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黑色黄金”的记忆
作者:刘博文
人们常把煤炭称谓黑色黄金,我骄傲我曾经是一个采金人。
1977年二月,我们连奉命开赴甘肃天祝县碳山岭煤矿。这里地处祁连山腹地,森林茂密,山高路陡海拔5000多米,属于高寒地区。可这里的宝藏丰富,各种金属矿藏就有20多种,而煤矿特别丰富,属于全国不可多得的优质煤矿。部队来到这里,住的是简易房,四面环山,一条简易山路通往几十里外的小县城。这个煤矿是一个日产不到300吨的小煤矿。来到这里,简单地学习了一下基本的煤矿知识和安全常识,就开始了为期一年、掘进坑道近200多米、采煤5000多吨的煤矿工人生涯。
哇!这里完全是一个未知而奇妙的世界。如果用一个字来描述,那就是“黑”。要知道黑色是大千世界的原本色,它不仅象征着浑厚的神秘,还代表着悠远和畅想。而煤炭正是承载着这种畅想,精灵般的黑,黄金般的灿,玫瑰般的香。它以奇特的身姿擎起了大地的脊梁,成为祖国河山的血脉。它的吟唱就是燃烧自己,没有痛苦的挣扎,没有幽怨和哀伤,可它却腾升一种温馨,一颗金子般的心无私地奉献着光和热。走进煤海里,捧一块放在心坎上,顿时就会觉得特别温暖。更为重要的是生活战斗在这里,渐渐地让我的性情变得平和与达观。我顶礼膜拜地把自己镶嵌在大地的深处,使自己也具有了大地的某种属性——倾向于厚重,回归于本真,有着自己的燃烧与飞升,有着自己的春华秋实和梦想,连我的灵魂也开始真正成为大地的一个小分子,不再是一个孤独的个体。
当我第一次走进这个暗无天日的黑暗世界的时候,那种恐惧感油然而生。战友们每天穿着旧军棉袄,戴着头盔和矿灯,人工推着矿斗,走入大地深处,这也是一种难得的探索大地奥秘艰苦行程。
常言说,煤矿工人是埋了没有死的人。这不是悲观,而是一种清醒,这是一种时时刻刻都存在危险并和死亡打交道的工作。因为小煤矿整个安全系数特别低,坑道深达几千米,是用木头支撑着,而采煤的掌子面完全没有支撑,可煤必须从这里一锨一锨人工装上矿斗,然后一人一个吨斗推出矿井。里面的安全情况复杂多变实在难以预料,因为采煤掌子面空间很大,几乎没有支撑,随时都有大小塌方的可能,战友们每一锨煤都像是一种虎口夺食。好在煤矿里面的瓦斯几乎为零,不存在瓦斯爆炸的危险,反倒提升了安全系数。
我的任务是带领八名战士进行坑道掘进。说真的,这一工种相对比较安全。因为这里的空间比较小,坍方的可能性不大。每天的任务就是用风枪打眼放炮,炸开一个高不到3米宽3米的煤洞,然后支撑、铺设小铁轨道以备往出运煤。每打好几十个炮眼后装好炸药雷管,安好爆炸引线,撤离到安全地方引爆。每一次在引爆前,都要逐一清点人数,确认安全后按下引爆器爆破。这里有一点必须时刻提防,就是有时候炸药延时爆炸,所以要等上半个多小时,一方面使爆炸烟尘减少,一方面防止二次爆破的危险。
每一天,当你走进这个地平线下面的世界里,就一定能够感受到与大地融为一体的那种雄浑、那种永恒、那种军魂如磐的铿锵韵律;此时此刻,你才能开始有了新的理性和成熟,懂得了大地的凝重,真心实意地投入大地的怀抱;这里没有烦杂的喧嚣,却有了内心炽热的美好追求,造就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人生品格;也只有在此时此刻,你一定会把自己蝶变成一块煤,懂得煤炭用激情燃烧奉献着光和热的内涵,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你的心灵就会由悠远走向辽阔,由苍茫走向深邃,真心实意地守望着她的博大和深沉,把希望与企盼播种在大地温暖的怀抱,有着洞天彻地的情怀。
战友们在这个黑暗的世界里,时刻用热血和生命创造着奇迹。“五、一”节的时候,我们以劳动地创造者创造了这个小煤矿开采史上的奇迹。那一天战友们连续战斗了11个多小时,创造了日产1000吨煤的业绩,向祖国和人民献礼。兰州军区《人民军队报》专门进行了报道宣扬。
五一节放假部队休息,第二天起来一看,呀!我们的煤矿大冒顶,就是整个山都塌方了,真是苍天有眼,这简直后怕极了!可见煤矿的危险是多么巨大!
每一天,战友们冒着生命危险进煤矿,中午简单地洗一洗吃饭后休息一会儿,又开始做业 。这样日复一日,将热血与汗水洒向了这茫茫的高天与厚地。每一天进去,出来完全变成了一个“黑人”,唯有见到阳光和蓝天的微笑露出雪白的牙齿的时候,那种英姿勃发的气质是多么的感人,这种微笑也一定是世界上最灿烂的笑容。这时候你就会懂得一个个年轻战士们那颗奉献者的心灵是多么崇高伟大!
许多年过去了,我没有机会再亲吻那个小煤矿,再咀嚼自己直接挖掘黑色黄金的气息和芳香,但战友们在大地的深处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足迹,不时在眼前浮现。他们和千千万万个劳动者一样在平凡也是特殊的岗位上,同样履行了军人的职责,把青春留给了大地,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人民军队也不会忘记这“挖掘黑色黄金的记忆”,大地会牢牢的记住我和我的战友们的深情依偎。
(全文1950字)
刘博文,笔名柳力,陕西省礼泉县人,大学文凭,1968年入伍,1986年转业,一直从事宣传教育研究工作。咸阳文学会会员,喜好读书写作,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啄木鸟》等全国上百家报刊杂志发表散文、长篇通讯、诗歌、杂文等上千篇,著有《雕刻平凡人生》一书。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