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淮文学》征稿启事
《黄淮文学》从今日起,换地移主,更以大气魄地向大家展示一个新的平台,更以饱满的热情为作家、作者、读者服务,打造一个崭新、完美地服务平台。
《黄淮文学》是一颗闪耀的明星,在黄淮平原大地冉冉升起,《黄淮文学》立足黄淮面向全国,欢迎各位有志之士加入《黄淮文学》编委。《黄淮文学》以“高雅,唯美,国风”的理念,精心为正能量艺术爱好者提供抒发情怀、展示才艺、学习的交流平台。
《黄淮文学》不定期地组织长期为《黄淮文学》合作的企业、作家、作者进行旅游、采风、开展笔会交流。
《黄淮文学》长期面向全国华人征稿,面向全国企业合作,为企业服务,宣传企业形象,宣传企业产品,为企业打造知名程度,组织作家采风,为企业写真。
《黄淮文学》征稿主要收录诗歌小说、散文,文学评论。作品立意要新,内容健康,积极向上,传播正能量,杜绝政治敏感问题,一旦发现,永不录用。
《黄淮文学》微刊开辟如下栏目:(诗苑天地) (古风清韵) (小说园地) (散文花絮),现代诗每首限制20行以内,力求精简,思想健康,富有意境、内涵和跳跃性;格律诗平仄押韵符合要求,用新韵要注明。
欢迎各位文学爱好者、作家踊跃投稿。本刊暂无稿费。
另外招募主编、副主编,诗策划若干名。
联系电话:13283719267(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hhwx@163.COM
投稿须知
作者在投稿之前认真检查作品,对错字、句进行修改后方可投稿。
投稿可以通过邮箱投稿,也可以在《黄淮文学》交流群贴稿,以便老师收稿,也可投邮箱,邮箱投稿可编辑文档,不接受贴稿。
稿件要求原创首发,禁止一稿多投。

