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有谁懂,企业家光环背后的深思
文/李海华
2月25日,娃哈哈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宗庆后因病医治无效,在杭州逝世。一代商界传奇陨落,一代风云企业家谢幕。
宗庆后出身普通家庭,从42岁开始创业,再到成为中国企业500强掌门人,大器晚成、敢为人先、奋力拼搏的宗庆后激励了无数民营企业家,其创立的娃哈哈品牌更是“80后”“90后”的童年回忆。中国饮料行业的一代“宗”师走了,但他留下的商业故事和管理思想,仍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中的宝贵财富,历久弥新,回味悠长。
2月28日,杭州大雨倾盆,而早上7、8点钟娃哈哈下沙基地门口以及路两边,已经被各地赶来的民众围得水泄不通,他们奉上鲜花及知名产品AD钙奶进行悼念,还有外地人用外卖将鲜花送去志哀。花束中一张张的卡片寄语上写着,祝福宗老一路走好。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企业家如雨后春笋,在改革的大潮中风起云涌,他们成为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有不少人是自己白手起家创业,一步一步打拼出自己的商业帝国,有的企业家最初也不是从事商业相关,在时代的潮流和机遇中,他们敏锐地察觉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获得成功。
创业并不会一帆风顺的。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创业是需要历经艰辛万苦的,先不说他们在事业上所经历的磨难,企业家们生活中也是经历了九九磨难,苦言难尽,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没有最惨,只有更惨。”特别是中国企业家,只有企业没有家。一旦选择了做企业家这条路,便将终身与艰辛为伴。
超负荷工作是企业家的工作常态,员工有工作时间限制,一下班就可以回家,延长工作可以要求加班费。可企业家没有上班下班之分,你看有几个企业家能一下班就回家的?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对企业家是家常便饭。尤其是中国成功的企业家,都堪称“以厂为家”的劳模。甚至企业做的越大,企业家的工作时间越长。天天有处理不完的问题,应付不完的应酬,有太多的事情,他们都推无可推、拒无可拒,再疲劳也得打起精神硬撑。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高风险,始终是企业家的典型特征。干企业最常见的风险有三种,一是商业风险,二是法律风险,三是政商风险。风险级别,依次递增。商业风险是必须要承担的。市场变化无常,生意有赔有赚。除非垄断经营,否则想博取高收益,就必然要承担高风险,这是商业绕不开的法则。法律风险是可以事先防范的,但很多企业家都是出了问题、吃了大亏才想到要找律师,本来几句话或几个字就能化解的问题,却往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甚至失去人身自由。政商风险是三种风险中级别最高的。做企业离不开和各种政府部门打交道,此中利害,是最需要企业家斟酌和慎重的。有人说,中国的企业家,不是在监狱,就是在监狱的路上。这话尽管有失偏颇,但也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家职业的高风险特征。
光环背后的精神压力大是企业家的普遍状态。我们会发现很多企业家不是很早就满头白发就是头发稀少,甚至直接成了“锃明瓦亮”光头,常年的压力山大是最主要的原因。有的企业家,半夜梦中醒来,就吓得一身冷汗;有的企业家,多年的时间,每晚噩梦萦绕。甚至还有企业家,不堪精神重压,以跳楼的极端方式来了解一生。此中滋味,不是普通人所能体会的。
内心压抑,饱受委屈,无处诉说,是企业家的正常遭遇。有人说,企业家的成就是被委屈撑大的。又有人说,企业家吞下了委屈,成就了事业。不管哪种说法,意思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要想做企业家,就必须要受得了委屈,就必须有承受委屈的觉悟和能力。那种一言不合就拔刀的性格,是做不了企业家的。
