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令 悲叹
文/于公谨
幽梦太匆匆,
难觅芳踪。
悠然叹尽有东风。
只是花销将欲尽,
可见残红。
烟柳锁长空,
飞絮朦胧。
孤亭大道现情浓。
暗恨别离多少事,
悲叹心中。
虞美人 雾
文/于公谨
天中明月将归去,
梦里相思绪。
海棠依旧有红颜,
烂漫花香正在几盘旋。
风情散淡溪桥断,
叹语残灯乱。
落花飞絮到谁家,
雾转闲云留下九重纱。
五言诗 雪
文/于公谨
且叹三江雪,人踪掩旧寒。
孤云留百念,月色已将残。
随笔
贴补外国留学生
文/于公谨
初冬(四九七)
孩子有多少欲望踢球?
当然,时间车轮是在继续前进,孩子在继续长大。少年队的足球运动员,会减少,然后继续减少,直到选拔职业运动员。在这个过程中,那些足球运动员,会踢好球?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喜欢踢球的人,都是去外国读书,开始培养踢球的习惯。毕竟那里,是需要看踢球的技术,而不是看其它东西。所以,某些人就会成为有名的球员,而不是中国的少爷兵,或者是老爷兵。
男子足球继续成长,很多人就成为各个豪门的人。这样的人,会踢好球?可能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一个个拿着高薪,并不是想要踢球,而是享受。
正如某一个人曾经说过,当北京国安输给了泾川文汇队之后,我只想要一年赚个千万,也想要成为中超的足球运动员,可以随意地吃海参,不像现在这样,想要去饭店消费,都是需要考虑一下钱包;也是可以住在别墅里面。
这也是我所希望的。
很多年前,看到国家队输给别的国家,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说,我们上场,和那些人上场,结果是一样的,都是输。
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出,很多人对国家队的不满。
男足国家队的很多东西,都是可以传染的,比如说东京奥运会的女足比赛,就成为一个最为明显的例子。很多人都是说失望,毕竟是失败了,根本是什么?当然,最后的结局是,那个女足教练,可能也是没有会再用。
为什么会是这样?本来是好好的局面,就变成了这样?这就是典型的土壤问题。足球的土壤,没有得到净化,发生什么事情,都没有什么可奇怪的,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多了,就没有什么惊讶。
女足是抱着很大希望的,而且是有些让人眼睛一亮的感觉。我记得,曾经无意中看到一个传球配合,一个足球运动员,脚后跟把足球一磕,另外一个队员立即补位,拔脚怒射,球进了。当时,感觉到很纳闷,中国足球运动员,什么时候会配合这样好?这样的足球,没有冲出亚洲?这还有天理吗?就认真地看了一下。结果是,发现动作有些慢,没有速度,没有力度,就认真看着,看到了女足足球比赛,当然是和外国比赛,她们头发有些短,我没有第一眼看出来。
这样的足球队,怎么会被一轮走?按道理来说,这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奥运比赛,也是不可能会一轮走。毕竟这个默契程度在,技术在。那么,一轮走的结果,就是教练的问题了。她们上场的机会都没有,就会变成这样。
后来,女足换了教练,就让很多人燃起了希望。为什么?男足不行,只能是寄希望于女足了。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临江仙 浮烟
文/于公谨
望去长空星百万,
曾知多少流连。
昏灯暗淡露阑珊。
感恩邂逅处,
皆落在眉间。
婉转悠悠明月夜,
怡然千缕浮烟。
涟漪荡去入心田。
叹纤柔一束,
几许现缠绵。
五言诗 春月
文/于公谨
雾锁千帆尽,多情欲断肠。
红花初绽放,月色却无香。
卜算子 踏浪
文/于公谨
见岁月悠悠,
几点闲愁久。
问讯斜阳到西山,
怨恨杨轻瘦。
雁叫长空中,
落叶匆匆走。
遍数黄花踏浪时,
叹尽何曾有。
随笔
情理之中的事情
文/于公谨
初冬(四九八)
女足的身体,很好的,有着马甲线。这本来是男足的标配。结果是,看到男足的照片,看到了肥硕的肚子,才知道,什么是对比。
我是感觉到很奇怪,怎么连演戏都不演了?马甲线是运动员的标配,这些足球运动员,连标配都没有?怎么就当上足球运动员?当然,他们是社会人,是玩球的人,而不是踢球的人,也就难怪会是如此的做法。
这是不是一种悲哀?我们国家足球的悲哀,也是我们国足的悲剧?
不是悲剧?悲剧最起码是有着激情的存在,中国足球,是没有激情的,有的是无耻。
当然,很多的足球运动员,是不可能会这样认为,在他们的印象里面,足球就应该是被玩,而不是被踢。他们的脚下功夫,永远是三脚猫,只是嘴上的功夫,却是让人感觉到惊艳。很多时候,输了就输了,偏偏是找原因。输球是客观存在的,怎么就找原因?这让人感觉到很无语。而且,他们说得头头是道,“要不你来”。说实话,我最喜欢听这句话,我们来,结果也是一样,也是输。如果不言语,埋头踢球,即使是输,也是悲剧,没有人会说什么。而现在,并不是输,而是嘴皮子溜。嘴皮子功夫再厉害,也代表不了脚下功夫。
还有,这里并不是菜市场。就是菜市场,卖菜的人,也不可能会因为别人嫌弃菜不好,就和别人打起来。很显然是不对的。很多人都希望足球好,结果看到的是,足球这样,就有些上火了。只是依旧没有什么改变。
那些能够把足球踢好的人,为什么就没有在中国领土上踢球?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用某一个人的话说,因为中国没有适应他们踢球的土壤。
这话我相信。
尽管现在已经不是很多年前,有些东西,依旧是没有办法改变。
很多年前,中国去外国留学,“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时候,我们很多国人,被派出去留学。很多的留学生,都是选择去日本。结果是,很多聪明的学生,可能是失踪,可能是被死亡,可能是得病,几乎是没有什么完好的人回来。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日本人不允许中国强大,就会想要毁坏那些人才,这就日本人的做法。
很多从日本回来的人,成为了汉奸。即使是现在,那些从日本人留学回来的人,也是需要慎重地看待,也是需要小心。为什么?因为日本人擅长培养汉奸。就像是那个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女教师,可能是没有受到凌辱对待吧,所以才会这样?这样的培养,足以说明日本人的目的。看到一个日本街头采访,里面问及了南京大屠杀。日本人都知道南京大屠杀,并没有否认。怎么一个中国人,就这样否认?是不是她父亲是日本人?很值得我们思考。
作者简介,于公谨。辽宁省瓦迈店市人,喜欢写作,爱好书法,散文,小说,诗词,剧本,皆有作品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