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名家画集·刘汝阳》新书首发式暨山水情深——刘汝阳画展开幕
《中国现当代名家画集·刘汝阳》新书首发式暨山水情深——刘汝阳画展,将于2024年3月16日上午10:30在北京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大厦人美美术馆盛大开幕。本次活动将展出著名中国画艺术家刘汝阳精品力作二百余幅,旨在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艺术交流与学习。用翰墨丹青礼赞新时代,写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态;以时代为观照,坚定文化自信,助力文化经济新动力。山水之约,缘起情深,欢迎各界朋友莅临,近距离感受国画艺术带来的别样之美!

展览详情::
◎ 主办单位:人民美术出版社 李可染画院
◎ 承办单位:人美美术馆
◎ 学术主持:王仲
◎ 支持单位 :
吴传麟艺术工作委员会
中国少数民族用品协会
民族工美分会乾元传承(北京)文化有限公司
意大利中国理事基金会学院
中国收藏家协会文创委员会
北京市老舍研究会艺术委员会
中央美术学院文化遗产与人工智能创新设计团队
◎ 展览时间:2024年3月16日 至 3月20日
◎ 开幕时间:2024年3月16日 上午10:30
◎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大厦-人美美术馆(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甲3号)
参展艺术家:刘汝阳
简介:刘汝阳,1940年生于山东夏津地藏寺,l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同年分配到人民美朮出版社工作,曾任现代美朮编辑室主任,职称为编审,编辑《齐白石绘画精品集》等美术图书二百余种。2000年退休。七十年代初,入室“师牛堂”跟随李可染先生学习山水画,多年来坚持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是中国美朮家协会会员,李可染画院研究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人民日报神州书画院画家。曾多次举办个人山水画展,经常参加美展及社会公益活动,获多种奖励。作品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画·山水》等多种画册。作品为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等中外单位收藏。出版有《刘汝阳画集》、《刘汝阳中国画作品》、《学院派书系·刘汝阳》、《盛世典藏·刘汝阳》等。简历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家名人大辞典》、《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典籍,以及多家艺术网。
刘汝阳作品欣赏:
大足石窟 68cm×136cm 2010年
表现古老建筑和石窟艺术,对于刘汝阳似乎拥有一种特殊禀赋和不凡天分。《天台山道观》、《麦积山石窟》、《云岗石窟》、《大足石窟》一系列佛国巡礼作品同时完成于2001年,这已经够让我吃惊。此后第十个年头,又拿出横幅精品巨制《大足石窟图》、(2010年),将此类历史性人文景观引入山水画,创意颇浓,艺术锤炼之功进入高端、虚空、净化之境。云岗、麦积山等由古人之心手于天然山崖峭壁之上凿出佛国神迹,其千秋伟业,曾先后出现在李可染、郭味渠、吴作人等前辈大师的巡视、考察笔记中,如今这千百年的楼阁殿宇、栈道回廊乃至神灵般塑像,带着斑驳的时光印痕,意外出现在山水图画之中,成为刘汝阳画笔下充满美之光明与历史回响的作品,不能不令人发出来自心灵深处的共鸣。
——孙美兰《刘汝阳画集序》
漓江图 68cm×136cm 2017年
面对那些跨越2007-2010年的精品,像是画家自创力陡然提高;艺术品格、调性发生巨变。迫使我赏析之余,进一步先后左右、纵横比较,终于发现汝阳掌握着一把钥匙,为他开启了“采一炼十”堂奥之门。可染先生在论述“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同时,强调指出“意匠”问题。“意匠”是现实特定意境的加工手段,也可以说是传达“意境”的电源。“意匠六则”:包含构图、造型、笔墨、层次、色彩、气氛。
——孙美兰《刘汝阳画集序》
春山雨后68cm×68cm 2011年
布尔津小木屋68cm×68cm 2014年
刘汝阳的山水画无论是名胜古迹、江南帆影,还是塞外风光、山村小景,无不笔墨温润酣畅,色彩淡雅平实,风格浑厚沉稳。他从李可染老师那里学到了适合自己的技巧方法,从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之间发现了美的意蕴,又在反复的实践和思考中找到自己的艺术语言。他的作品注重自然之美,又富有生活情趣,还有一种朴实而稚拙的韵致,这和他的为人性格恰相契合。和汝阳有过交往的人,都会感到他诚恳、亲切、实在;虽言谈不多,而内心之蕴是很丰富的。
