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读《邹中海/以诗的名义评三国风流一一许峰诗歌研究》之感受
文∥关润喜
此说"三国风流",源于1800年前的历史,出自由陈寿所著的史书《三国志》和由罗贯中编著的历史小说一一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两著作之间虽然存在很大差异,但都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缩影。其时间上,狭义为220年、广义为184年,即220年至280年。历经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体。三国鼎立,之间矛盾重重,不可调和,各派向死而生,为名利、地位、权力、压倒、占领和最终的统一,你死我活,群雄争霸,烽火连天,血洗大地。沧海横流,饿殍四野。草船借箭、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火烧连营,赤壁之战……,乱势出英雄,时势造英雄!透过《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后人应从哪个角度、站在哪个基点上去识别真假,鉴定褒与贬?这一问和内在的明亮,对于发展推进着的历史,对于千秋万代的传承,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特别意义!三国之议,众人参与,评论家数不胜数。纵观天下多奇智,许峰还有后来人一一邹中海!他阳光坦诚,勇敢有为,坚持正德正义正道,追求真知真理真缔,果断肯定著名军旅作家、爱国主义诗人许峰的《诗评三国人物》,认为他的诗评正是历史公正的不可辩解的高水平的文评代表作!在此《诗评》之下,邹中海教授专门写了《研究》,并提出要打造"许峰诗歌研究院文化航母"。我凭着兴趣,追着看,几遍后,领略到其中的奥秘。他何来那样的决心、勇气和本事,怎样去正确分析诗意与还原历史人物真相,彰显褒贬公正,光亮历史文化?此刻,全在感应之中。
一,以心力阅历,走通"三国"
不知情,便没有发言权。邹中海同志自小喜爱看书,特别喜爱看古典书籍。对《三国志》、《三国演义》阅读,从小学便开始,至研究需要,尤如应考,集中时间与精力,带着问题攻读攻关。以心力、阅历,借着时空,点亮了《三国志》、《三国演义》,与许峰同向,走通了"三国"。
二,求实追真,判定褒贬
三国时期入演人物很多,为"风流人物"者不少。略数一大批:刘备、曹操、孔明、诸葛亮、关羽、张飞、周瑜、吕布、刘表、孙权、袁绍、赵云、陆逊、马谡、徐庶、鲁肃、杨修、华佗、貂蝉……(名列不分先后),面对众多的主体人物,如何透过复杂尖锐多变的历史背景、残酷的处境及事件与人物的交织,予以如实的分析、公正的定论、褒贬的判断?邹中海同志认为:一是要求实。他说,有些事,在当时的环境中,很难简单地用"二元定律"或"违反定律"来判定对错。我们在赞美英雄或抨击枭雄的时候,都不能忘记人民所承受的痛苦;二是要追真。他说,构成认知的基础有三,即:历史形象、时代形象与民间形象。民间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历史形象也不等同于历史真相,因为已无法还原。正因为这样,故必须追真一一看清真相;三是要向文评典范靠拢。他引述了周恩来总理原秘书纪东将军在《别样史学观支撑下的诗歌呈现一一试论许峰诗画古今人物的独特视角》一文中高赞:"将军文论纵横捭阖、说古道今,磅礴大气,文采飞扬"。邹中海同志认为,许峰老师《诗评三国人物》,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对三国历史人物有了独到的评价。认知上,要向许峰老师看齐。许峰老师这组诗《诗评三国人物》,对应人物,共十二首。为能获得更全面、更具体的感受,让咱们一起再赏析一一
(一)刘备
自诩正统谋皇柄,
假仁假义笼人心。
争得黄袍加身日,
遍地饥民伴残兵。
(曹操)
生为一己皇权梦,
挟帝横征逆天穹。
三抔黄土枢囊处,
江山易主两手空。
(孔明)
自古腐儒祭隆中,
歌功颂德辞赋穷。
安知武侯三国志,
裂分华夏为纪荣。
(四)周瑜
雄才本应建功勋,
三气断送壮士魂。
量窄毕竟非君子,
格小难有大局成。
(五)赵云
一杆银枪冠三军,
长坂坡上鬼雄惊。
忠心事主无二意,
暮年犹为儿皇征!