★散文园林
●小时候的年
雨寒
在我小时候过年是很乐趣的,一进入腊月就不断地听见四处响起的鞭炮声,父母张罗着置办年货,母亲把养的两只公鸡卖掉,给我和弟弟扯块布做一身新衣服,父母舍不得添置新衣裳,紧着让我和弟弟穿体面些。
记得有一年大年初一,弟弟比较淘气,半夜就起来捡炮,不小心新褂子上的兜兜被鞭炮的火星烧了一个窟窿,弟弟吓的不敢回家吃饭,生怕母亲吵他、骂他、打他,惹得父母到处地找他,村庄所有地方都找遍了,逢人就问见弟弟没有?急的母亲扯着大嗓门叫喊弟弟的名字,父亲急得团团转,满头是汗,一直找到日头偏西,弄得一家人连大年初一也没过好。
谁知淘气的弟弟在村外麦秸跺里面藏着呢,他在麦秸跺上掏一个洞,躺里面可暖和了,饿的肚子“咕咕”叫也不敢回家。
父亲找到他后,也没有责备他,带她回家后母亲看见他身上粘满了麦秸草,即生气又心疼,生气的是弟弟太淘气,把崭新的新衣裳烧成一个窟窿,心疼的是孩子饿了大半天,大年下的一口水也没有喝的,母亲赶紧生火把锅里的剩饭烫了一下,弟弟狼吞虎咽地把饭拔进肚里,津津有味地啃着白面馒头,馒头散发出一股股麦香……
我在一旁打趣道:“弟弟!麦秸跺里暖和吧?”他“嘿嘿”地笑了,逗得母亲也“哈哈”地大笑起来……
最有趣地还是数蒸馒头,小时候我家很穷,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靠工分吃饭,一年到头吃不上几顿白面馍,少的可怜。所以我和弟弟盼着过年,过年能够吃上几顿白面馒头。
过了腊八节(腊月初八)后,母亲就开始忙活了,张罗着淘洗粮食、磨面、兜酵子,左邻右舍的婶子大娘互相帮忙,开始蒸馒头了。这天,母亲从邻居家借来带釉子的和面大盆,张罗着准备蒸馍。没有等到雄鸡啼唱,母亲的小脚踩在地面上,发出“咯噔咯噔”的响声,传进我的被窝,母亲就开始“呼嗒,呼嗒”地拉风箱烧水和面了,星星在天空斜看着母亲灵巧的双手,在面盆里上下飞舞,熟练地揉搓面团。没到天亮三大盆面团一溜地摆在床上,盖上用秫秸筳子制作的锅箔,再盖一层洗干净的床单,然后再盖一层厚厚的棉被来保暖,使面块尽量快点发酵。三个面盆里发酵着不一样的面块,一盆是纯净的白面,一盆是白面掺些许玉米面,三期比例(即七份玉米面,三份白面),一盆是红薯面掺许些白面,同样也是三七比例。
吃过早饭后太阳升高了,东院的二大娘,西院的大婶子,北院的大嫂子陆陆续续地都过来帮忙了。把案板清理一下抬到院子里,大家就开始忙活了,北院的大嫂子年轻有力,负责搬面块、揉搓面团,二大娘和大婶子负责搓面挤子,母亲负责洗涤蒸馍布、锅筚子,父亲是烧火的,不一会儿,袅袅炊烟在空中飘荡,一股股馍香味随着炊烟四起,飘散在农家小院……
纯净的白面是蒸大馍、枣花,馒头,这些都是留着走亲戚待客用的,其它面是全家人过年吃的,母亲很疼爱我和弟弟,让我和弟弟吃玉米掺白面的馒头,母亲和父亲吃红薯面掺白面的馒头,一家四口吃着不同样的馍。
就这样弟弟还不知足,过了正月初六寒假结束就开学了,弟弟在去上学时总是偷偷地放在书包里一个白面馒头,在路上偷偷地吃,白面馒头凉了吃,容易掉渣。有时我看见弟弟吃也很眼馋,弟弟就掰给我一小块,嘴里还嘟嘟囔囔地说道:“你不会偷一个。”
正在我胡思乱想之时,弟弟在梦呓中喃喃自语地说道:“今天妈妈蒸白馍的,还蒸包子得多吃点,然后再藏起来几个,在上学路上吃……”,弟弟想的多么美!敞开肚皮尽享“饕餮”大餐,也是多么地聪明,如意算盘打的挺不错,为了能吃白馍,弟弟和我都在盼着过年!
母亲也是很会算机的,先蒸一锅玉米面掺些许白面的馒头,让我和弟弟两个馋嘴猫先填饱肚子,最后再蒸纯净的白面馍。
玉米面掺些许白面的馒头在那个时候也不是常吃的,平常都是吃红薯面锅巴,就是在逢年过节一般的庄户人家也吃不上,光指望生产队分的那点麦子根本就不够吃的。只有劳力多孩子少的家庭,并且养头猪卖了钱在集市上籴些麦子,,到过年才能蒸些玉米掺白面的馍,才能在逢年过节吃上几顿白面馒头。不然,蒸一锅子白面馍留着待客,自己仍然吃红薯面锅巴。
在那个物资贫乏的时代,食物相对单调,一日三餐都是离不开红薯,早晨蒸红薯、红薯锅巴,中午红薯面面条和红薯叶,晚上红薯汤,逢大小节日,吃上一顿白面面条就不错了,总的算下来一年到头吃不上几顿白面馍。全家人如果有那个人感冒、生病了,没有钱去打针包药,母亲就为谁做一碗白面面条,放点葱花、生姜,其他人跟着喝点汤也是很有福气的……
过年少不了贴春联,那个时候集市上没有卖春联的,家家户户都是卖张红纸找识字人写,过了腊月十五就放寒假了,我就开始忙了,家家户户就掂着红纸找我写春联,虽说我的毛笔字写的不好,但我是村里唯一的高中生,会写些文章,会背毛主席诗词,还能够背部分古体诗,写春联不用看书本,信手拈来。所以大半个村子的老少爷们都找我写春联,有时候写到深夜。
之于此,我和弟弟总是盼想着过年,每到了这个时候,辛苦劳作了一年的母亲才能闲下来,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准备着年货,此时,在那生活单调的日子里,就会增添了许许多多喜庆的色彩和趣味。
久远而温馨的味道在我心中念念不忘,蒸馒头、捡炮、写春联是多么的有趣啊!那是久远的乡愁,永远装在我这个出外游子的心中。母亲在的时候,每次回家过完年,我就踏上远方的行程,母亲把我的小车后备箱塞了又塞,装了满满的一后备箱乡愁,才让我上路……

★现代诗歌经
●用一场火救赎(外一首)
文/马学令
冬天失去季节铺展的多种色彩
变得空虚和单调
村头的树叶被风收集成冢
等场一场火完成它最后的救赎
麻雀们不理睬它的落寞
也无人想像它曾经有过的绚烂
和黄昏相约
我驻足村头瞭望远野
看大片的麦田在记忆中翻起金色波浪
寒意此时随风而至
我想用一片热情与它作别
点燃一根烟,然后
把火苗掷向堆积的落叶
面向村庄来一场浴火重生
身后的野火与我跳跃狂欢
我们有意或无意
成全彼此之间的救赎
在一场熊熊燃烧的火焰里
成就彼此的改变

