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来自红色的沂蒙革命老区,在农村工作26个年头了”。2024年3月10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代村党委书记王传喜亮相。

王传喜就“如何发展特色产业,带领村民走向共同富裕”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王书记说,今年春节假期,代村的农业科技馆又“火”了一把。游客走在4米多高、12层设施的蔬菜丛林里,纷纷感叹现在农业科技的发展速度太快了,不沾土、没虫害,动动手指就能通过电脑程序给蔬菜浇水施肥,种出绿色优质农产品。很多来研学的孩子来了都不愿意走,说我们这儿简直就是一座植物的梦工厂。
王传喜说,如今在代村,不仅有农业科技园,还有兰花雅集、印象代村、沂蒙老街、竹林水岸……新春贺年会期间,日均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乡亲们都说,以前最想过上城里人的生活,现在城里人都愿意到我们代村来体验生活。
“我家住在公园里”,成为乡亲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增强的背后,是代村下大力气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昔日一个集体负债380多万元的“脏乱穷”村,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村集体各业总产值38亿元,村民共同富裕的先进村。

2018年,时任兰陵县委书记的任刚指出,乡村振兴是循序渐进的,今天的发展是为下一步更高水平的发展创造条件。兰陵县大力实施“抓头雁,引归雁,强鸿雁,成雁阵”为主要内容的“四雁工程”,着力构建“物质激励+台阶激励+精神激励”的正向激励机制和长效引导体系,激励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对王传喜带领村民实现乡村振兴的事迹给予充分肯定。并清晰描绘了乡村振兴的路线图: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

2018年6月,总书记再次考察山东时指出,农业大省的责任首先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要把粮食生产抓紧抓好,把农业结构调活调优,把农民增收夯实夯牢,把脱贫攻坚战打好打赢,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总书记的讲话,更加坚定了王传喜投身乡村振兴的决心,他把目光投向了带动更多村庄实现共同富裕。

这些年来,代村把壮大集体经济当做‘推进器’,把党建引领当做‘定盘星’,让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坚持立足农业,没有流失和浪费一寸土地,特色产业发展一直围绕现代农业链条延伸,打造了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建设了农业企业园和新农人培训中心,走三产并举、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子,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坚持党建引领,王传喜带领村干部用“公心”换“民心”,带头“吃亏”,因为花多少钱也买不来大伙儿的支持。村里建了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沂蒙精神为主题的村史馆,让“新代村人”知晓代村的千年历史和红色基因。乡村治理不断完善,村风民风向善向好,大家奔向共同富裕的劲头十足。

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王书记说,单个村的资源、力量是有限的,多个村抱团发展,才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代村的做法,正是山东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样板。乡村产业的兴旺,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归雁”人才,给千千万万个年轻人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代村的农业科技馆项目,就是由一个平均年龄不到28岁的返乡创业大学生团队实施的。
春天来了,正是出游的好季节,希望大家到兰陵代村、到全国各地千千万万的美丽乡村去看一看。

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刘雁滨正在山东老家观看网络直播,他就是代村农业科技馆项目负责人。刘雁滨看到王传喜的报道分外激动。他说,从一个点子,到试验成功、拿到国家专利,再到建成、开放、盈利,因此获得了全国首届乡村振兴青年先锋。作为代村年轻创业者的代表,他正在农村的广阔新天地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未来我要和小伙伴们一起,把更多的梦想变成现实,希望有更多‘归雁’成长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