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川社火志:肖家坡村社火
肖家坡村称为“西安城南第一村”,其社火远近闻名。肖家坡社火正式始于大清同治六年(1856),迄今150年有余。考虑到肖坡社火同秦腔的密切关系,肖家坡社火历史最低200年有余。


一、肖家坡社火特点
传承既久,肖家坡社火具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社火局的权威性。肖家坡下有上社、南社、中社、西社、北社五个“分局”,并设肖家坡社火“总局”一个,分局局长和总局局长,人称社火头子。社火头子全由通晓社火业务,且德高威重的民间人士担任,负责耍社火期间的一切业务管理,“分局”负责组织各社的社火表演,总局负责统筹五个“分局”的表演队伍和阵型安排,村和各组行政结构不予干涉。总局内又分策划组、治安组、宣传组、联络组、锣鼓组、彩旗组、接待组等,分社内又安排装扮、画脸、后勤等。
以前,村上耍社火还设置春官一职,负责耍社火期间礼仪秩序的维持和执法。春官出行时头戴纱帽,身着七品官服,足蹬朝靴,乘四抬官轿。前有龙凤旗多面、开道锣两幅、回避牌两面引道,差役全挂执事,各执刑具、铁索,两旁开道,师爷随行,黄罗伞遮阳,一共80多人。一路行来,威仪十足。
春官和社火总局的分工是,春官属于社火礼仪秩序的检查执法官,而社火局则属于实际社火业务的行政机构。自从1933年社火春官曹继茂遇害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村上社火再未设置春官,社火局兼行了原来春官担任的部分职能。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担任社火总局局长的,有肖志勤、鲁新亚、肖宏武、肖建军等人,其中鲁新亚担任次数最多。
第二个特点,是浓郁的社合氛围。本来,村上社火也传承了唐以来的分朋斗社风气,往往在表演剧目上针锋相对,比如南社的‘分局长’姓黄,北社故意将《周瑜打黄盖》剧目扮装于芯子上,来戏弄南社;南社则让小演员着《三气周瑜》戏装,跟南社打擂台。为了避免这点,各社皆排“哑巴戏”,不让对方提前知晓自己扮演剧目。后来则由“总局”和“分局”统一“审戏”,不合适就要“改戏”,避免重复和冲突。
社合气氛还表现在肖坡的让社传统上,比如南社走到北社村门口,北社停靠一边,礼让南社过去,同时还要准备糖果,分发给南社的小演员们。但礼让的同时,礼让方锣鼓队却集中精神,抡圆膀子,比平时更为卖力,节奏更快,声响更大,以便"礼送"过方过境。被让方也是如此,进行反击。双方在气势上,在节奏上,在声响上,在锣鼓队的人数上,在鼓手的技术上,都在做比拼。当两社锣鼓队擦肩而过时,这种比拼便达到了高潮。被让方有时甚至有意放慢行进速度,甚至停下来,和礼让社同台竞赛,决一雌雄,直至将对方的锣鼓队振乱熄火,才会像得胜凯旋般继续行进。但被让方如果自感实力和对方相差甚远,便会急速前进,尽量缩短交火时间。这种寓"争"于"让",“让”“争”结合,同时体现了肖家坡村的礼仪与豪情。
第三个特点,是通过“桌活”展示文化。何为“桌活”?每逢新春肖家坡社合表演期间,五个“分局”还要在各自的村社里搭一个棚子,棚子里面挂满了本村村民创作的书画作品,同时还要将村民家里珍藏的古董古玩等在桌子上摆出来加以展示,故名“桌活”,由德高望重之人把守。其中的镜子屏风表示平安尊敬之意。
肖家坡善书能画的人很多,将本村社珍藏的书画作品、古董古玩向别的村社展示出来,显示了肖家坡村浓厚的文化气氛和底蕴,体现了肖家坡村对于文化的尊重。“亮宝”,也就是在寓教于乐,引导村民们要崇文重教。