(六)陆逊
孺子出将镇江东,
敢将虎须气如虹。
火烧连营七百里,
天下臣服少年功。
(七)马谡
自视高深不觉醒,
倚虎宠幸啸山林。
志大才疏终有报,
皇业小命丧街亭。
(八)徐庶
孝护慈母在曹营,
一言不发苦栖身。
心有所属难新爱,
不添敌炉半根薪。
(九)鲁肃
貌憨胆识夺人心,
忠君义友不偏行。
虽无惊天功勋著,
厚重一生留好名。
(十)杨修
审时度势真精英,
妄猜君意遭灾星。
聪明反被聪明误,
血滴刀尖惨分身。
(十一)华佗
悬壸济世在人间,
艺高技娴法无边。
暴君疑心生暗鬼,
一代医圣命黄泉。
(十二)貂蝉
窃窕粉黛本抚琴,
却把国运绑自身。
香消玉殒随风去,
羞得男儿汗沾巾!
在《邹中海∥以诗的名义评三国风流一一许峰诗歌研究》文章中,对这《组诗十二首》,透过其立意、构思、结构、内涵与外延,逐一作了联系史料实际深层、精准和科学艺术的解说。邹中海同志说,"这组诗十二首,有的诗继承了前人观点,有的诗有了改变,融合了正史的记载和诗人的思考"。历史上对三国人物的评价,总是褒贬不一。尤其对于曹操,在他身上至少有三个之称:英雄、奸雄、国贼。苏东坡意思说他是奸雄;乾隆一锤定音,把他定为"篡逆”;鲁迅则推崇曹操,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邹中海同志与许峰老师认知一致,认为曹操是有功绩的,不管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是"奉天子以令诸侯",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想统一华夏,尽管他有皇权思想、有皇帝梦,但一直也是以"丞相“自居,后来被司马懿家族篡位,其孙子司马炎统一了华夏,结束了三国鼎立、群雄逐鹿的局面。现在已感受不到历史上的烽火,但对每位为国家统一做出了贡献的人,都应该铭记。回过头来看刘备,组诗对他评价不高,说他是"假君子,真小人",曹操则是"真君子,假小人“,认为曹操敢作敢当,而刘备则虚伪至极!家国情怀、忠诚孝勇,在组诗中也都有最直观的展现。获最高评价的是赵云和华伦:一个战神,一个圣手。赵云舍生忘死忠贞为国,华佗是一代神医妙手,造福百姓。对于陆逊的战功、鲁肃的忠厚、徐庶的骨气和孝心,都有较好的评价。对马谡、杨修则是爱恨交加,对貂蝉的人生命运和大义之举既肯定又叹息。纵观全组诗,却不见关羽和张飞的名字,他们声响民间,并早已立位神化,各行各业在敬拜,为何为何?何况我姓关,"刘、关、张"啊!早结拜兄弟,一时没弄清楚,心烦!关羽重情重义、战功卓越,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等故事的脍炙人囗,还不够伟大?邹中海同志急着告诉我,他引许峰老师的话给我说:"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又在华容道上放走曹操,没有原则,像墙头草一样,把国事当人情,所以没写。也没有写张飞,因他有勇无谋,不受喜欢"。哦,明白了,理在其中。许峰老师的诗情,从屈原、李白、杜甫等诗人气韵里演变出来,民族覌鲜明,家国情怀厚重,以他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内在逻辑,透视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史观史,为三国风流人物做了别开生面的画像,最为求实真切,还原了历史人物的角色与定位,富有很好的历史人文价值。
三,打造"航母",弘扬大义