天天吃药,病魔缠身,身体状况堪忧是企业家的常见现象。伟人毛主席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可企业家的这个本钱,是被严重透支的。常年的超负荷工作和精神高压,饱受委屈无处诉说,铁打的人也经受不住,何况企业家也是肉身凡胎。很多人,都身负多种疾病,却没有时间静下来安心休养。列宁说:“战士的终点是墓地”,企业家也基本上都是生命不止、奋斗不休。
凡事有因果,行为有动机,企业家们如此辛苦,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获取经济收益吗?还是自己腰缠万贯,功名成就。
不管从事任何行业,做企业都有其共性。过去这些年,在中国乃至全球,无数的企业家来来去去,起起伏伏,最终有的人胜出留下,有的人失败离去。他们都曾为创业奔忙、付出、焦虑,甚至痛苦不堪。当然,他们的快乐和成就感我们也很难体会到。“不忘创业初心,继续艰苦奋斗。”对于所有企业家而言,干实业,做企业,就得一直往前走,基本没有退路。都是典型工作狂,有的企业家每年平均要坐200多趟航班飞往全球各地,没有时差,只有到哪都能倒头就睡。常常一个人“说走就走”。坐高铁、坐经济舱,自己打车,甚至拉个手提箱在大街上快步行走。他们的成功就是坚持做好企业每件事,不断把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有些企业家因投资抉择连续多天失眠!参与谈判经常挑灯夜战,极为辛苦!一位企业家说:“做老大的不容易来自于两个方面:引领者走在前面,有风雨来的时候你总是第一个被刮到;第二个,领先者有很多的酸甜苦辣。比如技术领先了,后面的人盯着你。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不行,你可能花了一个亿去开发一个新的产品,人家花几百万挖一个人就把你这个东西拿走了。”这是一种怎样的滋味?在企业处于困难的时候,他们都会会面色凝重,焦急不安。
民营企业家汉能李河君说过深刻的三句话:
其一,“我们往往高估一到两年的变化,低估五到十年的变化。”
其二,“改革开放30年,像汉能这样的民营企业能活过来的,基本上都是从火坑里爬出来的,永远在市场的风雨中前进。”
其三,“很多人对一些新兴事物起初是看不懂,甚至看不起,但最终结果可能就是跟不上。”
1988年,20出头李河君在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还没毕业就直接下海。对于李河君来讲,最辛苦的一段时期应该是建设金安桥水电站的十年,可以说是“掉了一层皮”。汉能从2002年筹建金安桥电站,直到2011年一期240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耗时十年。
当金安桥项目举步维艰,几乎所有认识他的人都劝他尽快放弃,甚至认为李河君这次死定了时,李河君却顶住了各方压力,咬牙坚持了下来。为了应对高峰时每天1000万元的投入,汉能把前些年建设的效益好的优质电站一个一个地出售。
在最困难的时候,汉能将多年积攒下来的风险准备金全部投了进去,金安桥水电站项目却像无底洞一样总也填不满,最后甚至从汉能高管个人和家里借钱投资金安桥。这样的压力常常让李河君感到焦虑,常常夜不能寐。
面对金安桥项目长达10年的建设期,团队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当时有一个分管金安桥项目的副总裁就中途跑了,“他觉得跟着李河君干没前途”。金安桥水电站建成后,望着金沙江上那巍峨耸立的640米长、160米高的大坝,望着那奔腾而下的激流,李河君曾万分感慨:“受的这些罪值了,流的这些泪,痛快!”
创业的艰难与坎坷会出乎所有企业家的意料,创业开始,企业家要克服资金短缺等种种困难,建成投产后,却因产品不知名而没有市场。企业家不得不带着自己的产品开始推广应用之旅,在清冷的展会上拿不到订单,只好上门推销,不厌其烦口干舌燥讲解,深夜难眠的苦苦思索,这让永不服输的铁打的硬汉企业家日见黑瘦,从东到西,八千里路云和月,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白天跑业务一遍又一遍讲述创业和自己产品的故事;夜里聚集在客房里研究对策,时常是通宵达旦,一路走来充满艰辛。“从来生存就是一件残酷的事,镜头前企业家的淡定轻松和风花雪月都是表演,背后无时不刻的担忧、焦虑和思考才是贴身的伴侣,但同样也是这些,一步步璀璨他们的人生。”
