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首发
散文《参观沈阳工业博物馆》
作者/红霞
在一个春风和煦的日子,我参观了中国工业博物馆。走进博物馆,一幅巨大的雕塑记录了解放初期恢复生产后第一炉钢水出炉时激动人心瞬间的画面。在雕塑旁一队充满活力的少年,如一缕春风在翩翩起舞,给博物馆带来了勃勃生机。

占地近6万平方米的中国工业博物馆座落在沈阳市铁西区卫工北街,它是由原沈阳铸造厂翻砂车间扩建,改造而成。馆内由机床馆,铸造馆,汽车馆,通史馆,铁西馆五个展区,它们分别记载了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
漫步在机床馆内,用手抚摸着我们沈阳工人自己组装制造的机床,无比亲切。它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静静地站在厂房里,见证着沈阳这个重工业基地的发展与变化。
我自己也仿佛在又回到了那个火热的年代,看到了年轻的我们在生产建设的岗位上忙碌的身影。

那时候在明亮的厂房里,机床排列整齐,身穿兰色工作服,头戴工作帽,手握摇把的工友们,认真加工每一个需要的各种零件。厂房上方,挂着吊件的天车响着铃声,在身旁隆隆而过。热火朝天的工作记载了一代人的拼博和努力。那时为了加工一个急需的零件,加班加点,误了吃饭,误了休息,是常有的事。为了祖国的建设,挥洒汗水的青春岁月,穿越时空,重回眼前。
在铸造馆内,高大的厂房,高大的熔炉,一组当年炼钢工人在炉前紧张工作的场景,令我心生敬意。工人们在高温下,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一炉炉钢水,铸成祖国建设所需要的产品,支援四面八方。

汽车馆前一辆辆从简至繁,从笨重至轻捷便利的汽车见证了中国汽车制造发展的历史。
当时的工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冲破了外囯对我们实施的技术垄断,在“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精神指导下,创造一个个奇迹,使我们祖国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
通史馆,铁西馆,分别详细介绍了百年来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使我们的年轻一代人可以穿越时空,感受沈阳工业的发展。
我漫步在展区内,看到很多老一辈的产业工人携朋带友,满怀深情,来参观回忆他们在工厂里工作的往事。听他们讲:当年搞技术革新,几天几宿不回家,吃住在机床旁。听他们讲到全囯劳动模范尉风英受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接见的那种骄傲与自豪。
2024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在工业博物馆内开辟了分会场,给沈阳市这个共和国的长子赋予了新目标和使命。它一定会不负众望,肩挑重担,为祖国在新的经济转型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工业博物馆承载着我们这一代产业工人满满的回忆。这里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这里使我留连忘返。
2024,3,19




【作者简介】
王淑霞:笔名红霞,辽宁沈阳人。热爱生活,喜欢读书,不断追求人生的新目标,用自己书写的文章,充实美好的人生。经常有文章发表在报刊及各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