二、肖家坡社火内容
肖家坡社火包括芯子、平头桌、狮子龙灯、地游、旱船、柳木腿等民俗娱乐项目,主要以芯子社火和平台桌子为主。
芯子按戏曲故事需要形状设计,将钢铁经过铁匠加工成条形。根据所使用道具,肖家坡村的芯子分为大刀芯子、棍芯子、花树芯子、三角芯子、门楼芯子、酒壶芯子、鞭芯子、枪杆芯子,此外还有塔、镜、剑、伞、戟、弓、锤、草帽、扇子、香炉、双剑、斗、太极图、单剑、印盒、百盒、犁、花瓶等,多达八十多件道具。
举办社火时,先将芯子下端固定在桌子上,另一端紧贴小演员的身躯,用白布将小演员的胸、腰和腿裹在芯竿上,根据戏剧和故事情节需要进行挂衣化妆。装芯子的要求是脸谱干净,芯子端正,站立玄妙,内容精悍。装扮时要通过各种伪装和道具,使小演员站在花朵上,刀尖上,算盘上,扇子上,各式各样的站、坐、爬形象,给人们以玄妙绝顶之感。此外还有极富特色的“吊芯子”,装好之后,芯子娃似凭空吊悬,能左拧右看,双手摇摆。芯子演绎内容则以经典戏剧和传奇故事为主,每根芯子会挂一到两小牌,显示剧目名称。

平台桌子则是八仙桌上抬一戏剧人物。在桌子的一条木腿上绑一木棍,木棍最上端绑着柏朵,柏朵采自八里原坡的柏树,下挂一火轱辘红灯笼和以前农村小媳妇照脸常用的小镜子,再用彩色的布条裹住木棍。八仙方桌的两边用担绳绑着扁担,供四人四周抬着。八仙方桌上铺一张塑料单,穿着古代戏装的社火娃站于正中,手扶木棍。肖家坡平台桌子最多时,可达250多桌。
村上的芯子和平台桌子总的来说属于巡游性造型社火,白日表演。巡游时,总局锣鼓队、彩旗队、牌匾队、横额队先去迎上社,从上社岀发,然后沿途会齐其他各社下场。为了避免单一造型社火的单调性,村上便学习或者创造出了龙游四洲、龙摆尾、蜗牛盘宝、掏四角、剪子股、花打四门等表演项目,于下场时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场子基本布局如下:总局指挥台居正东,西村上社居正西,南社,中社居南,北社、西社居北。先由总局锣鼓队带队,其次为上社、南社、中社、北社、西社,先后排列,先逆时针绕场一周,然后进入中心场地表演,例如,先走花打四门;变阵为剪子股;再走一个蜗牛盘宝;然后掏四角。岀中心场地,再绕场一周,各社返回各自社合局。总局锣队返回总局指挥台。第二天封神时,抬平头桌子,在所有神庙进香后,然后到表演场地走一个龙游四洲,再走一个龙摆尾,算是结束。这种动态表演,队伍按一定路线往来穿梭,花而不乱,甚是绝妙,这是如今车载社火难以完成的效果。每逢表演,四周观众云集如海,赞声如潮,是为社火活动之高潮。
花打四门
剪子股
肖家坡社火家大业大,装卸、化妆技法娴熟。各社亮桌活棚子后台即为换装作务区,最长不到一个钟头,整体芯子换戏换装。如门帘芯子由三对面换作二进宫,草帽芯子打柴劝弟换作卖油郎独占花魁。大耍时平头桌子甚至一天上下午巡游两场。
三、肖家坡社火昔今
芯子社火历史悠久,唐代皇家曲江汇演已有雏形,背芯子正式出现于宋代。肖家坡村大体形成于明清,继承了这个传统。同治六年到光绪十六年,背芯子在肖家坡颇为流行,有木芯子50根。
清光绪十六年,即1878年,在画家肖芝灵的倡导下,群贤运筹,广集良策,肖家坡村民们鼎立支持,将原来芯子,去粗取精、筛选为30根,由老街门肖致仁掌炉千锤百炼,富有规模的铁芯子阵容脱颖而出,并一直沿用至今。

