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桃花雨
作者:毋治
不知不觉,走进南国阳春三月!三月,不是多雨的季节。桃花,纷纷扬扬的花瓣,如雨,传递着尘世的清音。来自几千里之外的心动,缓缓舒展着唐诗宋词里尚未诉完的美。三月的风,是柔美的,有说不尽的缕缕情思。从冬季走来,一些未醒的言语,挤进世俗的窗台,偷窥着三月的娇嫩。
一条山路,通向万亩桃林,通向孕育幸福的果园。你来,赠予你世间繁华三千。你去,让思念承载风景无数。十里桃源的红,欲燃烧那露宿枝头的蜂蝶,喂养春情涌动。三月,江南的濛濛烟雨,催孕着桃花的万千思绪。一曲三月桃花朵朵开,不知燃烧了多少芳心暗许。
桃花开了,春天便风姿绰约地降临人间。虽然迎春花开得更早,但那时依然春寒料峭,不能使人感到暖意。桃花开了,那风也变得轻柔了,树枝在风中摇来摆去,用不了几天,那灰色的枝条便好像被谁在不经意间涂上了浅浅的绿意,然后黄绿色的嫩芽便挂满了枝头。
不必说,桃花是非常美丽的。《诗经》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的诗句,极其形象地烘托出了桃花的美。花开时节,那一片醉人的粉红,恰似天边的云,就那样静静地、轻轻地浮在那里,让人流连忘返。醉了,真的醉了,这醉人的桃花雨已让人流连忘返不忍离去。桃花节,都久负盛名。盛产桃花的地方很多都成为了旅游胜地。
桃红与君不相识,杏白仍在等旧时。谁立月下盼新月,可知涟漪又一春。雨打花残随波去,多情还站此门中?三月桃花雨,醉倒雨中人。桃花的美。花开时节,那一片醉人的粉红,恰似天边的云,就那样静静地、轻轻地浮在那里,让人流连忘返。三月桃花雨点点美如酒,醉了山醉了沟醉了溪边柳;三月桃花雨点点美如酒,醉了你醉了我醉了大宇宙。清代的刘灏在《桃花》一诗中写道:“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桃花开了,春天便风姿绰约地降临人间。
又见,三月桃花,又见,三月细雨,又见,绿洲美词,细听,柔美的歌声,使人流连忘返啊!古往今来,吟咏桃花的诗句不胜枚举。不仅如此,古人还常用桃花来比喻爱情。这其中,要以唐代诗人崔护的诗句为最:“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里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唐朝书生崔护,清明时节去郊外踏青,在一桃林内偶遇一少女,此时桃花正开,少女的面颊被桃花映得粉红,格外动人。
崔护向这位少女要了一碗水喝,随即离去,但少女的容颜久久不能忘怀。第二年清明,崔护又来到那片桃林,却只见桃花不见少女,原来少女竟因思念他,郁郁而逝了,崔护心痛不已,于是写下了上面的诗句。短短几句,一种惆怅、怜惜的心情跃然纸上,难怪千百年来打动了无数人的心扉。有位仙人感于此,让那少女复活了,成全了这一桩美好姻缘,而桃花正是这动人爱情的见证。
烟雾锁重楼,阴霾压枝低。三月桃花开,朵朵争春芳。江南的春,总是氤氲在烟雾里,株株的桃花,开在云里雾里如仙境的仙子。江南的春,总是如此情深意浓,烟雨蒙蒙,那雨巷轻擎着油纸伞的身影,沉醉惆怅了古今多少多情的'人儿。寂静空巷雨纷飞,窗外梧桐惹闲愁。雨巷寂寥行人疏,纸伞一把擎苍茫。无奈思绪三更遥,点点滴滴到天明!。
蒙蒙三月桃花雨,滴滴春意醉心间。一夜东风吹花枝,落红飞絮香满径。还是这一株开花的树,粉粉嫩嫩,娇羞欲语,醉了江南的春,醉了江南的人儿。桃花雨,洒在三月,洒在美丽的心灵,如这阑珊的春意,朵朵开在了株株的桃树上。桃花雨,意如酒,朵朵香,朵朵醉。然而,红尘中的你我,都是寂寞如花开,温暖了,潮湿了,能否一醉清风,能否一醉如这漫天飞洒的桃花雨?。
三月桃花水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呵!河流醒来了!三月桃花水,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上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奏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丛迅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的丁冬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那急流的水浪声,是在催促着村民们开犁播种啊!。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它看见燕子飞上天空,翅膀是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渗滚此浮起一片片花瓣;它看见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袅袅炊烟……比金子还贵呵,三月桃花水!比银子还亮呵,三月桃花水!呵!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备配人多陶醉。啊!掬一捧,品一口,让这三月的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
桃花开了,桃花年年都开。灿烂的桃花开得率真,开得优雅,开得义无返顾。这让我想起唐人崔护,想起他邂逅桃花时的情景,想必崔护看见的桃花非同寻常。灿烂的桃花让崔护驻足观看,不料人面桃花的女子从门扉中走出,给了崔护另一种惊喜,诗人的眼睛,际遇红颜。那山郊野外的桃花女子,必是生得艳若桃花,有了才子佳人相伴的桃花,就有了更生动更丰富的美。这美让诗人怦然心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样的景致,无论是在崔护所在的唐代还是今朝,都是一幅怡心怡情的美景。那一刻,桃花是红娘,是传情的精灵。诗人终归与佳人失之交臂,“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偶然的相遇缠绵成刻骨的思念,虽然桃花依然灿烂,诗人却多了一些落寞,此时的桃花已非彼时桃花。
桃花的灿烂,是蓄势而发。它没有月季月月可以盛开的好运,也没有花室中玫瑰百合常开不败的自豪,更多的时候,它是内敛的,静默的。在乍暖还寒,最难将息的春日里,它惟有静静伫立,才能在最热烈时迸发惊人的繁华和隆重。因为只能选择一次,因为没有退路,所以必须全力以赴。错过了花期,就成了一颗不开花的树。尽管花期短暂,但它绽放的生命是鲜艳的,鲜艳的夺人眼,暖人心。人生的际遇,多少有些像桃花,只是往往在面对时,少了一些坚毅和果敢,大概人总是为自己留着退路的缘故,有这样那样的遗憾,便也不奇怪了。
开放的桃花,撑远了你的天空,展一身粉红,浮艳不喜,奢华不求。难怪明代诗人唐寅在《桃花庵歌》写道:“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透过桃花骄艳的花瓣,嗅着花儿送来的淡淡花香,真是惬意舒畅,灿烂的桃花装扮春天,装扮自己,更装扮了人们的心情。在这个春天,你虔诚的将盛开的桃花移植进心灵的沃土,从此便停不下脚步,抛不开眷恋。心中常开着这样的花,便可吸纳花之灵气,万丈红尘相随,春夏秋冬往返,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养心亦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