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图片选自百度


王一玄:《北京诗派简史》(付善明论曹雪芹温皓然百回本《红楼梦》)
王一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
117.2024年3月24日,《海外头条》(火凤凰主编)发表“北京诗派”下列诗人的作品(16位诗人的16首诗):上帝的拇指《观察者》,火凤凰《日本记》(四十四),华万里《读一本小说》,皇甫芳《一朵含羞的小花》,周渔《一碗高粱米,养活中国人》,刘芳菲《依旧》,古剑《哈尔滨2024片断:空虚的春天》,霜扣儿《一线天》,谢幕《提醒》,蝶梦《图案星零》,迟来的风《在春天的人潮里》,姗川《漂泊的云》,何中俊《遗落在大地上的牙齿》,苏敏《开花》,张陶《平旦寅时》,君兮《第一声唤醒春天的鸟鸣》。

此日,《“北京诗派”文库》推出著名学者、天津理工大学教授付善明的文章《<红楼梦>刊行的又一完璧——读曹雪芹著温皓然续<红楼梦>》,全文如下:
曹雪芹为后世留下的半部《红楼梦》,虽仅存八十回,但足以惊世骇俗。

《红楼梦》是作者在历经人生苦难和心灵孤寂之后,发出的对青春、对生命和对人性的深深喟叹,是作者的一部心灵自传。曹雪芹通过《红楼梦》一书,谱写了一曲美丽却哀婉凄凉的青春挽歌,谱写了一曲包含宝黛钗、元迎探惜、李纨、湘云等人的生命交响乐,谱写了一曲人性的心灵的悲剧乐章。正因仅存半部《红楼梦》,才使得文本具有更强的开放性特点,使得该书在诞生后至今二百六十多年间,有一百多部续书问世,至今不衰,形成古代小说续书史上的壮观景象。
《红楼梦》续书作者如欲取得为读者所公认的效果,必然要参透作者曹雪芹的心灵,对他的八十回文本——其心灵自传进行深入思考,并对和曹雪芹关系极为密切的《红楼梦》的最早评点者脂砚斋及其批语了然于心。通过阅读曹著温续本《红楼梦》,我们看到温皓然在这方面付出了很大努力,当然也就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俞平伯晚年针对程伟元高鹗续书曾说:“前八十回铺得太大,后面要收住,的确不容易。”续书作者如果要接续上二百多年前文学巨匠曹雪芹的“文心”,实为不易。因曹雪芹传世的八十回原著,实已写出了故事的大半,其结局都已有所暗示,续作一旦越出曹公本意,即会遭到读者的指摘。所以《红楼梦》虽然有众多续书,但得到好评的却寥寥无几。续书作者是“戴着镣铐跳舞”,而这“镣铐”就是指原著作者的个性、思想、情感、艺术手法,以及原著主旨、书中设下的伏线等。要在这镣铐下能舞出续作者的精彩,殊非易事。温皓然在续《红楼梦》时,充分考虑了这“镣铐”的重要性,但她采用的是“我注六经”的方式,而非“六经注我”,这无疑使其更具有主动性。正如彭城张竹坡在《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竹坡闲话》中所说:“我自做我之《金瓶梅》,我何遐与人批《金瓶梅》也哉。”温皓然也是以“我自做我之《红楼梦》”为宗旨,与作品中人物同喜、同哭、同悲悯、同欢欣、同居菩提心。她在“入得书”的同时,又能“出得书”,为书中的主要人物设置他们的结局和归宿,从而使得其续书成为众多《红楼梦》续书中独具特色的一家。

续作者温皓然首先是对曹雪芹原著和脂砚斋评语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在续书中得以充分体现。《红楼梦》第五回金陵十二钗判词中香菱判词中有“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之语;《美香菱屈受贪夫棒王道士胡诌妒妇方》一回有香菱在受到夏金桂、薛蟠等人的内外折挫下,“竟酿成干血之症,日渐羸瘦作烧,饮食懒进,请医诊视服药亦不效验”等语;温续第八十一回回目即题为“甄英莲魂断返故乡”,叙香菱因血痨之症,病入膏肓而死,收束了这位美丽的女子的故事,较程高本续书写香菱后被薛蟠扶正更为合理。其他如对王熙凤判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的响应,写出王熙凤因高利盘剥等事被贾琏休弃,最终哭回金陵、魂断他乡之事等,也是如此。庚辰本第二十一回脂砚斋回前批有“此曰‘娇嗔箴宝玉,软语救贾琏’,后曰‘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等语,温皓然在续书第九十二回径书脂砚斋所述回目,对其情节进行铺排叙写。第二十回脂砚斋庚辰眉批“茜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袭人正文标目曰:‘花袭人有始有终’”,温续分别于第九十六回“狱神庙忠仆慰旧主”和第八十九回“欲救主花袭人易主”两节予以照应。此外,象“寒冬噎酸虀,雪夜围破毡”,“好歹留着麝月”,“然宝玉有情极之毒……故后文有‘悬崖撒手’一回”等,温皓然也在续书中做了响应。对曹雪芹原著和脂砚斋批语的诸种呼应,使得诸多情节前后连贯,给读者一种合乎情理的演绎,遂使温续得到诸多好评.