企业家多年的生产经营中,磕磕碰碰受的伤、烫的疤、长的茧,已磨出了他们无奈的成熟。但他们又时刻扔掉成熟,归整为零,重新出发。出发时,他们仍是衬衣洁白如雪、愿景热泪盈眶的少年。
张新在《特变电工:我的大学》一文中写到:“感恩我的父母、妻子和儿子。在创业的路上,无论遇到再大的风雨,你们与我不弃不离,风雨同舟。这些年来,我很少有时候陪父母好好聊聊天,吃顿饭。妻子生病,我无法陪同床前,就连我最尊重的岳父大人去世,我也因为与新疆电线电缆厂的重组,而无法去送他老人家一程,与他见上最后一面……”
每天迎着朝霞出门,直到晚霞红遍,但企业老板们还在办公室灯光下的老板桌旁,继续仔细研究企业发展方案,深夜的钟声已敲响,他们才依依不舍回家。时间随水而逝,他们从创业到成功,变得老成、从容和处变不惊,这为成就他们的企业家之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他们实在是太忙:加班加点是常事,长时间在外地出差是常事;路边摊解决吃饭问题也是常事;全天五六场会议也是常事;一天见好几拨人更是常事。他们说“企业打个盹就可能死掉,别说‘七年之痒’,特别对于那些创业公司而言,能撑得住半年甚至三个月,都可能是极大的考验。”
创业多年,他们身体上的劳累早已成习惯;更大的“苦”来源于从基层向管理者、掌舵者的角色转变,他们有可能从创业成功一步登天,也可能从百亿富豪跌到债务累累的人生谷底,他们心中的五味杂陈,他们的苦,我们普通人永远无法体会。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企业家悲情的“轮回怪圈”,很多企业家数度创业,数次离开;他们掌舵后,又历经跌宕折腾,最终退居幕后。他们”黯然退场,不免引人唏嘘。“这多像是一场烟火,砰的一声,上了天,落下来的全都是灰!”从李嘉诚到马云,再到许家印柳传志,为什么企业家会不断“倒下”,这值得企业家深思,更让我们普通人感叹。
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大量企业人员的存在,同样的企业也离不开一个优秀的企业家的带领,曾经我国这些著名的企业家令我们十分羡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却纷纷被扒出背后隐藏的阴谋。从李嘉诚到马云,再到许家印柳传志,为何企业家会不断跌落神坛?
我们先看看“民族之光”柳传志遭遇危机。柳传志,作为我国企业家的代表人物,在去年开始的舆论之中遭遇了最大的危机。他一手创立的联想从未回应过关于柳传志的传言,但联想的科创板一日之行,随之也成为了投资界的笑谈。那么是什么导致民族之光柳传志如今的局面呢?
2021年国庆节前,联想提出了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但是就在国庆假期刚刚结束之际,联想的科创板上市计划就被终结,按照股市的工作时间计算,联想科创板的上市申请仅仅用了一天。这个消息一出让整个商业界为之震惊,不少群众更是讨论纷纷,但是让联想和柳传志无法下台的,则是张婕和司马南的口诛笔伐。
柳传志早年通过中科院创立的联想,但是却没有让联想走技工贸的路线,而是以贸易为主,如今中科院在联想占有的股份还没有杨元庆多,而这都是柳传志通过资本手段把联想的股份分流出去导致的。对此司马南表示,柳传志的行为往小了说是为了个人利益,往大了说就是对国有资产造成了严重流失。除了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这点之外,联想还在产品上搞双标。供给国内的产品往往质量较差,而在美国的产品却是物美价廉,不少人称联想为“美帝良心想”。从联想的财报数据来看,联想在欧美市场的营收一直都是负数,不禁让人好奇,这是拿国内赚的钱补贴欧美市场了?
我们再看看利益至上的李嘉诚。除了柳传志之外,我国另一个商业传奇人物就是李嘉诚了。数次登顶亚洲首富的李嘉诚在全球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并且白手起家的事迹也让李嘉诚在群众口中争相传唱。可以说在那个时代,李嘉诚在所有人的心中都是备受追捧的。但是从2015年开始,李嘉诚的名声就每日俱下,大量地抽走国内产业投资到国外市场,新华社还发表了名为《别让李嘉诚跑了》的文章,这让很多群众发现,李嘉诚商人逐利的本质。那么利益至上的李嘉诚,在内地都做了什么呢?
