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春木吐翠,池畔鱼潜行 1077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江春木吐翠
池畔鱼潜行
风轻山近月
野旷树低空
壑幽谛鸮穷
文究古今同
无限荣光逝
堪叫后人惊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人在朦胧将醒之中,淅沥之声已然宣告窗外小雨正落缤纷,而风雨兼啕引来的穿林打叶之声,更衬托出陋室馨馨的空灵与淡幽,静静地陶醉于这“雨打芭蕉”的幻境幽冥之中,飞思灵灵构建着一方自由而寂美的书香乐土。曦光渐露,窗风夹湿,这场一夜未绝的绵绵细雨竟让楼庭小院浸润彻透,我撑起一把花伞,漫步春雨霁云之中,望断云天,眺尽青峦,鹊惊频堕,风接沧澜,苏木吐翠下这片风景似乎比往日更加迷人淑美。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我喜欢春雨过后林峦香径的风光旖旎,更喜欢在草芳湿气的弥漫中款款独步,去忘情地品味大千世界的无限激情,希望这浩荡山雨能为我带来盈盈灵动。天地风雨若飘酥,万象自绘其风景,小雨自然而然地滋润万物,从未追求回报,无缘无为,无怨无悔,这就是宇宙共有博爱与奉献精神,它的降落非是人们的诚祷雩请而是季节候变的天然春泄,这与秋霜冬雪一样都是天地对万物的恩赐。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生命其实就是一次返朴归真的旅行,只是很多人被路边的桃红柳绿所吸引,而忘记了自己的本元大道。《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故而万物芸芸,天下为公,故而云行雨施,厚德载物。而在今日“利益至上,天下为私”的资本社会里,几乎没有人去反思自我正道以及效法自然的意义!我就这样在晨风雨气中漫走,而溪水潺湲如乐起伏有序,亦如诗文朗逸般洋洋洒洒,更象智情的老人领我走向无穷无尽的思想世界。我想,天地万物皆有其灵,好雨也是知其时节的,所以“当春乃发生”了这些故事。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走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馀钟磬音”的深处,欣赏“绿叶成阴子满枝”的景致,也许每一滴雨并没有多少润泽力量,但千千万万的雨滴就形成了天地汪洋,就让这绿色世界更加蓬勃生机。其实细细回味我们人类不也一样吗?无论你个体的力量多么宏大健壮,终是孤木难林,一滴水永远翻不起叱咤风云的巨浪涛天!“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雨的品格又好似父母的育养,点点滴滴的浇灌让幼稚的小苗成就为参天大树,这又想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之诗义灵魂。
天雨行空尘风坠,万般化尽惟心明。雨自云来,风自天来,雨水滴滴成群结伴而来,原本心地无私,但坠落山川海洋之后其道路各各却大相径庭!有的迈向清澈,有的萃墮污潭,有的奔向大海,有的化为溪波。人生亦然,芸芸众生平等降世,而其结尾却大相径庭,我们生命的终极意义到底是什么?难道被林总路畔上的花草明贝所恋而驻足不前吗?人生应该效法春雨,它不恋天堂之美,不惧风暴之狂,不畏江海之远,它毅然决然地飞翔于天地之间,在千万年的生生不息中与寰宇大道同行,与日月星辰同辉,与天地自然同春。

光鲜峰瀑碧,霄落翕迟云 1078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莺啼处处闻
麓野滴滴春
光鲜峰瀑碧
霄落翕迟云
帘隔林气寒
瑶望双燕还
霰淹草木色
文志藉青丹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生命如歌,河汉如烟,春苏大地犹如一雾朦胧,看不清远山,望不尽乡愁。“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一个风雨激荡之后,人往往不知为谁而醉,为谁而伤,为何而饮,天地这盘大棋犹如酒棋,我们瞻望太多,读懂太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本自我无意明灭,何惹万君擎杯敬之,飞星流光无心而照,灵犀之文却有心而发!我自对天长问,酒之仙为何物?引得灵感竟出,却是“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相逢是份,离散无常,随缘来去,无住生心,天地就是道场,人生是个舞台,而酒却成为润泽灵魂的调试剂!天马行空人远江湖大多时往往身未必由己,天地人本为合一,自然之本与人文之情竟有酒之功劳,也许“花未竟开月未圆”,正是生命如泻好时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卻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千年来传承千古的诗词名章,却出自酒后灵感!问天下酒为何物?直叫痴醉者平生难离!又言英雄古来酒壮胆,斗杯方能诗百篇,酒与诗文,酒与友谊,酒与沟通,酒与宴席,酒文化如是不知不觉中喧宾夺主从而变成人往交流的习惯礼用之物。无酒不成宴,酒让文人之笔去画龙点睛,然而酒也会让武将“大意失荊州”,酒让君王做到“杯酒释兵权”,也让江湖无道术士或身不由己或粉身碎骨。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常恨水长东”。凭酒而思,酒也是一滴相思苦楚泪,酒是一剂别绪离愁味,让人带几份沉溺华渡之期待,又添加几份心猿意马之情长。月出柳梢之时,人约黄昏之后,邀月擎天也有豪爵雅致之兴,李白见月生情:“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又见东坡借酒念思,“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落寂寞沙洲空灵之中,情锁清秋梧桐深院之内,“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然后,“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本科专业法律,道学、现代哲学、文学、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编者: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只为文化强国。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沐浴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