对程高本续书合理情节进行借鉴,是温皓然续书的另一特点。程伟元、高鹗自叙后四十回书,是购得佚失的曹雪芹原著,经过修改补增而成,其真实与否不得而知,但程高本续书有些情节深得曹公神韵却是事实。温皓然在续书过程中并非全然排斥程高续书,而是借鉴其合理的情节,采为己用。第九十一回回目“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第九十五回回目“史太君寿终归地府”均为采纳程高本续书回目,但正文中故事情节却做了全新的处理。温续中也有化用程高本续书情节等处,但为撮盐入水,完全服务于自己的故事情节,遂与全书浑然一体。

《红楼梦》是作者曹雪芹撰述的一部心灵自传,温皓然续书是续作者在体悟曹公心灵的基础上撰述的全新的心灵传记,是独具温氏特色的《红楼梦》续书。温续在曹公原著伏线和脂砚斋批语之外所做的演绎,是在带着“镣铐”的情况下跳出的全新舞蹈,也是最显其功力和才华之处。温皓然在续书中为原著人物安排了合理的结局,于是有元春诞皇子之后被奸贼陷害,秋桐怀孕因故流产后却因一梦而转修善果,宝琴先嫁梅问鹤后遭其抛弃而夭逝,宝钗因贾宝玉悬崖撒手而悲伤逝去,李纨做了个空欢喜的美梦而卒……我们随着续作者的故事情节进程而欣喜若狂、嗟叹不已、扼腕叹息。伴随故事情节的,是续作者细腻而绚丽的文笔。如第九十一回写林黛玉死时的场景:
林黛玉……登时五内崩裂,泪如泉涌,双眼一黑,仆然倒地。说也奇怪,那满园子的花儿登时噼噼噗噗的飘落一地,满眼只见红翻香乱,花魂痴痴,竟都密密纷纷、荡荡悠悠的向着黛玉倒下的地方聚过来……谁知黛玉这时,眼内竟然看见宝玉走来,远远自风中而来,恍惚似水际飘出。耳内,闻得一派檀板玄歌,悠悠袅袅,清婉欲绝。

整段描写如诗如画,如泣如诉,展现了一幅“冷月葬花魂”的诗意情境。在续书中,作者温皓然还为我们展现了她深厚的国学底蕴,林黛玉的《十独吟》,宝琴的古风,宝玉、黛玉、宝钗、湘云等人所作诗钟,都是其最佳体现。
温皓然以其底蕴深厚的学识撰写出《红楼梦》后二十回续书,并与曹公八十回本原著刊刻成一书传世,遂成为与程乙本《红楼梦》并行于世的又一“完璧”。
付善明(1980— ),男,汉族,山东费县人。文学博士,博士后。自2011年7月始任教于天津理工大学语言文化学院,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明清小说》、《红楼梦》赏析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小说。出版《奢华与堕落:论〈金瓶梅〉的艺术》《金瓶梅百问》(合作),发表学术论文《〈红楼梦〉:大师的心灵史》、《闺阁风云:浅论〈金瓶梅〉〈红楼梦〉中的继室》、《〈金瓶梅〉作者笑笑生的智慧》、《曲表心声:〈金瓶梅〉的词曲叙事》、《论〈聊斋志异〉创作思想的二重性》等二十多篇。
温皓然,当代著名作家,后现代古典主义文学流派奠基人。新诗、古诗皆能,精通音律。被北京大学中文系孔庆东教授誉为“女文豪”、“天津小龙女”。先后就读于天津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已出版长篇小说《太阳是方的》、《陪嫁山庄》、《凤鸣台》、曹雪芹温皓然百回本《红楼梦》、《花魂鸟魂》、《般若飘香》等多部。续写的《红楼梦》后20回,被红学界权威学者誉为200多年来《红楼梦》续书史上最优秀的一部。曾任《世界文坛》主编。21世纪中国第一个诗歌流派“第三条道路写作”代表诗人。中国第一个后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北京诗派”创始人。



