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伟光:从“修身太极”向“红色太极”的跨越
王长鹰
“太极”是“武”,但又超越了“武”,正所谓文武合一;“太极”是“道”,但又超越了“道”,道可道,非常道 ;“太极”是“修身”,却又在“修身”的同时,悄然向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进发……
——这是一代“太极传人”步伟光先生对“太极文化”的切身感悟!
也正是有了这样的感悟,步伟光先生才以毕生之力,努力践行着从“修身太极”向“红色太极”的推动与跨越!
谈起步伟光先生,就无法绕开他的家庭出身。他生于军人世家……外祖父是老红军,地下党,祖父兄弟三人既为村寨贫民做善事的中医,又是劫富济贫的行伍出身!
受祖辈的影响,父亲步德勤15岁就步入了军营,在父亲的影响下,1979年和1987年,步伟光和弟弟步兵也分别光荣参军,整个家庭正式步入军旅世家的阵营……至此,在步伟光幼小的心田里,便播下了崇尚英雄的种子!
那崇尚英雄的种子,在步伟光血脉与生命凝成的土壤里,渐渐生根吐芽,开枝散叶……以至发下誓言:不成就一番事业,今生枉为男儿!
走入军营的步伟光,立马陡生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超越感,宛若“蛟龙入海,劲鸟归林”般的自然又必然,一言以蔽之,他找到了崇尚英雄又可成就英雄的广阔土壤——中国军营!
入伍以来的成绩,检验了步伟光的准确判断:光荣入党,多次立功受奖,多次被师部、集团军、军区评为“优秀四会教练员”,并荣获济南军区“建功杯”和“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
大凡在武术上有所建树的人,一般出于两种:一为天生体质较弱者,习武以强其身;一为生来便对武术有着先知先觉的痴恋与着迷,修武以终其道。自小便身体强健、身板硬朗的步伟光,无疑属于后者。他8岁专练东纪沟大洪拳(大花拳),后拜杨式太极门人傅声远宗师为师,其间跟随李连根、刘干金、谢靖昭、王秀云、焦永民等老师,分别学习了长拳、太极拳和道家的丹道功法……进入“红色军营”,他的精湛武功与杨式太极,便在“红色文化”的浸濡熏陶下,进行了“红色改造”与“红色升级”,由此而诞生了他的“红色太极”!
步伟光热爱学习,更热爱思考,习武修身修德的同时,又有挑灯夜读、伏案总结的习惯,翻览他的笔记,清清晰晰地记录着这样的感悟:
从春秋到战国,从诸侯争霸到战国七雄,再从战国七雄到华夏一统……一个惊人的事实是,近三千年的中华文明所留给后世的,却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而战争的本质就是“流血”……
是的,也正是那一代代一茬茬中华儿女青青脉管里流出的红如枫叶的“血”,汇聚成了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并引领一个伟大的民族,从战争走向和平,从苦难走向辉煌,并把对“血的红色记忆”,融入生命,融入灵魂,最终化成视死如归、可歌可泣的对“血的信仰”,——那就是“红色信仰”!
步伟光的“红色太极”,与其他传承千载的各类太极的最大不同点,就是为“杨式太极”注入了“红色基因”与“红色灵魂”,不仅解决了千百年来“太极”的门派之争,更为重要的,是解决了千古传承、历久弥坚的“中国太极之道”,是为门派一极所用,还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多极服务的大问题!
步伟光为“红色太极”定位的终极使命:就是为人民谋福祉!为万众谋幸福!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服役近30年的步伟光,终究要离开他无限眷恋的军营。走出军营的步伟光,身体素质和精神素养都得到了极大的淬炼和洗礼,按他的军旅表现和立功受奖现状,他完全可以回到地方安置到一个旱涝保收的机关或国企,过一过衣食无忧的神仙日子……但他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自主择业,家人意外,亲友更不理解,而他却信心满满,坚定不移。他给出理由是:身为共产党员,受党恩数载,未及恩报,自己想“传道授业”,把在部队练就的“红色太极”与“红色基地”福泽民众,遍传五湖四海,大江南北!
