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 凳
我的祖母很长寿,九十二岁那年离世,如果能够活到今天,应该有一百二十岁了。据祖母讲,她嫁进这个家里时,就已经有了这个木凳。这样算来,木凳也是有一百多岁的年龄了。
其实,不光是西田,东西前后四个田村,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村民中,有许多会做木工活的木匠。这是历来田村人讨生活的一门技艺,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木凳牢靠结实地使用到了今天,一是材料好,二是,田村木匠的手艺可真是不一般。
我是在上世纪的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了读书上小学。那时,我们的教室,实际就是一座空荡荡的破旧祠堂,既没有课桌,更没有坐凳,就连教室的门也没有。我们每天的上下学,都要自己扛着课桌和搬着坐凳。 我使用的就是这个木凳和一个小坐凳。木凳因为坚固耐用,一直保留到了今天,而小坐凳却早已损坏不知去向。
一百多年以前,由谁制作了这个木凳,我们无从考察,是太祖父太祖母时期就有了的,祖父祖母,接着用,到父亲母亲这辈儿,还在用它,轮到我的时候,又把它当做书桌,读完了一年级二年级,直到长高到再也无法使用。而后我的女儿、外孙,至少还认得这个木凳。
如果它有生命,会说话交流,能够讲出一百多年内的多少个故事呢?
瞅着这个木凳,我心里有种特别的滋味,是说不出来的一种情感。
这里是城阳街道西田社区的村史馆。今天,我们一行人一起过来参观学习。 我把木凳进献给村史馆,这样,它有幸即刻就改变身份,变作了文物。
不过,木凳你放心,今后,我还会经常地来看望你。
李君先,城阳街道西田社区人。1977年恢复高考时,考入青岛师范学校,读数学班。毕业后一直在学校里任教数学课。
至今退休在家,爱好很多,参加了老年大学的摄影班、声乐班、写作班,还有乒乓健身班,每天总是在忙碌之中。
今天的这篇《木凳》,是为西田社区创建民俗馆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