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宁百花园的荷池边,我踏着新春雪后的清新,乘一叶扁舟悠然漂来。眼前所见,是荷花擎盖于水草之间,一片静谧与生机盎然。

那群野生草鱼仿佛知晓人意,不惧生人,竟对投掷的面包碎片欣然接受,而非警惕逃离。此情此景,让我想到若以世俗之钓具勾引它们,或许已破坏了这自然和谐的画面,不禁轻笑,暗自感慨:“少来这一套。”

湖面微风徐来,一枝荷香溢满清风,我在宁静中细细品赏荷花的雅致。粉色的花朵宛如少女脸颊,黄蕊点缀其间,纯净而秀美,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那些无法言说的美丽,唯有待回到画室,用笔墨将这份灵韵跃然纸上,才能释怀心中涌动的情感。

世人之所以钟爱荷花,并非仅因其艳丽,过于浓艳便落了俗套;也并非独因其美,世间之美物繁多,不足以诠释荷花的独特魅力。古人赞美其“不蔓不枝,中通外直”,寓意君子人格,出淤泥而不染,光明磊落。

然而,在更高的精神境界中,佛国世界赋予她更深远的象征意义——菩萨化身,手持莲花,身坐莲台,象征其清净无垢、光明正大,超脱凡尘间的纷扰与欲望。

读罢《心经》、《楞严经》、《金刚经》、《华严经》等佛教经典,以及儒、道、墨各家要旨后,内心逐渐归于平静,面对世事变幻,一切皆能从容应对,千般琐碎之事亦可化为无形。

正如高僧所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心境达至如此境地,莲花不在外界而在心间映照,万物皆空,无忧无愁。一枝荷花,解千烦忧,无论花开花落,盛开时无需欢悦,败叶之际也不必悲忧,即使残荷犹存,也能从中聆听生命的低语。

前些日子拜读孟蒙老师关于禅学的著作,尽管体悟到尘缘之虚无,却依然留恋这个世界的点滴美好。新春佳节之后,以写荷为念,一笔之下,便是修行与创作之旅的良好开端。

此刻,身为清荷轩主的我,翟卫东,驻足古楷园之中,借一枝荷花,寄寓淡泊名利、自在洒脱的人生理想,任由思绪飘逸在这广阔天地间,感叹地球历史长河中人类文明的更迭,个体生命虽渺小如尘埃,仍应追求心灵的洁净与升华,效仿荷花般超脱世俗,怡然自得。

(清荷轩主翟卫东甲辰年正月写于中国古楷园清荷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