实事证明,步伟光文治武功加身,绝非浪得虚名,“赢得生前身后名”,靠得是真才实学:
曾获得2004年2005年潍坊市太极拳比赛第二名,2006年青岛“巴伦杯”国际杨式太极拳冠军,2006年潍坊市全民健身运动会太极拳、剑双42冠军,2010年上海“圆满世博”太极拳比赛中荣获两项状元大奖,并被组委会授予“太极精英”奖。在2010年第八届香港国际武术中,荣获两个亚军,获武术太极六段第一名;2020年又获得上海全国太极拳线上比赛第一名。
2012年6月获太极宗师傅声远亲传弟子,杨式太极六代传人,现为潍坊、济宁声远太极研究中心会长,济宁体育社会组织委员会常务理事,济宁老年大学太极拳教练。
步伟光传授“红色太极”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他传武更传德,强调修武更修心,以一人的“爱国之点”,连接起天下人的“爱国之线”与“爱国之面”,让“爱国”的力量汇聚成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从千秋万代的民族发源地出发,伴着一个伟大民族的不断成熟与成长,流向国泰民安、生生不息的明天和未来!
步伟光常说:“我取得的所有成绩,都不是一人所为,而是团队和集体的共同创造!”于是乎便有了以下的历史画面:
2006年-2009年,自费到邹城市体育局和文化广场传授杨式嫡传太极拳,并馈赠太极拳教学光盘,推动了当地太极拳运动的迅猛发展。
2010年-2012年,根据太极拳内部的规律,结合部队管理、教育及教学法的实践活动,撰写并出版了太极拳及杨家拳实用解析,自费去广东传授太极拳、并创新出太极拳步式教学法。
2012年以后,在潍坊、青岛、济南、济宁、邹城等地及兖矿集团,积极推广中医太极拳的强身治病、防病原理及拳法,并创造出“太极养生功”。许多井下工人、退离休干部和病人练习太极拳和功法后,身体素质得到很大提高。
组织百人方队,参加了2014年9月山东省第二十三届全运会开幕展演。
承办了第32届、33届国际孔子文化节“孔子文化与太极养生”专题汇演。
参加了嘉祥国际武术精英大赛的组织、百人义演。
组织纪念毛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6周年百人太极汇演。
进行了济宁第六届运动会开幕百人太极义演。
组织潍坊明德学堂师生,参加了2016年奎文区夏令营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等。
社会效益更不容小觑:
为继承和发扬国学文化,弘扬太极文化的育人功能,筑牢学员们和谐发展的道德基础,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促进社会整体效益健康有序发展,步伟光在太极拳的教学训练中,始终遵循“积极、健康、向上、阳光”的理念,他将《弟子规》《孝经》《古代二十四孝》《我军光荣传统史》《日军入侵中国历史分析》《孔子儒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基本体现》等六大篇章,采用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教育、体能训练融入到太极拳的拳理拳法中去,引起了广大拳友们的思想共鸣!
步伟光每到一地授拳和义演,时刻用先进的文化言行维护一个老兵、一名党员的光辉形象。对强身健体、文化教育、社会稳定、太极拳推广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十年来,步伟光为馈赠训练资料、制作光盘、往返各地组织训练和义演、购置和更换训练器材、建设训练场馆、去外地学习交流和推广太极文化、编写材料和教案、进行中医太极汇编等等,个人先后投资近50万元,但他却无怨无悔,守梦如初!
几十年如一日的慷慨相授,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星火相传,让人们记住了步伟光,记住了这位有着几十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的人格魅力和卓越风采,他在实践中淬炼并加以完善的“红色太极”,业已成为千锤百炼的“红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光照五湖四海,福泽大江南北,人们在习拳练武强身健体的同时,更享受到了品武修德的独特魅力!
正像步伟光先生在自己的笔记中所总结的那样:
历史不可追,但却记住了中国军人自强不息的宝贵精神;镜头不可忘,留住中国军人征程的瞬间,并把瞬间变成历史的永恒……也就为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留下了中国军人穿在身上的“一片绿”,闪耀心中的“一片红”……
让“修身太极”从“修身齐家”的原点,走向“红色太极”“治国平天下”万里征程,是一个中国军人的伟大使命,也是一名当代共产党人的伟大担当……
希望读到此文的所有“太极”爱好者,也能实现从“修身太极”向“红色太极”的跨越,让“健康的体魄”与“健康的灵魂”一道,完成一次意义非凡的红色长征,不负这个伟大的时代,更不负人生伟大的使命!
2024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