晚清时外受侵略,内政不修,苦役繁重,兵乱、回乱、匪乱盛行,加之瘟疫、蝗虫等自然灾害连年不断,民不聊生,肖家坡社火发展趋于停滞。直到1930年,时局稍有稳定,农业丰收、民心大快。1933年农历二月二,肖家坡社火首次下场子大耍。方圆各村百姓闻风云集,车水马龙,其景空前。
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民国征粮抓丁,其后建国初百废待兴,又逢合作化和大跃进,其后三年自然灾害,六十年代前期各类政治运动,村上难有机会进行大耍。文革时文攻武斗,派性角逐,民心涣散不齐。为了使民心相合,肖家坡由肖胜凯和李生印主持,于1968年农历二月初五,第二次在村北下场子,当时社火海报贴到西安城四大街上,来观群众十万余,满坡遍野。然因组织得力,秩序井然。于彼特殊岁月,有此大型社火,弥足珍贵。凡亲临现场观众,耳闻目睹,无不交口称赞。此次社火泯灭派别怨仇,增强村民友谊、促进生产发展,所起作用非凡。基于此种特殊效应,村民们特将“社火”更名为“社合”。
十三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国家发展驶入经济建设的快车道,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万民欢欣,人心大快。肖家坡遂于1984年正月二十五日,于村北麦田里,进行了第三次大耍,以示庆贺。此次大耍,全村参与,齐心合力,精心准备,并进行了广告板宣传,介绍了肖家坡社火的来历和特色。几十亩田的场子里,锣鼓喧天,红旗招展,彩旗飘飘,芯子高悬,纵横周旋,静似战阵对垒,动如校场演武,布局古雅,气氛庄重,其热闹、弘宏,即使奥运会开幕式亦有难以企及之处,充分展示了肖家坡社火的优良传统和深厚底蕴,此乃我之目睹亲闻者也。

此后,1990年二月二、1997年的二月四、2008年正月二十五、2012年正月十五、2018年春节,共计5次。大体时间5至10年,为了庆贺国家或者村上大事,就大耍一次社合,例如1997年的香港回归、2008年代的北京奥运、2012和2018年的非遗申请和庆贺等。肖家坡村也多次出外展出,1984年后多次赴西安大白杨演出,以后大的出外演出有:2002年蓝田县城演出、2012年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演出、2016年西安大明宫演出、2018年大唐芙蓉园演出。随着时代的进步,肖坡的芯子表演不断的发展变化,推陈出新。由人抬到车拉,由两层到三层、四层。村上五个社,各尽其才,各展其艺。
2014年岁末,肖家坡村的民俗社火被列为西安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月,又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为社火文化申遗作出重大贡献的,有肖勤武、肖宏武、肖贝等,肖勤武为西村社局长、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肖宏武,时任村社火局局长兼中社局长。肖贝,肖勤武之子,在社火文化上报申遗的过程中,全程负责。
然,肖家坡村社火的发展和传承,目前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
一、资金无法保证。由于肖家坡村社火凡耍必大,耗劳耗资较多,单凭群众、村组筹资组织一次活动极不容易,维修和更新设备就更为困难。
二、时间无法保障,原本五年一小耍,十年一大耍,而今人们发展经济外出务工,聚拢不易,一隔就是十余年,甚至更长。这严重影响培养后续人才。
三、配套人员无法保障。秦腔演艺人员青黄不接,造成社火装扮技艺濒临失传。


肖家坡的社火,是皇甫川社火的一颗璀璨明珠,是皇甫川农耕文化开出的一朵鲜花,我们希望它能常开常新,保持下去。
(图片选自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