为刷新历史人文文化,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让中华儿女齐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始终如一地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向前挺进。借着对"三国风流”文评的勇气和把握,以弘扬家国大义,邹中海同志果断提出要打造"许峰诗歌研究院文化航母",并付之行动。于去年底以法人和群主的身份申报,在中山依法成立了"许峰诗歌研究院"。网群诞生之日起,群员蜂涌而至,由几人发展到几千人、上万人,所聚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全是文化精英。在其中,邹中海同志作表率,以对许峰老师古今诗歌研究为主线主题,写诗歌发评论:对乡土诗的超越一一许峰老师组诗《故乡清晨偶拾》赏析(强国号发布);《笔刻山河、韵出华夏》(人民日报有品质新闻发布);书写时代博大的精神世界一一关于《许峰诗歌研究》第一部评论初稿的创作谈(中国优质资讯顶端新闻发布);诗庆新春,来年大吉一一许峰诗歌研究院向全国人民拜年(人民日报有品质新闻发布);《总有一些乡愁从心底升起》(人民日报有品质新闻发布);邹中海∥以形害意、有形无意是诗歌让人诟病的症结所在(中国优质资汎顶端新闻发布);对许峰老师《诗意花神》组诗的浅析(中国网发布);评论∥邹中海:气若山河气动岳,许将诗意许中华一一许峰诗歌研究第二部暨《中国百座名山题咏》赏析系列第十章(中国优质资讯顶端新闻发布)……,在邹院长、群主的影响和带动下,群员(微信号)放飞、中秋月(中山市)、秋峰、大风歌、秋歌(丘国华)、庞古洲、叶小兵、陈仕猛、梅园、江南、黄柳军、西翁、许日辉、喻小牧、村夫、道可诗余斯文、悠然见南山、刘大明、曹启正、郑兴东、余继祥、马勇、海上飞、田边……,个个湧跃作文作诗发布,互动交流,每日场面依旧,气氛热烈,充满正能量,令人感慨万千。眼前所见,正是航母一一许峰诗歌研究院文化航母!大年初七吉日,我随笔写下了一首长体诗,题为"这里"。此刻,以诗的名义,为主题《感受》结语吧。全文如下一一
这 里
随笔∥关润喜
这里
没有半片砖瓦
更没有高楼大厦
只呈現一一
党旗 、国旗、 军旗
这里
来自五湖四海一一
诗人、作家、作
曲家、摄影家
歌唱家、文评
演员、退役军
人、以及学
者、教师
教授
成千上万,全是精英
但之间,从未
见过面
这里
不论文凭,只讲
文化,主线鲜红
主题突出。一
心跟党走
充满正能量
这里
没有领导,但有
主人;没有方丈
但有方寸;不
见中南海
但有邹中海!
还有
放飞、大风歌、
庞古洲……
这里
实话实说,忙个不
停。作诗、作词
作曲、写文章、
论大道,看得
透抓得准来得
快,各种文稿
数不胜数,质效
响彻国级报刋、
专栏以及电台
电视台
这里
龙年除夕
被中央电台电视台
邀请列入,以单
位的名义,向全
国人民和全球
同胞贺年、
拜年!
这里、这里一一
正是闻名于全国
甚之,能影响
世界的一一
许峰诗歌研究院、
许峰诗歌研究院
文化航母!
2024年3月22日
简介:关润喜,转业军人。入伍前,曾是生产队长代理、出纳员、辅导员;曾是开平赤坎镇政治学徒、阶级斗争展览馆讲解员、三线建设者。服現役、从事机关武装工作30多年,历任班长、干事、党委秘书、通讯员、初中数学教师、科长、副政委。94年7月之后,曾任中山市文化局副局长兼中山市文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山市扫黄打非办公室主任、中山市文化稽查队主管。退休前是中山市商务局调研员。服役及工作期间,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佛山军分区标兵、广东省军区先进干部,荣立三等功三次。被各级媒体采用稿(包括通讯、报告文学、论文、诗歌、歌、言论短句)600多篇。被中央文化管理学院、中国文化管理学会、中国经济发展系列丛书编纂委员会和中国演员报、海峽文艺杂志,评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优质奖10多篇。作品及个人照、简介,被载入《世纪之交中国经济发展理论成果》、《二十一世纪人才库工程》、《中国经济文化发展论丛》,以及《中华魂·中国百业领导英才大典》。 主编:洪新爱
组稿:放飞
编辑制作:一束暖阳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告知即删!个别图片由放飞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