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老花镜》
作者:江枫渔火
记得我小的时候,
每年的农闲时节,
姥姥都会来我家里住上一段时间。
姥姥到我家里不是来休闲的,
她是为了给我们兄妹几个
缝制过冬的棉衣棉裤的。
姥姥做针线活的时候
总是戴着一副老花镜,
双腿盘坐在床上。
姥姥的针线活做的很细致,
她除了给我们做棉衣棉裤外,
还要给我们每人做一双北方特有的“窝窝”棉鞋,
这棉鞋可是纯手工制作的呀,
就连鞋底都是姥姥一针一线密密纳出来的。
出于好奇,
我偷偷戴过姥姥的老花镜,
戴上后眼前一片模糊,
感觉头晕眼花、天旋地转。
我当时就想,
姥姥做针线活的时候为什么要戴上它呢?
难道姥姥不难受吗?
后来我才知道了老花镜的用途,
而且我现在看书学习的时候
也离不开老花镜了。
那个年代,
人们的生活还是很艰难的,
所有的生活用品都是凭票限量供应的,
家家户户都有好几个孩子,
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我们穿过的棉衣棉裤小了,
姥姥就用废布头加长加宽一些,
这样我们就能再穿一个冬天了。
那时的生活虽说艰苦了一些,
但我们却觉得非常的快乐!
姥姥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
一双小脚是小的时候缠裹造成的,
以致于走起路来有些步履蹒跚。
姥姥做针线活的时候,
我没事就坐在旁边听她讲过去的事情。
姥姥给我讲过她年轻时的风光以及后来的坎坷……
姥姥讲了很多,
但从未说过一句抱怨的话,
从她的话语和眼神里,
流露出的是一种幸福和满足。

后来姥姥的年纪大了,
我们的生活也逐渐好起来了,
再不需要姥姥为我们缝制棉衣棉裤了,
姥姥就回了老家再没有来过。
姥姥在村里享受着“五保户”的待遇,
晚年生活还是幸福的,
她老人家活到了九十四岁高龄。
姥姥离世的第二天,
我陪着母亲赶回了老家。
我还记着姥姥的那副老花镜,
想把它留作纪念,
但我在姥姥家里没有找到,
这给我留下了一份深深的遗憾!
那一夜,我在雨中,
默默的为姥姥守灵……
作者简介:江枫渔火,兰州市国企退休干部,中共党员;曾经插队下乡的知青经历和入伍当兵的军营生活,励练造就了其不惧艰难,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真诚善良的品格。他热爱书画、诵读、唱歌、写作。早年撰写的数十篇新闻稿件被省、市报利和电台采用,退休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已创作了近七十余篇现代诗歌和散文,也在多个网络平台发表。他的原创作品感情真挚,贴近生活,发自内心,深受广大诵读者的喜爱。
制作简介:卓玛,来自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的甘肃天水,喜欢唱歌、旅游、朗诵......愿与有缘人一起行走在爱的天地,心怀阳光,快乐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