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居易与女粉丝的情爱纠葛(历史故事)
作者:陈建国

白居易,大诗人,唐德宗时期,以一曲《长恨歌》驰名天下,为之钦慕的粉丝不计其数,关盼盼就是其中之一。
关盼盼,时为徐州守帅张谙的妾室,她不但人长得美,还擅长舞蹈,且能自编自导自演。
这一年,担任校书郎的白居易来到徐州,张谙尽地主之谊,设宴为他洗尘,席间,关盼盼为她的偶像精心演绎了自己创作的《长恨歌》和《霓裳羽衣舞》,她那曼妙的舞姿,圆润的歌喉,令在场的人为之倾倒,白居易也是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他不曾料想到,此行竟然会遇到这么一个懂自己心声的美丽与才情并具的奇女子。
此后,由于张谙也很仰慕白居易的诗才,频频邀请他来府中做客,如此,白居易与关盼盼得以有缘常见。
可惜,虽然能四目相望,他们却不能走近,更不能吐露衷肠。
白居易毫不吝惜华丽辞藻,称赞关盼盼“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又赞她道“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
丈夫虽然对关盼盼宠爱有加,但毕竟他是纠纠武夫,真正能琴瑟和鸣的,诗文唱和的恐怕就是白居易了,可是,雷池不可逾越,再爱,两人也只能把感情深埋心底。
相聚有时,别离无期。
徐州分手后,白居易与关盼盼天各一方,终生再未曾见过面。
两年后,张谙病逝,有姿色又有舞技的关盼盼完全可以像其他姬妾一样,另谋出路,开始崭新的生活,更有富商官宦,愿意出大价钱,娶她进门,锦衣玉食,享受富贵荣华,出人意料的是,关盼盼毫不犹豫一一推却。
她声称,为感念夫君的厚爱,决定独自留在张谙专门为她建的燕子楼里,为他守节,这一守,就是十年。
也许,出于女性的矜持,关盼盼无法主动联系白居易,更难以主动向白居易表白,她能做的,就是痴痴的等,等白居易前来。
山水也有相逢日,人生何处不相逢?
话虽如此,但现实是残酷的,很多的分别,不是一年,十年,而是一辈子。
岁月蹉跎,倘若不是擅长乐府诗的张仲素,在元和十年(815)与白居易相见时,带来了关盼盼所写的《燕子楼新咏》诗三首,白居易都已不记得,在自己生命中,还曾出现过一个叫关盼盼的女子。
读完关的诗,盼盼独守燕子楼的孤寂和悲情鲜活地跃然纸上,白居易顿时感慨万千,他想起了和关盼盼互相钦慕的过往,当下提笔和诗三首,来抒发对关盼盼念旧爱而不嫁的怜惜悲叹。
可是,他有一首诗却深深伤了关盼盼的心,“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枝,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白居易的诗文功夫太深邃,这首诗既可以理解为他对世事无常的感叹,也可以理解为“轻贬暗讽”之意,认为这些“花儿”应追随其夫以死谢恩。
关盼盼看到张仲素带回徐州的诗词后,起初欣喜若狂,可读完白居易的和诗后,面色惨白,心拔凉拔凉。她在青灯下呆呆数日后,留下一首“自守空楼敛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相随”。
随后,这位传奇女子带着愤怒与绝望,自缢而死。
关盼盼错了,她原以为,白居易是最懂她的人,但其实不是,欣赏和懂,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
在燕子楼的十余年里,关盼盼的身心早已脆弱得一触即碎,潜意识里,其实她也在奢望,奢望有那么一天,那个与自己心心相惜的大才子能忽然出现在面前,共同演绎一段才子佳人的浪漫爱情。
可最终,关盼盼还是失望了,她认为自己看错了白居易,但,她并没有认识到,两人归根结底,其实是一类人,都是有才情重名声,死要面子活受罪,彼此相知却不相惜,最后,只留下找不到相爱证据的暧昧和以诗相残的千古遗恨。
白居易听到关盼盼的死讯后,呆立许久,一整天不发一言。
白居易临终时,特意庄重地交代他生平最宠爱的两个小妾改嫁,从他贞烈意识的改变看,他的心底,应该始终残留着对关盼盼的歉意。



陈建国,青岛,策划师,经济师,管理咨询师,在职研究生学历,曾任多家公司中高管,系中国网络作家协会、山东省作家协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北京微型小说研究会会员,青岛市作家协会理事,在海外和国内发表小说、散文、故事、童话等1200多篇,出版有小说集《陈建国传奇作品选》、情感美文集《允许我尘埃落定》等,约200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