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宝赋
策划 付士洲 撰稿 夏宝国
淮宝故地,洪泽新政。抗日烽火,诞生淮上。肇始于一九四零年八月,谢幕于一九五零年五月,十年风雨,功垂长淮,享誉九州。
岁逢辛丑,伟大中共,一百华诞,九州大地,处处春光。昔日之淮宝地区,今朝洪泽湖畔,万木争荣,满目生机。抚今追昔,万千感慨。情不自禁,泻于笔端。
夫淮宝者,淮北抗日民主之革命政权也。斯北抵两淮(淮阴县、淮安县)城下,南至三河岸边,东拥淮扬运河,西挽高堰古堤。处于淮阴、淮安、宝应、泗阳、盱眙5县之间,有“金角银边”之美誉。乃连接淮南、皖东北、苏中、淮海之枢纽,华中之要隘。所辖区域,十八区镇。拥有人口,最多曾达,四十二万。
八路军勇开新局,新四军义得民心。罗炳辉強渡三河,黄克诚挥师新集。刘少奇夜登高良涧,彭雪枫趟水曹王庄。邓子恢船头送寒衣,陈元帅题诗洪泽湖。浔河岸八路军恩威并施,大楚庄小刀会土崩瓦解。四师整训仁和集,骑兵团诞生岔河镇。革命领袖运幄筹,古楚大地滚洪流。
万紫千红,桃李飘香。纷飞战火,铸成栋梁。江淮大学,聚八方学子,聘教授沪上。校长韦悫,著名学者。党之领导,有力坚强,广东梅益,翻译大家。毕业学生,志虑忠纯,皆为良实。抗大分校,排序第四,或办学于永城,或讲课于半城,或开班于曹王。校长彭雪枫,抗日名将,培训学员五千,皆国家之精英,社会之贤良。淮宝中学,校长李斌,淮宝县长,办学五载,弟子三千,皆奉青春于民族抗日,献智慧于国家建设。公办小学,扫盲冬学,遍地开花,长根据地人民知识,坚根据地人民之信念。重视教育,立体推进,成效不俗,傲然烽烟,全国十九块抗日民主根据地之中,乃为翘楚。
物华天宝,粮丰民阜。淮北粮仓,经济支柱,享淮北乌克兰之美誉。淮北机关,二师四师,后勤保障。补给供应,缝衣造枪。后方医院,救死疗伤。铁军雄师,移营就食。白马湖之稻米,洪泽湖之鱼虾,营养丰富,强我战士之体质,壮我劲旅之军威!
顾全大局,甘于奉献。不怕牺牲,坚定信念。攻坚克险,功勋不凡。反击日寇扫荡,十八个区镇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支援淮海战役,九万四千民工同赴前线。吴锡昌吴锡彭吴锡武吴氏三兄弟,堪为楷模。魏其虎、邵伟光、李慎柏、张鹏兴、李绍武等革命先烈永垂青史。马棚庄战斗勇挫敌锐,西顺河阻击战光昭长淮。洪泽湖剿匪,我军大规模水战首役,灭百年匪患,稳淮北之民心。白马湖剿匪,刹恶霸之邪气,保百姓之平安。石工堤连,血战堤上,力助皮旅中原突围。县委机关,三进三出,赓续伟业,英勇悲壮。嗟乎,壮烈牺牲之先烈们永垂不朽!
十年淮宝,十年烽火,风云际会,英雄辈出。党政军民,攻坚克难,打日本,歼伪军,斗顽敌,壮怀激荡,浩气长存!昔日之淮宝,华中抗日之钤键,今朝之洪泽,世界遗产之要津,贯通黄淮江运,诚天下之异景,古今之奇观。
生态淮河,国家战略。运河文化,中央重视。南水北调,举世瞩目。规划宏伟,交汇于斯,机遇难得。党员干部,人民群众,齐心协力,承革命先烈之遗志,扬淮宝奋斗之精神,创建设之辉煌,襄复兴之盛举,谱文明之华章!
幸甚至哉,赋以咏之。幸甚至哉,赋以咏之!
2021年4月24日第初稿于洪泽湖畔。
2021年4月26日第二稿。
2021年5月12日第三稿。
2021年6月20日第四稿。
2024年3月20日定稿
“致敬乡贤 赋韵洪泽”辞赋系列宣传之七总策划 何延超
编委会主任 夏宝国
统 筹 王海洋
本期推荐 潘 洋
审 稿 王海洋 潘恩如
主 编 高玉晴 孙玉清

策划人简介: 付士洲,男,88年生,中共党员,汉族,毕业于吉林财经大学,淮安市洪泽区爱心助学基金会党支部书记兼秘书长,上海福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洪泽区政协常委、淮安市青联委员、上海市淮安商会副会长、淮安市青年商会副会长,洪泽区工商联副主席、洪泽区青联副主席、上海市淮安青年人才高峰论坛副理事长、上海市江苏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先后获得“淮安市十大优秀青年标兵”、“洪泽区十大杰出青年”、“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系统五四青年奖章”、洪泽区“圆梦助学特殊贡献奖”、“捐资助学先进个人”、“淮安市杰出公益青商”、“淮安市慈善奖”、“抗疫先进个人”、“洪泽区优秀党务工作者”、“洪泽区优秀政协委员”、“洪泽区招商功臣”等表彰。捐资助学和疫情捐赠物资超百万元。热爱家乡,长期关注支持运河枢纽洪泽湖文化研究。
夏宝国,男,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与水利遗产研究会会员,淮安市大运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江苏洪泽中专特聘教授。淮安市洪泽区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文化局长,文联主席,政协文史委主任。1984年3月入党,1960年1月生,1984年6月淮阴师专中文专业毕业。1998年9月至2000年7月南京大学攻读研究生课程,获优秀学员称号。长期从事宣传文化和运河、洪泽湖文化研究工作,曾在人民日报、新华社、新华日报、香港商报等媒体发表新闻作品1000多篇,100多万字,获奖100多篇次。已发表作品和出版洪泽湖、运河历史文化研究成果600多万字。多次参加全国性学术研讨。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员。江苏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洪泽湖书画院院长、淮安市洪泽区运河(淮河)文化研究会会长。
2016年4月荣获全国书香之家称号,2017年1月荣获江苏省文明家庭称号,2017年5月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2018年10月荣获全国百姓学习之星称号。2019年底应邀担任《江苏运河史话》项目专家。书法作品多次在国际国内书展中展出和获奖。擅长赋文创作,已创作60多篇。代表作有《淮河赋》、《洪泽湖颂》、《淮安美食赋》《洪泽湖灌溉文化赋》等,喜爱诗词楹联,创作并发表多篇。2014年以来,在南京市、南通市、淮安市和洪泽区机关、学校、社区做报告近百场,宣讲党的历史,宣讲洪泽湖文化、宣传传统家风家训,宣讲改革开放成就。曾被江苏省委宣传部表彰为全省理论宣传先进个人。其洪泽湖运河文化研究成果得到广泛肯定和专家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