上世纪开始李嘉诚就疯狂在内地购买地皮,很多地皮被李嘉诚拍下之后就放置不管了,一些地皮更是几十年没有动工,而这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囤积土地等待涨价。随着近些年内地经济发展速度逐渐起步,地价也开始翻倍增长,李嘉诚便开始出售自己手里的地皮。新华社对于李嘉诚从内地撤资进行了评价,在中国经济危难之时,不停地抛售,李嘉诚道义的高点已然失守。而人民日报也表示,与其挽留,不如目送,这都反映出国家对于李嘉诚的失望。
从神坛跌落的马云,早些年马云还去拜访过李嘉诚,不过当年的马云并没有取得如今的成就,但是马云之后的发展,却是一马平川。从马云的创业道路上我们可以发现,马云的发家其实是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而进行的,可以说马云和中国互联网有着很亲密的关系。
成功后的马云在2019年选择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一职,当时商界对于马云的评价是在激流中勇退。但是马云其实并没有完全地离开市场,他转身投入进蚂蚁集团的上市工作中。令人意外的是,蚂蚁集团的上市并没有如期进行,反而是因为马云的“高谈阔论”使得这项计划流产。
蚂蚁集团上市失败之后,马云被多部门约谈,湖畔大学也停止招生,马云在短短六个月的时间里跌落神坛。如今的马云不在外界露面了,对于阿里巴巴的发展也是不再关注,可以说马云如今的局面其实是早已注定的,而不是因为蚂蚁集团上市失败导致的。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赚钱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在获取利润之后也需要对社会承担相应的责任,而这个度该如何保持是需要企业的管理者把握的。热播剧《狂飙》中的民营企业家没一个好人,这肯定不符合事实。《狂飙》作为一部反黑剧,里面的角色安排是为了剧情服务,企业家的塑造大都与反派黑帮头子高启强的故事纠缠在一起,自然很难是好人形象。
民营企业家不能有法外之地、该捕的就捕该判刑的就判刑。最高法审判监督庭庭长颜茂昆曾表示,在企业家人身权保护方面,司法机关要慎用羁押性强制措施,根据疑罪从无原则审查事实证据,定罪证据不足的要宣告无罪;对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依法认定不构成犯罪;对于构成犯罪的,要按照罪刑相适应的原则裁量刑罚,不能轻罪重判。他说,根据企业家犯罪的特点,可以多适用罚金刑。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曾在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首场专题讲座中张军讲道:民营企业在当前国际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在经济上犯罪,是该捕就捕、该诉就诉、该判实刑就判实刑,还是有个司法政策作调节呢?“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诉可不诉的不诉、可判实刑可判缓刑的判个缓刑好不好?我们认为是非常需要的。因为民营企业(家)把它捕了,把它诉了,这个企业马上就会垮台,几十个人几百个人的就业就没了。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民营企业家不能有法外之地、该捕的就捕该判刑的就判刑,“唯奉法者强,唯明法者进。”必须认识到,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社会,无法外之地,无法外之人,无法外之权,任何人都不能为所欲为,无论是维护权益,还是表达诉求,都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进行,任何逾越法律底线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制裁。只有遵循法治理念,捍卫法律尊严,维护法律权威,为全社会立“明规则”、破“潜规则”,才能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更有力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现在,很多人感觉现代中国的企业家比外国的更没有底线,没有下线,没有良心?前段时间马斯克来到中国,专门来上海一趟,告诫特斯拉中国工厂的高管要对劳动人民好一点。而之所以有这一言行,这就不得不提到此前发生的一件事了。
