我们的是著名书法家杨金印先生(广西北海书法院院长)。杨先生我们并不陌生,他的书法成就很大,是我们这些书法爱好者一直追捧的偶像,其作品深得民心。一大阵寒暄之后,便指引我们参观了大安市“烧酒文化博物馆”。
博物馆是个体建造的,主人名曰孔令海,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听说老人家年轻时候是搞房地产开发的,酷爱酒文化,后来便专业从事白酒的开发、研制与储藏。
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他的白酒储藏地下室——一个莫大的酒窖。一幢幢的木质箱体琳琅满目,有多少个,我们不得而知,每个的大小不一,最大的体积约有几十立方米吧。用木箱子盛酒?我们一行几人都有些质疑。孔老先生登上架在木箱子旁的梯子,打开箱子的软盖。古人在称赞好酒时就有“闻酒三分醉,开坛十里香”的说法,我一直认为那只是一种文字渲染,夸大其词之说。可今在这密闭的酒窖里,老人家打开箱子的瞬间,一股浓郁的酒香顿时氤氲了酒窖,继而弥散在空气之中。那种馨香让你嗅觉、味觉甚至视觉和肤觉顿时感到清爽别致,前所未有。
老人家用特制的舀子舀了半瓢,我迫不及待地呷了一口,没有马上咽下去,尽量让它在口腔里多停留一会。在缓缓咽下,顿觉齿颊留芳,醇馥幽郁、柔润细腻、香醇淡雅。轻轻地闭上眼,感觉这香醇的液体倏然滑过舌尖,润润地过喉,滑滑地入嗓,暖暖地浮动在腹间,徐徐地游离在鼻孔里,悄悄地潜进血脉中……美酒,真的是美酒,让人无法忘怀的美酒。
继而,老人家又掀开了第二个箱子,第三个箱子……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对一个酒徒来说,此时不饮,更待何时。每一箱的酒我都喝一大口,并自嘲说,饭店我就不去了,已经喝得差不多了。初次相见,这等的粗放,是不是显得“没出息”?又一想,一个嗜酒之人遇到知音,这把子年纪还装什么斯文呀!
人的孽根就是喜欢自己原谅自己。
轻轻揣摩这神奇通透的液体,一股浓浓的友情,一缕莫名的醇香,一段殷殷的至诚全部浓缩在这晶莹剔透的液体,沁人心脾。真可谓“色清如水晶,香纯如幽兰,入口甘醇美,回味经久长”。
哎,对于酒,我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思。过去醉卧斜阳,贻笑大方已不计其数。也不知有多少次酩酊之后发誓戒酒,但一直都没有完全成功。此时正是我又一次发誓戒酒之后,实在是没有经得起这酒香的诱惑,破戒了。
我真的特别喜欢酒,特别是喜欢白酒。喜欢辛辣又略带苦涩的味道,一杯下肚让你身心荡漾,微痴微狂的那种感觉。我认为一个真正爱酒的人,应该把酒当成情人,而情人之间的事是最不可捉摸的。快乐和痛苦总是交替折磨着,苦中有乐,虽苦犹甜。不开心时我会豪饮,让一切烦恼随酒而去!喝得淋漓尽致,喝得宠辱皆忘;开心的时候我会小酌数杯,喝到身心愉悦,便引吭高歌。
金印书法大师和家弟战飞都称呼孔令海老先生为“三哥”,可以领略到他们的结交的程度,我也勉强称孔老先生为孔三哥了。
其实,孔姓是真正的贵姓。据野史资料记载,玉皇大帝姓张,民间姓张的可以不免贵;圣人姓孔,所以孔姓也可以不免贵。孔三哥讲起了酒文化,津津乐道,滔滔不绝。
就说这盛酒的容器吧。古书中有许多种称谓;小一点的有樽、壶、觥、杯、盅、觚、觞,大一点的有坛、缸,瓮、缶、馕、篓。仅这些复杂的名称就令今人读起来一头雾水,可这大如小房子的盛酒木箱该叫什么呀,三哥饶有风趣地告诉我,这叫“酒海”,也是古时候的一种盛酒储酒器皿。一查资料,还真有记载;唐代温庭筠在《乾馔子》中说,裴钧“有银海,受一斗以上”,而元代渎山,大玉酒海,可以储酒30余石,史上称之酒器之王。这让喝了大半辈子酒的自称“文化人”的我还是头一次听到。更让我一头雾水的还有酒瓶上的四个字——
在三哥的工作室初见,没敢作声,拍照后发给我的一个“文化交流群”,没人应答。实在憋不住了,便问了三哥。他告诉我,这是他设计注册的包装盒,商标为“大安老窖”(契丹文),我如释重负。
三哥除了研究白酒酿制储存外,地方史志和书法也颇具造诣,送了我们每人一幅字画作品,并与我们探讨了嫩江发源和历史沿革等等。
此时,多次品尝之后,我有点飘飘欲仙,不禁琢磨起这酒与文化的连接点。恍惚之间记起范仲淹的一句词:“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写戍边将士借酒浇愁,但一杯浊酒怎能抵御乡关万里之思?忽而李白的诗句也浮现在脑海:“自古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真不愧是一代诗仙,一代酒仙,竟悟得这么深邃、这么透彻。遗憾的是我等“酒徒”,不想做“留名”的饮者,更没有“举杯消愁”的伤感,只是一介凡夫俗子随心所欲地放荡不羁而已。
与斫冰烧酒传统技师孔三哥相识,既开眼界又长知识。真是“玉清酒醇,商道志远”。随即我们便成了车笠之交。
【孔令海先生简历】孔令海,男,1950年3月2 8日生,汉族,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吉林大安市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大安老窖酒工艺省级非遗传承人。
集企业家、书画家、收藏家、史学家于一身,多才多艺,脚踏实地,成果丰硕。他开拓建筑市场、赓续古法酿酒、研究金元文化、心系伟大祖国,是大志、大愿和大爱的领路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