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零落——李香君
作者:毋治

秦淮八艳又称金陵八艳,是明末清初在南京秦淮河畔八位色艺才气俱佳名妓的合称。明末时南京旧院(高级烟花巷)名妓辈出,盛极一时。当时许多文人在笔记小说和诗歌记录了大量名妓的容貌和风采。清人张景祁在光绪十八年(1892年)编纂出版的《秦淮八艳图》中,凭借著秦淮河的历史选出八名最出色的妓女,是为“秦淮八艳”名称之始。此八人为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柳如是、董青莲(小宛)、顾横波、寇白门和陈圆圆。其实当中柳如是出身吴江,董小宛和陈圆圆主要在苏州半塘发展,此三人与秦淮河关系不深,但仍因其美貌及传奇性而入选。

李香君,又名李香,南京人,为秣陵教坊名妓。自幼被当时的秦淮名妓李贞丽收为养女,13岁从吴人周如松学习歌舞,尽得其音节,能演唱“临川四梦”传奇。自孔尚任的《桃花扇》于1699年问世后,李香君遂闻名于世。她歌喉珠圆玉润,但不轻易与人歌唱;丝竹琵琶、音律诗词,无一不通。李香君身材小巧玲珑,肤理玉色,慧俊婉转,时人誉之“香扇坠”,声名盛于南曲,四方之士以一识其面为荣。

李香君身边时时带着一把绢扇,扇面是洁白的素绢,上面绘着一幅色彩浓艳的桃花图,故称之为“桃花扇”。 扇面上的桃花,并非染料所画,而是以李香君的鲜血写成,上面凝结着她与情郎侯方域缠绵哀艳的爱情故事,也是她此生全部的希冀所在。李香君是秦淮河畔媚香楼里的红姑娘,这媚香楼建得精巧别致,临水而立,站在楼上凭栏而望,烟水澄碧、画舫织彩的秦淮河尽收眼底。

崇祯十二年的秋天,年仅21岁,但已名闻四方的复社四公子之一侯方域,刚从河南商丘来到南京,便抛开即将开始的乡试,直接走上歌妓李香君媚香楼。那一年,李香君正当十六岁花季妙龄,“温柔纤小,才陪玳瑁之筵,宛转娇羞,未入芙蓉之帐。”她坐在绣帘挂落的花格窗前,遥望着秦淮河,她在等待她梦中的爱情。当侯方域蓦然出现在她的面前时,她一定感觉到了她所期待的姻缘已经来临。这本应是一段才子佳人式的风花雪月,只是可惜选错了时代背景。随着满清铁蹄的入关,明朝大厦快速地坍塌。朱氏亲王仓皇南渡,在一片乌烟瘴气中,在南京匆匆地成立了南明政权。

复社的死对头阮大铖,抓住了这个机会,从金陵的深巷中走了出来。他投靠南明佞臣马士英,出现在政治舞台的前台。阮大铖本是一个被清流阶层所唾弃的人物,但他还是想改头换面。于是,他企图用金钱收买侯方域,来达到他个人的政治目的。这一伎俩,很快就被才识过人的李香君识破。她坚决拒绝了阮大铖的金钱诱惑,并要求侯方域立即与之断绝关系,划清界限。老羞成怒的阮大铖,用卑鄙的手段进行报复。

李香君强忍着夺眶而出的泪水,安慰情郎道:“有别离的苦楚,才有重逢的喜悦,好男儿志在四方,岂可在媚香楼中消磨了豪情壮志。况且人生离合,在乎心而在不在形,彼此倘若不能心心相印,即使日日同床共枕,亦如相隔千里,只要你我永结同心,虽然远隔干山万水,照样可以魂来梦往!”李香君的一番话给了侯方域一份坚毅、一份力量,他终于挥泪离开了南京城。

自侯郎去后,李香君征得李大娘的同意,洗尽铅华,闭门谢客,天天凝视着那把订情的绢扇。明确表示要一心等候公子归来,以坚决的态度予以回绝许多猎奇好艳的达官显贵。阮大铖迫使李香君嫁给漕抚田仰为妾,李香君断然拒绝,跳楼自杀,血流如注,连侯公子送她的定情诗扇也溅上鲜血。然而阴险恶毒的阮大铖并不想就此放过她,打着皇上圣谕的幌子,将她征入宫中充当歌姬。带着无限的眷念和遗憾,李香君进了皇宫,怀里紧紧抱着那把鲜血写成的桃花扇。

不久后,清兵攻下南京城,李香君随着一些宫人趁夜色逃出了“牢笼”。 李香君在教曲的师傅苏昆生的照顾下来到苏州,由于一路颠波劳苦,精神上又极度悲伤,她已身染重病。病中的李香君深深地思念着侯郎,她日夜捧着那把血染的桃花扇,回忆着侯郎的音容笑貌,泪水浸透了衣襟。两个人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着,李香君就留下一柄桃花扇恹恹地死去。临去之前留下一句话:“公子当为大明守节,勿事异族,妾于九泉之下铭记公子厚爱。”可惜,她的侯公子连玩世的犬儒主义者都做不成了,白白污了香君的名声。

不管侯方域后来的表现如何,应该说,李香君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是无可非议的。事后,她还是在这座绣楼上,对友人深深地感叹道:“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赞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对爱情的追求如此坚贞,且是发生在一个秦淮歌妓的身上,实属难得。

金陵城中称名妓,秦淮河畔有传奇。
苏州枫桥吴宅生,兄妹三人好门第。
其父原系东林党,阉党治罪飘乡异。
香君八岁随养母,遂把吴姓改为李。

天生丽质如桃花,浓妆淡抹总相宜。
琴棋书画样样通,妩媚可爱着人迷。
侯家公子名方域,媚香楼里识李姬。
相见恨晚心相印,一见钟情难分离。

方域此行为赶考,身带银子没多余。
有心梳拢李香君,手头拮据无能力。
此时有人来资助,雪中送炭解心急。
方域送上定情物,两人终于在一起。

哪知来者受人托,送个人情有猫腻。
阴险诡诈阮大铖,企图拉拢侯方域。
了解真情相大白,方域香君十分气。
决意立即退还钱,银两不多囊空虚。

变卖首饰又借钱,香君帮助方域需。
老阮大感丢脸面,决心报复撒口气。
自成义军攻北京,崇祯成为殉国帝。
南京建立弘光朝,阉党专权排异己。

复社成员遭报复,方域逃难两分离。
御史田仰欲纳妾,看中香君把婚逼。
香君纵身跳下楼,血染桃扇险为夷。
阮待香君伤愈后,征她入宫当歌姬。

清兵南下攻金陵,香君趁夜逃出去。
幸遇师傅怜相救,奔往苏州把难避。
找到好友卞玉京,清雅小院暂身栖。
不幸染上肺痨病,香消玉殒何太急。

秀发青丝剪一绺,嘱托交给侯方域。
侯郎获悉赶苏州,心伤欲绝对天泣。
香君结局有三种,秦淮河畔去寻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