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的路
文/周丽
回家过年,不论路途多遥远,回家过年,哪怕地冻天又寒。这是黄皮肤的华夏儿女千百年来深入骨髓的故乡情结。
我的公公婆婆在爱人未成年时就相继去世,结婚30年来,我们春节大都在运城娘家度过。2002年前,我的工作还在老家,平时吃住都在离家不远的单位,过年期间我们白天在娘家,晚上回单位住宿。2002年工作调动到吕梁,回家过年就多了辛酸的味道。那时候私家车还很少,腊月二十六到正月初六大巴停运,初七就要上班,我们一家三口只能在腊月二十六坐一年的最后一趟末班车回娘家过年。家里还有哥哥弟弟,母亲出于多方面考虑,只能按照传统的旧习俗(嫁出去的女儿除夕晚上不能住在娘家)让我和爱人去酒店过夜,初一早上,我和爱人在酒店吃过热腾腾的饺子回到娘家。几十个本家大人小孩都已先后给父母拜过年走了,有个心细的本家叔叔只见年幼的女儿在家不见我和爱人,问过母亲情况后就埋怨地说:“孩子不远几百里路回家过年,你怎么还能按照旧习俗大过年的让他们漂泊在外,这个旧观念要改变了”。听母亲叙说完,心情本就五味杂陈的我禁不住委屈的泪水夺眶而出。从此以后,每年正月初二我们就借车自驾回家过年,正月初七是父亲的生日,按照吕梁的风俗习惯“七不出门,八不回家”,我们一般初九返程,似乎给多陪父母一天找了个吉利的由头。
爱人是个谨小慎微的人,每年进入腊月就早早关注起天气预报,祈盼年前不要下雪影响我们初二回娘家过年,祈盼春节后天公作美让我们风和日丽地返程。有一年年前下了一场大雪,初二早上吃过饺子,我们忐忑不安地上路了,来到吕梁高速口,不出所料路封不通,苦苦等了两个小时,经多方打听暂时不会开通,悻悻然打道回府。下午爱人托熟人轮番探听到高速口终于开通后,第一时间载上我们一家三口喜出望外奔赴娘家过年,天黑前才赶到家。一路上我把沿途的冰天雪地情况不时分享到朋友圈,本想提醒朋友们注意行车安全,不成想无意吓坏了关心我们平安状况的哥哥,他紧张的神经一直绷到我们安全到家。
2020年的春节是全国人民都难以忘怀的,突如其来的武汉新冠疫情将喜气洋洋的春节气氛一下子切换到惶恐不安的世界末日,初一早上给父母拜年后得知,老家因为在武汉开“永济饺子”馆的开店人员回家,各个村庄都被封控,通往村里的必经之路要不被土堆彻底封死,要不被一条绳子齐腰拦住,外地车辆一律不得进入,于公于私父母只能婉拒我们回家过年。二十多年习惯了回娘家过年,突然被疫情拒之门外,不管什么原因,心里还是不能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我无法抑制悲伤欲绝,止不住泪如泉涌、泣不成声、号啕大哭,一整天以泪洗面,令女儿和爱人怎么劝解都无济于事,那种没有一起经历生离死别的亲情考验让我一直耿耿于怀。三年春节,都因疫情没能回娘家过年,过年回家的路,变得可望而不可及!
以前回家要不走隰县、吉县翻山越岭爬坡过坎;要不过汾阳、孝义、介休上大运高速,与川流不息的大小车辆拥挤堵塞提心吊胆,哪条路途都要花6个多小时才能安全到家。离隰高速盼了一年又一年,终于在2023年12月22日如愿以偿。激动之余我当天作诗一首以表达对离隰高速顺利通车的喜悦兴奋之情:
回家的梦30年前,能经常踏上回家的路成为白日做梦,只能画饼充饥,公交、大巴、火车一天一夜的颠簸劳顿碾碎了对故乡的思念。20年前不经意有了长途客运,将回家的路途缩短了一半,望眼欲穿的母亲盼到了女儿的归心似箭。10年前不经意有了私家车,春风得意马蹄轻快,回家的热情被92#汽油点燃。不经意这一天终于来到,离隰高速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回家不再是深夜里的噩梦连连,泪眼婆娑,酒窝里溢满幸福的泪水,甜到心醉。
2024年正月初二早上,我们一家三口迫不及待地自驾车回娘家过年,一出县城就上了离隰高速,接着就是3.6公里的陈家湾隧道,一下子就绕过陈家湾水库边山路十八弯的十几里车祸多发地带,顿觉神清气爽心情大好。这条新通的高速路车辆不多,公路笔直平整宽阔,如一条巨龙横亘在吕梁山脉,蜿蜒曲折浩浩荡荡,公路两边的山坡上依旧被白雪覆盖,在温暖的阳光照射下如披着洁白婚纱的仙女,楚楚动人。以前S形状的盘山公路被隧道代替,大大缩短路程和行车时间,提高安全系数。隧道内灯火通明,亮如白昼,隧道外光伏发电设施整齐连片。我们坐在车里谈笑风生,听着音乐唱着歌,夸赞高速带来的种种便利,不知不觉,不慌不忙4个小时就回到了娘家。一路上经过的大大小小的隧道就有二三十个,使我们不得不感叹执着追求,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感动中国高速造福于民,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的世界速度;感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为民谋福利,十年大繁荣的复兴梦想。身逢盛世,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怎能不为自己身为一个中国人而由衷的自豪骄傲,自信心爆棚。
回家的路越来越便捷快速,交通的发展改变着每个国人的生活质量,提升着国民的幸福指数,支撑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路越走越宽广。巨龙腾飞,势不可挡!
以后,不仅要过年回家,五一、十一长假期,也要经常回家看望父母,行孝要趁早,共享天伦之乐!



作者、主播简介:周丽(利君),晋南人,喜欢朗诵音乐舞蹈,偶尔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