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舍领导和同事的调离
近期,我们单位有一位领导和一位同事纷纷调离到新的地方、新的岗位,还有同事即将调动,我们在一起工作至少有一年半载,也有的长达8年,心中有太多的不舍和期待。
在乡镇工作,没有任何一项工作是独立的,基本是一个整体,我们乡镇干部成了一个合作默契、相互支持的团队。尤其是近年来,为了农村整体脱贫、乡村振兴,大家并肩作战,共同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同时携手合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印象最深的是,去年上半年为了完成石鼓冲绿色矿山开发项目拆迁任务,我们镇立足实际,站在被拆迁户的角度考虑问题,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拆迁户算好账、找好地方、办出还建点,但起初村民不支持,有的是故土难离,有的是故意拖延,想多争取补偿款。当时拆迁任务重,时间紧,为了尽快做到应拆尽拆,我们经常周末不休息,到农户做思想工作,宣传补偿标准,有时候半夜汇报进展情况,一起流汗水、想办法、克服困难、默默的辛苦工作......有天晚上,在董冲征地现场举办临时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让大家实地感受到拆迁任务之艰难,激励广大党员敢于担当、勇于进取,经过两个多月时间的齐心协力,集中攻坚,终于完成董冲村征地拆迁任务。
虽然那两个多月时间,大家基本没有休假,干得很累,也很疲惫,但大家在一起做农户思想工作的日子,配合也很默契,感觉很充实,还学习到了许多农村工作方法,积累了农村工作经验,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首要任务,也是当前工作的一个总方向。为了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从去年5月份开始,我们镇干部一律以这项工作为重点,经常下村强化政策知识宣传,提高群众的政策知晓率,确保脱贫户、监测户享受到相关的补助、优惠政策。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外出招商,引进人才返乡创业,组织技能培训,发展特色产业,多渠道扩大群众就近就业。
在这过程中,我们认识到领导和乡村振兴办同事卓越的能力和才华,敬佩他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尤其难得的是,他们好不容易从各村收集来相关数据材料,并进行汇总,可突然之间,上级的要求有了变化,只得重新返工。他们经常忙得晕头转向,有时候中午饭都没空吃,更谈不上休息,因为台账质量关系到全镇乃至全县的工作水平。
尤其是去年11月底得知,省市后评估检查组抽到我们镇,大家起大早到村迎接检查,临时上门再做工作再发力,帮助农户算好收入账、打扫室内外卫生,只为检查顺利过关,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特别是乡村振兴办的同志们,经常通宵达旦,加班加点,但他们无怨无悔,共同书写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成功篇章,打造狮子样板。
没有一番寒彻苦,哪得梅花扑鼻香。经过夜以继日的奋斗,终于换来不俗的成绩,可谓苦尽甘来,在齐心协力奋战过程中,也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如今,这两位领导同事即将离开狮子,踏上新的工作岗位,当然这个平台比以前更大。我们相信,只要你们继续发挥拼搏进取的精神,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新的单位将有更大施展才华的舞台,也会有更大作为。我想说:以后无论你们官升几级,在何处从政,我们的友谊和牵挂不会因此而改变,我们将永远怀念一起工作的日子里的默契与团结,一起分享的欢笑与汗水,希望你们在新的平台上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工作岗位调整很正常,但大多数人没有调整工作岗位,或许变更了工作内容。其实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对于继续留下来的同事、领导,我们希望能够继续共同努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新一年的工作,面对新的挑战,珍惜一起工作的时光,携手奋进,共同进步,为乡村振兴等工作蓄势赋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龙年再创佳绩!
作者 王剑 ,男,1976年生于蕲春,自幼爱好文学,曾参加湖北电大函授,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出社会参加工作后,主要从事通讯员工作,近年采写了大量内容丰富、生动感人的新闻报道,连续多年被评为黄冈日报社模范通讯员。在写新闻报道之余,还坚持写作散文随笔。去年以来,有不少的文章见诸报端。文字散见于《黄冈日报》《鄂 东晚报》等报刊。现为黄冈市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