特斯拉中国工厂的某位高管曾对马斯克扬言说,可以帮助公司节省100亿人民币的成本。马斯克好奇,询问他的想法,而这位高管则提出了自己的两条建议:第一,员工底薪减半,并要求加班。第二,使用劳务派遣工。
这为高管向主子建议节省的100亿成本,就是从员工身上榨出来的!当然,不少人对特斯拉中国工厂趋之若鹜,其实说到底还是待遇问题,特斯拉中国工厂给予员工的各种待遇综合起来,平均月薪能超过1万,虽然在特斯拉所有的超级工厂里面,这个待遇处在垫底的级别,但是对于中国员工来说却称得上是顶级的待遇了。显然,我们自己的高管有些看不下去这种情况,提议底薪减半并加班加点,俨然一副中国资本家的做法。提议使用劳务派遣工,连五险一金都要给省了。
不知道这位高管提出这些建议是真心想要压榨中国员工以节省成本,还是说故意提出这种建议来讨好马斯克,恐怕在他看来,他提出的这种建议换做任何一位中国老板都无法拒绝。但马斯克并非中国老板,该高管的提议就连他这个外国人都有些坐不住了,反驳说应该通过技术提高效率,来降低产品成本,而不是降低员工的福利,这会削弱他们的热情,不利于公司发展。这回应,可以说每一句话都是在打国内资本家的脸,每一句话都与国内资本家的做法背道而驰。
不管是马斯克的资本主义特斯拉工厂在中国开厂,还是马斯克前段时间来访中国,国内都有着一批人呼喊赞扬,而网上自然也会有很多人指责这些人崇洋媚外,甚至还有阴谋论的声音。不可否认,一些人对于马斯克本人的过度追崇行为,本身就带着一点“崇洋媚外”的意味,但是更多的人却只是对国内资本家感到失望,希望马斯克和特斯拉中国工厂的到来,能对当前的用工环境产生一定的冲击,进而提高些许工作待遇罢了。
前段时间特斯拉中国工厂的薪酬待遇曝光后,国内许多老板急忙警告特斯拉,说他待遇太好,破坏用工环境云云。从这就可以看出,特斯拉中国工厂的到来,的确对国内用工环境产生了一些冲击,但是这冲击的效果如何,不得而知。当然,对标特斯拉中国工厂,国内企业也并非全部如那位高管这样对员工没有做人底线的压榨。
国内许多企业老总巴不得员工义务加班,但胖东来的老总却反其道而行之,批判加班行为,胖东来非但不会鼓励员工加班,反而会惩罚加班的员工。除此之外,胖东来员工每年都有40天的带薪假,每周二会强制闭店休息一天,员工每天上班时间也不会超过7个小时,入职就有五险一金,老员工甚至还有股份,收银员可坐着工作,其员工还有专门的休闲区。甚至考虑到将顾客当做上帝的做法,有可能会委屈到自家员工,甚至还专门设立了委屈奖,其老总更是承诺每年会将95%的利润按照比例分给员工。(也有说是90%的)那么,胖东来各个方面都遵循着劳动法吗?其实也不一定,但不管是顾客也好,员工也罢,对于胖东来都是倍加推崇,为何?其实说到底,还是胖东来真的把员工当人了。
如果国内企业全都能有胖东来这般格局,特斯拉工厂即便来到中国,又怎会引来这么高的热度?马斯克来华又怎会被众人追捧?这个中原因,值得深思。我们常说团结就是力量,但现实却是中国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中国,那么中国资本家,在对待员工的问题上反倒是被国外资本家劝说,这种事细细想来,满满都是讽刺。
宗庆后之所以成功,兢兢业业辛辛苦苦的创新精神并非是最关键的因素。有良心,拥有责任心,或者才是宗庆后成功的关键。正是因为宗庆后有良心,有善心,有责任心,所以娃哈哈的员工对企业忠心耿耿,死心塌地。也正是因为宗庆后有良心,有善心,有责任心,娃哈哈才会拥有巨大的吸引力。
事实上,对于很多中国企业家来说,缺乏良心,没有责任心,才是这些企业家失败的根源。可以肯定的是对员工有良心,对社会对国家有责任心,这样的企业家才会得到员工,社会,国家的支持和拥护,这样的企业家才能更加好地发展下去,才是企业家成功的关键。总结出来,中国企业家最应该学习的正是宗庆后的良心和责任心。
李海华,中华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现代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协会员,临清市作协副主席,临清市企业联合会企业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当代新文学》副总编,作品散见于《中国纸业报》《精短小说》《聊城日报》《鲁西诗人》《长安日报》《西部散文选刊》《齐鲁文学》《作家文学》《临清周讯》《中国现代文化报》等报刊杂志。作品《希望》荣获1996鲁西北青年诗人《三等奖》,《长眠在麦田里的母亲》在2018年全国首届郦道元山水文学大赛荣获散文类二等奖。2019年,被中国华夏精短文学学会评为十大创作明星。长篇小说《转动的青春岁月》在《山东商报》连载,长篇小说《处处花开》在《当代文学连载》出版散文集《岁月静好,寻梦远方》《乡愁寻根,踏歌而行》,出版《圆梦》《转动的青春岁月》《一路向未来》《处处花开》4部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