在吴广塔前凝立
文/马学令
吴广塔前,凝立
隐隐听见战鼓擂响,战马嘶鸣
遥遥望见,旌旗猎猎漫卷大野西风
那曾被压抑的洪荒之力
迸发原始的汹涌
自古被压迫的人性
如干草遇到烈火
总会燃起燎原的冲动
你以初始的践行者
把高光时刻定格《史记》之页
照亮后世一次次揭竿而起的旅程
历史的序幕一旦拉开
二千多年的剧本如浩浩荡荡的江水奔泻
王侯将相们的江山从此风雨飘摇
脚下泥泞之路还远
但你身体轰然倒下,怒目苍穹
铮铮铁骨和不屈灵魂
化作风中呐喊
塔是你岿然而立的身躯
矗立于千千万万人的心中
风吹日晒也不能低头折腰
你是插在中原大地的一面旗子
引领后人瞻仰头顶自由的天空
然而,现代人骨头软了
面对权势,只会趋炎附势
谁还敢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也许仅有这一座吴广塔在寒风中悲鸣
我是吴广塔下的一粒尘埃
愿以大地的厚重
托起你千年的伟岸
更愿以你身上的一块砖石
支撑着我骨骼的坚硬
吴广塔,我们来了
走近你和历史
走近时代赋予你新的含义
●春天(组诗)
聂山峻
新芽嫩绿
努力的抬起头
顶起春露一滴
一冬的积蓄
将枯黄色的外套退去
穿上绿色新装
充满了无限活力
蓬勃的朝气
顺着田野
叩开了冬的沉寂
● 三 月
雪融柳青
日子开始积蓄热能
沉睡的花草
复出意浓
涡河活泼欢腾
向着遥远
向着梦
不闻挫折还是掌声
砥砺前行
●阳 春
小草伸了个懒腰
拱出泥土
绿油油铺满阡陌
田野上的纸鸢
让童心翱翔飞高
春风跳着芭蕾
舞动漫妙
吹笑了一树含烟
吹出了一曲清笛环绕
●早 春
春光从枝丫间落下
给我几分暖意
舒畅从心底发芽
麦苗披上了浓绿
太阳豁然开朗
将吻痕留满大地
●静守时光
把心事揉入夕阳
将往事涂上美丽的时尚
欢笑与泪交织
思念睁开朦胧的睡眼
爱已写满了青石小巷
红纸伞的缠绵
温柔的影子留在了阡陌上
生命繁华似锦
每个日出日落都在枝头绽放
等到再次相逢
惊艳到春风荡漾

★古风清韵
●七律·三八节老妻吟
柯美柘(江西)
围裙不解与天忙,十口之家好奶娘。
晨起闻鸡催曙色,晚安带月晏清光。
萦怀梦蝶营求事,挂肚囊萤学习方。
上赐余生三百岁,蓬门久悦有糟糠。
●七律·林区妇女赞(新韵)
文/岳新华(黑龙江)
林区妇女胆包天,砍树刨穴胜猛男。
油锯严冬伐曲柳,镰刀盛夏剪荒山。
装车归楞香肩破,种地施肥小腿酸。
两会北京传喜讯,桦南百姓笑开颜。
注:曲柳指的是水曲柳。
注:1976年,桦南林业局永青林场青年女工队被评为黑龙江省先进集体。

●七律·踏青
柯美柘(江西)
几阵春雷几阵风,晴川绿野闹融融。
黄鹂唱和鹅黄柳,紫燕欢娱玉碧空。
旖旎云光迎旧翠,氤氲雨气送新红。
轻尘一曲同君伴,自驾豪车西逛东。
●七绝·二月二感怀
文/观澜
龙腾四海傲七洲,中国人民昂起头。
多少功臣催白发,日新月异数风流。

★《黄淮文学》编委:
刊名题写:文锋
顾 问: 华 晓 春 姚 化 勤
主 编: 肆月春风
执行主编: 冰波 颜力
副 主 编:一骑红尘 袁辉
总监校对: 冰波
校园征稿:小石
宣传部: 高山峻岭
发行部:春生 小石
企业广告策划:文锋
编 委:肆月春风 冰波 一骑红尘 春生 小石 高山峻岭 刘伟华 刘刈 于广 蓝天白云 韩 镯 冰 清 兰 子(以姓氏笔画为序)

点击二维码 关注黄淮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