——刘龙庭《浑厚沉稳温润酣畅》
黄山新绿136cm×68cm 2017年
一往情深的把笔锋指向密林,幽径,村舍,窑洞,海岛,水乡等,这就使作品披上牧歌式的诗情和浓郁的生活风采,面对他的作品,恰似碰到一瓮新开的陈酒,烈香扑鼻,令人神往。他的创作,得之造化,得之社会,其根蔓来于生活土壤,这样讴歌自然和生活的画,一般闭门造车靠臆造和模仿应世的所谓作品是不可同日语的。汝阳的山水画,从物象,境界,语言,气韵看,都有自己独特的设想。他以豪迈甚而放肆的粗笔重墨,任意挥洒,拙中见趣,再加丰满近似西法的构图,淋漓尽致的水晕墨气,画面气氛韵味,异常强烈魅人,耐人寻味。
——秦岭云《自留地里长出好庄稼》
松瀑图136cm×68cm 2017年
他原在中央美术学院攻美术史专业,可是后来从中国画创作中发现了‘自我’。长期来,每到一地组稿,找作者,跑印刷厂,走访院校之余,没有忘记手里的一支画笔,用汗水浸润着一张又一张宣纸,追求着元气淋漓的美感,尺幅中见寻丈的魂魄。刘汝阳以他辛勤诚实的劳动引起社会注目。
——沈鹏《做嫁衣之余的奉献》
杜甫诗意96.5cm×89cm 2018年
山村溪水68cm×68cm 2012年
欣赏汝阳的山水画,总有一种生气勃勃、淋漓酣畅的感觉。看他的作品,最不寻常的感受,就是一种特别的亲近感,一种青春的力量,一种同代人的感受。这是因为他的创作就是从生活中来,从他所热爱的祖国壮丽山河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的时代生活中来。所谓人化的自然,在汝阳这里,就是这样一种亲和融恰的关系,他的作品因此充满了豪迈乐观的情怀,洋溢着对他目之所及、身之所历的自然山水及其生活、历史内蕴的充分肯定;而他在艺术语言上的追求与探索,则不过是这种强烈感受的外化,它完全是为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怀服务的。
——袁宝林《自家面貌》
望远69cm×46cm 2010年
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在艺术语言上没有相应的驾驭和表现能力,你有再好的构思也无法付诸实现。刘汝阳的机敏和勤奋在这里显示出他特有的优势与威力。他的山水画质朴而清新,笔酣墨饱、热情奔放,色彩沉稳浓郁,层次井然,在异常和谐的多重关系中,尽显大自然的诗意。而慢慢欣赏品味他的大量作品,你又会在那变化多端的各种不同景观、不同季节气候和不同风格情趣的追求中,尽享无穷乐趣而体验感受其丰富。
——袁宝林《自家面貌》
黄山清秋68cm×68cm 2016年
老君山夕照68cm×68cm 2015年
画画一如他的为人,行笔厚笃,心很沉,不事机巧,很注意整体的把握。他喜用中锋,一笔一笔去写,连染也是一笔一笔的,很像李可染先生,追求一种千钧坠石的意味,而不是那种"一挥而就"的才子派头。
汝阳还有天性浪漫而细腻的一面,所以,他的中锋线条又很抒情,疾徐顿挫由感情需要出发,因此,他的线是活的,是饱含着情感,涌动着神采的线,没大修养的人很难做到这一点。笔下线条功夫非十年八载,更非三年五年所能得来,当是几十年锤炼的结果。写到此,我想起一句"吹尽黄沙始到金"的古话,千锤百炼,删尽冗枝,留下的自是精华。
——程大利《吹尽黄沙始到金》
漓江帆图68cm×68cm 2007年
漓江春色68cm×68cm 2001年
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领略了祖国山河的雄奇壮美,为山水画创作积累了丰富的感受和素材。早些年,他画得较多的是漓江景色,渔舟帆影;继后则画境趋于广泛,如江南水乡,北国山川,黄山峨眉,石窟佛寺等等,均见于近年的作品之中。他的作品注重自然之美,又赋予生活情趣,笔墨秀润,意境清新,韵味盎然。他的画还有一种朴实而稚拙的情趣,这和他的为人性格恰相契合。和汝阳有过交往的人,都会感到他诚恳,亲切,实在;虽言谈不多,而内心之蕴蓄是很丰富的。
——云鹤《案牍之余山水之间》
江帆竞发 68cmX68cm 2000年
白云生处人家 68cmx68 2020年
黄山晨岚68cmx68cm 2003年
雪域胜景 49cmx49cm 2020年
远帆 68cmx68cm 2000年
长城新绿68cm×68cm 2007年
江峡秋气爽 68cmx136 cm 2010年
高原人家 100cm×95cm 1998年
高松入雲 136cm×68cm 2017年
古柏 68x68cm 2018年
黄山朝阳 68cmx68cm 2010年
柏苑瑞雪 68cmx68cm 2006年
丽江玉龙雪山 68cm×68cm 2010年
黄山玉屏秋色 97cmx89cm 2009年
云里人家46cm×46cm 2020年
出峡 2020年
漓江帆46cm×46cm 2020年
松云幽居68cm×68cm 2015年
黄山松云 2014年
春燕 46cm×46cm 2007年
黄山观瀑 2013年
浓荫千垂一帆影136cm×68cm 2016年
画家风采:刘汝阳












(供稿:刘广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