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了,吹响春天的前奏
作者:毋治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春雷惊百虫,万物始成长”,温暖的气候条件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
惊蛰了,没有雷声,阳光格外的好,只是风儿有点紧。你像一只冬眠的虫子,躲在壳里,蛰伏了多月,终于想破茧而出。睁开朦胧的睡眼,懵懂的像个无知的少年,恍然发觉这一懵错过了什么。你错过了秋的丰实,错过朔风的凌寒,错过了飘雪的浪漫,错过寒梅傲雪的冷艳,错过了春冬交替的瞬间,错过报春花开的俏颜。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迈着细碎的脚步,小心翼翼的翻过坝梯,入眼便是河水悠悠流淌,清清的水面,阳光映射,风轻轻掠过,点点波光闪闪。河边的垂柳新叶初长,随风舞动,像女子飘逸的长发,柔顺的撩拨着心弦;一排排高耸入云的杉树,脱光往日戎装,正待披上新绿;一棵棵苍劲的桃树,褐色的枝条上稠密的嫩芽蓄势待发;草儿在泥土里拱动,尖尖嫩芽正欲破土而出;一棵高挺的玉兰树谦逊的敛去所有的绿,一身洁白胜过雪,外翻的花瓣缀满枝桠,鸟儿在树梢上叽叽喳喳。

都说三月的天,就象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昨天还是“春愁一段来无影。著人似醉昏难醒。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唾壶敲欲破。绝叫凭谁和。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可今日的惊蛰,这九宵长天,大肆张扬着风的神采,早早地收起前两日的阴霾。那看似沉闷晦暗的天,终归是被蛰伏的春天气息感染,这不,太阳已美滋滋地露出了金灿灿的笑脸。惊蛰与你如期相约,漫步在早春里,看着四面八方、远远近近的风景,感觉眼前变得清新而又明媚。
“湿逗晚香残。春浅春寒,洒窗填户著幽兰。惨惨凄凄仍滴滴,做出多般。 和霰撒珠盘。枕上更阑。芭蕉怨曲带愁弹。绿遍阶前苔一片,晓起谁看。”一派春日大好,江河无恙!只是,春梅花开已没有了莹莹水润的神采,一副蔫蔫的样子。花瓣落了一地,伸手拾得握在掌心,有些惋惜。抬头,一股暗香流入鼻中,沁心怡脾,还是它的味道!一丝欣慰和着一滴潮湿划过,你最终还算没有太多错过。

“一缕春情风里絮。海阔天高,那更云无磨缺数。娇颤画梁非为雨。怜伊只合和伊去。欲话因缘愁日暮。细认帘旌,几度来还去。万一这回航可渡。共渠活处寻条路。”萤飞草长,流年过往,终是挡不住岁月之刀,在每个人的脸上刻下的痕迹。就那么谁也不通知,淬不及防的来过,当反应过来的时候,只有改变了的容貌和沉淀下来的心境,还有不一样的选择。不得不说,苍老的容颜,见长的年龄,疾患里的忧伤,或许都是你人生里的风景。葱盛凋零皆为自然,只有顺其自然,学会看淡,珍惜眼前,才会春光无限。

“湿逗晚香残。春浅春寒,洒窗填户著幽兰。惨惨凄凄仍滴滴,做出多般。和霰撒珠盘。枕上更阑。芭蕉怨曲带愁弹。绿遍阶前苔一片,晓起谁看。”岁月如茶,浓淡自己习惯。生活有苦有甜,尝遍自会坦然。学会释怀,一路风景,与心境有关,与其埋怨,不如思变,修得正心,通达乐观。人到暮年,生活简单,率性而为,随遇而安,也不失为是最好的选择。

宋代诗人晏殊在《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写道:“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 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惊蛰之时,万物复苏,你也算是顿开茅塞。敞开心门,看一路风景,静待下一轮的花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