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逆旅 一苇以航
文/张利可
(原创 灵秀之家 灵秀师苑风 2024-03-08 河南 )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出自作家七蓳年的《尘曲》,意思是生命就像一场逆行之旅,就算是一叶扁舟,也要勇往直前!
丁老师,中年男士,53岁。患肝恶性肿瘤,因多发转移再次入住中医院肿瘤科。腹腔有大量腹水,腹胀明显,进食少、乏力。
晨查房时,看到他妻子在抽泣,而丁老师则面色沉重,朝向窗外一言不发。
我小心翼翼地上前询问:“丁老师,是哪儿有不舒服吗?”
听到声音他转过头“哎,这张床,我怕是下不去啦!”声音中透着无奈与悲凉。
妻子听到这句话,对我哭诉:“他拒绝吃药,要放弃治疗出院回家。”
我赶忙安慰她:“别着急,等查完房我和丁老师聊一下,我们都尊重他的想法和决定。”

丁老师是某单位的部门领导,半年前体检发现异常,住进了我们医院。为了加强医患沟通,让患者有价值感,更好地适应医院环境,每当有撰写资料、科普宣传等事宜,就会主动向他请教。经过多次住院治疗,他和科室人员都熟络起来,大家都尊称他为老师。
查完房后我来到丁老师床前。床头柜上的药还在,他靠着床头半坐着面向窗户一副拒人千里的姿态。
他妻子小声对我说:“从早上你们走后就不再说话了。”
我点点头,观察着丁老师的神情,故作轻松地调侃道:“丁老师,窗外的风景我也好久没看了,有部电影《让子弹飞》,咱们也让思想飞一会儿?”

他被我轻松的话语逗乐了“护士长,你呀不去说相声都亏得慌。”说着,身子也转向我,表情明显放松了。
我拉了把椅子坐到床边,诚恳地问道:“丁老师,您在想啥,能说说吗?”
他犹豫着动了动身子,我立即帮他摆好舒适的体位。思忖片刻后,他说:“你看窗外的锦屏山,山上草木萧疏,没有一丝的生机,和现在的我一样!”
我说:“丁老师,您如何看这座山?”
他又看向窗外,说:“在单位我对任何事情都要求尽善尽美,领导同事都很佩服。文明单位、标杆企业等等,这些称号都是我一手创立的。”随之他望向妻子,“家里两个孩子,她又大大咧咧,闺女的考学、招聘、就业都是我帮着协调谋划。单位里我也退二线了,没啥惦记,就是家里我放心不下,俩孩子都还没结婚、成人,我还有85岁的老母亲......”

我握了一下丁老师的肩膀,待他情绪平复后问道:“我知道您喜欢诗词,能告诉我在您心里,描写山峰最美的是哪一句吗?”
他声音沉稳地念诵道:“碧峰插天翠色浓,高山峻岭气势雄。”
我微笑着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这首诗感觉很有力量和气概,您可以参加诗歌朗诵会啦!此刻您再看看锦屏山,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丁老师若有所思地再次望向窗外,长舒一口气后,身体微微前倾“这病无论到何时,我都是一座巍然屹立的山。人生一世有太多的挑战与艰险,你真的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我要给孩子们做个榜样,无论遇到何事,都要拿出积极的状态勇敢面对,决不放弃!”随之,他歉意地安慰妻子说,“这半年,你辛苦了!来,倒杯水咱吃药、继续治疗。”

叙事护理是一种充满尊重、共情和生机、从躯体抵达患者心灵的照护模式。倾诉本身就带有治愈的疗效,护理人员在聆听的过程中,了解患者的亲身体验及感受,是消除患者恐惧和绝望的最好方式。
宜阳县中医院“一缕阳光”人文叙事护理学组,自培训成立以来,运用叙事护理的技巧,为患者提供了更专业的心灵关怀,使同事之间构建更加和谐的工作环境,提升了医务人员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泰戈尔在“用生命影响生命”一文中说,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黑暗;请保持心中的善良,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善良,走出绝望。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活成一束光,绽放着所有的美好!
作者简介
张利可,医务工作者,喜欢文字,爱写些心情。坚信:有阴影的地方就一定有阳光。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活在更深的阴影里,但是他们依然保持微笑,面向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